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與腸胃細菌

我們一般都認為細菌不好,其實細菌也有好的,盤尼西林就是細菌,把森林落葉分解成腐植土的也是細菌。最近有很多研究都發現自閉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跟腸道中的微生物有關係。

某日早晨去公園運動時,恰巧看見三位歐巴桑(大媽)一邊做體操,一邊聊天。

她們談話聲音很大,即使不想聽卻也沒辦法,我聽得一個聲音說:這個自閉症是什麼?如果是頭殼的問題,為什麼醫生不是檢查頭,而是檢查糞便?另一個聲音說:這個醫生會不會有問題?頭生病怎麼跟肚子有關係……?因我已走遠,剩下聽不清了。

我們一般都認為細菌不好,其實細菌也有好的,盤尼西林就是細菌,把森林落葉分解成腐植土的也是細菌。最近有很多研究都發現自閉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跟腸道中的微生物有關係。

腸胃是人類第二大腦,有千億個神經元

我們身體中有億萬個微生物,其中80%在消化道,大腸中最多。腸胃是我們第二個大腦,它有1000億的神經元,跟大腦中一樣多。 數量千億個的神經元在腸壁上,透過迷走神經把腸道中的訊息傳回大腦。很多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是在人類腸道製造,例如5-羥色胺是血清張素的前身,95%在腸道,5%在大腦,血清張素跟記憶、睡眠、情緒有關,很多抗憂鬱症的藥物,如百憂解,都是阻止血清張素的回收。

多巴胺也是50%在腸道;免疫細胞則有70%在腸道。血液中大約有70%的物質來自腸道,其中30%的小分子是腸道微生物製造的物質,腸道中的細菌還跟認知能力、記憶、學習有直接的關係。

有一個實驗研究,是給十周大的老鼠抗生素,把牠們腸道內所有的細菌都殺死,結果發現這些老鼠的空間記憶明顯下降,且有抑鬱的行為出現。

其他的實驗也發現腸道缺乏微生物時,大腦的運作會不正常,尤其腸道中的細菌會分析我們身體缺乏什麼營養素,透過迷走神經把訊息傳給大腦,大腦便使我們想吃富有那種營養素的食物。

自閉症患者,便秘、腹瀉是常人七倍

例如實驗者先把老鼠腸道中所有的細菌殺光,然後給牠不同的食物吃,結果發現牠會去選富有原來腸道中細菌的那種食物。

孕婦在懷孕時會特別想吃某些東西,很可能就是腸道中的微生物在告訴身體某樣元素匱乏了。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他的後母在吃了很想吃的鯉魚後,病就好了,或許也是這個原因。

自閉症兒童腸道中,梭菌的數量很多,有九種是正常兒童腸內沒有的,醫生懷疑有些梭菌會釋放神經毒素,透過迷走神經進入大腦,抑制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引發自閉症的各種行為。自閉症的孩子對味道、氣味等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吃東西也異常挑剔,他們便秘、腹瀉是正常兒童的七倍,情緒控制也比較不好,所以懷疑他們腸道的微生物有不平衡是合理的。

自閉症的原因目前不清楚,只知它是胚胎初期大腦發育的不正常,和染色體2、7、18、22有關。因為原因不詳,醫生只能從各個方面試着減輕它的症狀。或許以後醫院要多印些小冊子來教育民眾,不然病人抱怨,醫生耳朵會癢個不停。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