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利用AI有效學習

如今,上課模式已大幅改變。老師會將講學內容製作成PPT,課後發給學生,學生毋須抄筆記,也毋須課後補充筆記。這種模式似乎缺少了熟習學習內容的關鍵歷程。

筆者年輕時上課的年代,老師的教學內容是寫在一張張透明膠片上,利用投影機投放在白板上。學生一邊聽老師講解,一邊努力抄筆記。下課後再整理筆記,發現有些內容抄得不夠完整,便到圖書館翻查資料補充筆記。

對筆者而言,抄筆記本身是一個學習的歷程—謄抄、整理、進一步蒐集資料,使學習內容融會貫通。到了學期末,只需稍加溫習,便能應付考試。

AI的誕生與普及,更讓許多學生將蒐集資料,甚至做功課、寫論文的工作交給AI代筆。(Shutterstock)
 

引導學生善用AI學習

如今,上課模式已大幅改變。老師會將講學內容製作成PPT,課後發給學生,學生毋須抄筆記,也毋須課後補充筆記。這種模式似乎缺少了熟習學習內容的關鍵歷程。而AI的誕生與普及,更讓許多學生將蒐集資料,甚至做功課、寫論文的工作交給AI代筆。

有人擔心新的學習模式會減少學生的投入,導致知識吸收不足。然而,學生則認為透過AI學習更有效率—利用AI撮要教材內容和整理筆記,能騰出更多時間專注溫習。

在學習過程中使用AI已成不可逆趨勢,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生善用AI學習。對小學生自行運用AI應加以限制;對於較高年級的學生,可採用小班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善用AI。例如,利用不同的生成式AI系統蒐集資料,再由老師帶領分析討論各系統生成結果的異同,以及系統的大數據如何影響內容生成。討論過程不單能令學生更熟習學習內容,而且帶來更多反思。

原文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