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中美關稅戰 何志平:大灣區是香港未來救贖

何志平指香港的現況是中美貿易戰「大象打交,草地遭殃」的草地,但香港仍有獨特優勢。另外,何志平亦細數美駐華大使背景,美駐港總領事任務是收集前線情報及政治顛覆,與台灣在台協會連成一線,相互配合運作支援。
採訪、攝影:本社編輯部

中美關稅戰在兩國日內瓦會談後雙方以公布聯合聲明,暫時喘一口氣,關稅暫下調90日。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於21日在香港資深傳媒人聯誼會舉辦的講座,以中美關係下香港何去何從為題主講。

美駐港總領事負情報及政治顛覆

何志平在講座開首對中美關係做了一個詳盡的回顧,從1979年開始列出歷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名字及出身,早期的大使多中國通出身,熟悉中國文化及國情,並由政治家及議員擔任,比較容易溝通。

90年代中以後,歷任駐華大使人選多為總統的政治酬庸及選舉捐獻,多對中國不友善。

至於有大使級待遇的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多出身於中國通的職業外交官,具有亞太外交及前線工作經驗。總領事任務是收集前線情報及政治顛覆,與台灣在台協會連成一線,相互配合運作支援,在國務院內部獨立運作,不受內閣政治左右工作。

特朗普親手撕毀美國憲法。(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提供)
 

何志平提出香港由1997-2025年是西方顛覆國家政治安全、顏色革命的橋頭堡,也是顛覆國家經濟安全、貨幣戰爭的橋頭堡。2014年香港的佔中事件的幕後推手和台前分子,仍想捲土重來;因此美方需要再製造針對中國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香港的資本撤出中國,去追捧美國經濟。

港擁國際金融中心及大灣區優勢

雖然中美仍繼續談判協商貿易問題,何志平指,中美兩國「大象打交,草地遭殃」,「香港現時的情況,正正就是這片草地」。

何志平續分析說,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仍保持獨有優勢,包括國際金融的流動性、制度秩序的公信力及文化包容的時代性。他建議在新時代下,香港的定位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全球華人樂活宜居集中地及粵港澳大灣區走出去的動力。

何指大灣區是香港未來救贖,認為10年後香港會發展成為大灣區的中環,在金融經濟等領域服務國家。不過,香港和大灣區發展過程,必須經過爭利、分利、共利及讓利的情況。

中國降低出口比例,可減低美關稅對中國的影響。(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提供)
 

中國自有方針應對關稅 

中美貿易戰下,何志平認為中國自有一套方針和國策應對關稅,推動穩步發展經濟方向。國家近期推出連串政策措施,以增強內需;同時出口方面,則下調至只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6%,出口到美國的比率只佔15%,即是GDP的2.4%。降低出口比例,可減低美關稅對中國的影響。

反觀美方,何志平指「美國有啲出招無常」,並分析說美方增加關稅,其實只會增加美國進口成本,推高美國國內的通脹,據此又會成為讓美國聯儲局再度加息的藉口,而非減息降息口支出。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貨品,大部分都是中下階層使用的日用貨品,關稅成本很可能由美國的進口商承擔,繼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