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警方反對七一遊行,但仍有不少市民走上街頭表態,這現象不外乎反映社會存在大量深層次問題需要解決,即使中央繼續「送禮」給香港來支持本地經濟和穩定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特區政府也要找出有效辦法將社會的不滿情緒盡快減低,否則,香港的中長期經濟發展是會存在隱憂的。
然而,中長期的問題必須要小心處理,因為很容易出現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尤其是公共管治,危機感和良好的預視能力是管治者必須擁有的素質,否則,即使有強大的靠山,也未必可以有效管治一個人口高達幾百萬人的城市。因此,要民心歸附,管治者不能只會橫衝直撞,反而在制訂政策時一定要剛柔兼備,這才可以發揮政策的真正威力。
今次中央實施國安法,不少香港市民擔心本地股市會出現大震盪,但在國安法實施後的港股,卻出奇地亢奮。在7月2日開市時,恒指只是高開百多點,但很快便繼續向上抽升,即使在早上10點半後,港股開始在高位鞏固,但在下午兩點半後,恒指又再次攀升,最終在全日高位25124點收市。以升幅計算,港股升了接近3%,但成交卻大增至1760億元,較放假前的交易日1224億,增加超過500億元,反映投資者入市意欲轉強,似乎所謂國安法會為港股帶來巨大壓力之說已不成立了。
不過,從北京政府在過去幾星期不斷送「禮物」給香港來看,這做法不但是中央表態,會繼續支持香港作國際金融中心,而且更會維持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的唯一金融窗口,誠然,投資者是看風駛隽,看見中央力托香港又怎不會順勢而行,即使港股淡友亦會退避三舍,犯不着與錢鬥氣。
西方國家已出手打擊香港和內地政府
港股展現強勢並不代表香港的實體經濟會出現V形反彈,因為在宣布實施國安法後,西方國家已出手打擊香港和內地政府,例如英國首相約翰遜正式表示,英國將向BNO持有人提供五年的居留許可,五年後便可申請定居,然後再在12個月後申請成為公民。美國眾議院也在香港7月2日早上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將對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及實體加以制裁,另外,在國安法生效後,英國和加拿大均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以上手段制裁香港是會對本地經濟產生逆風,假若有更多國家出手對付香港,特區政府要令本地經濟出現強勁反彈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了。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