杓蘭屬(Cypripedium)的花期是在6月。
繼去年6月前往四川黃龍考察,今年再接再厲,在地震陰霾下,我依然遠赴日本最北島嶼──北海道禮文島考察。
禮文島是北海道最北城市──稚內西北面的外島,鄰近庫頁島。禮文島的英文名「Rebun」是由愛奴族語「Rebunnge(突出於海面的地方)」而來,島中的禮文嶽雖然只有海拔490公呎高,但由於它位於日本最北的地區,故生長在本州海拔2000公尺的高山植物,在禮文島隨處可見。沿著海岸線,人們可以看到約三百種野生植物在不同季節開花,故禮文島有「花之浮島」的美譽。
每年5月至8月是該島的盛花期,每年都吸引不少愛花人士前去觀賞,而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被稱為「蘭科女王」的禮文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hrantum var. rebunense)(圖一),此品種是紅花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os)的白花變種。

禮文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hrantum var. rebunense)是禮文島的特有種(圖二),在其他地方並沒有分布,故被稱為「北海道指定文化財(天然紀念物)」(圖三)。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都有大量愛花人士前去賞花,地方政府為保育此特有種,於2023年6月12日在禮文大花杓蘭群生地建立了「禮文大花杓蘭聚落(展望區)」(圖四),在原先的步道增設了觀景台(圖五),讓參觀者可以近距離觀賞,又可減少遊客對聚落植物的人為破壞。


我考察的日期是在6月上旬,這時禮文大花杓蘭已進入盛花期,群生地的草坡上長滿一叢又一叢禮文大花杓蘭(圖六),部分生長在觀景台或步道側的植株(圖七),更是觸手可及,人們可以在近距離拍攝大特寫(圖八)。



在「禮文大花杓蘭聚落(展望區)」,除禮文大花杓蘭外,我們亦可以觀賞到掌裂蘭屬Dactylorhiza aristataハクサンチドリ(白山千鳥)(圖九)。

此花有掌狀塊莖,會休眠,在日本、韓國、中國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都有分布,而它們在禮文島分布甚廣,數量亦多(圖十)。

是次到北海道考察,筆者在前往禮文島前,曾先後在北海道本島南部山區及北部離島──利尻島發現手參屬Gymnadenia camtschatica(ビネチドリ,延根千鳥)(圖十一)的分布,在利尻島更有同種深色個體(圖十二)及白花變種Gymnadenia camtschatica f. leucanthaシロバナノビネチドリ(白花延根千鳥ビネチドリ)(圖十三),該品種在日本、堪察加半島(俄羅斯遠東的一個大半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和日本之間的群島)及韓國等地也有分布。



北海道有近百種蘭科植物,而禮文島及利尻島亦設有不少健行路線,日後有機會的話,真希望可以再前去觀賞更多不同品種的蘭科植物。筆者在兩島分別見到日本本地及台灣的健行團,人們在健行之餘更可賞花,真令人羨慕;但據我所知,香港目前尚未有旅行社舉辦有關健行項目,可能我又需要自己規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