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香港的官渡時刻

香港的官渡時刻

假如林鄭的形象與處事作風不是那麼易為人詬病,又怎會惹來200萬人上街,人們對她的憤怒甚至超過反修例本身?

袁彌昌 作者: 袁彌昌
2019-06-20
博弈論

標籤: 官渡之戰建制派曹操火鳳燎原烏巢袁紹逃犯條例
《中國歷代戰爭史》提到官渡之戰中曹操(左)用人謀之力,終於戰勝優其數倍之袁紹(右)。(光榮遊戲三國志12遊戲圖片)
《中國歷代戰爭史》提到官渡之戰中曹操(左)用人謀之力,終於戰勝優其數倍之袁紹(右)。(光榮遊戲三國志12遊戲圖片)
0
SHARES
1.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隨着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無限期暫緩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總算是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如今林鄭功敗垂成,人們肯定會以成敗論英雄,說她剛愎自用、百萬人的民意力量勢不可擋云云,認為林鄭的失敗早已注定。但只要細心回想起來,林鄭修例一役就如同官渡之戰,戰後誰都說曹操英明神武,袁紹優柔寡斷,甚至愚蠢,但事實上當時曹操只能勉強守住官渡這最後一道防線,只剩下一個月糧草,情况岌岌可危,袁紹只消攻破這道防線,或等曹軍糧盡,便可席捲許都,一舉消滅曹操;而曹操奇襲烏巢,實際上也是別無良策之下的孤注一擲,最終僥倖成功而已──回到香港的情况,其實林鄭距離成功只差一線,只是中央在最後關頭喝停了她而已,要不然香港勢已淪陷。

香港命運懸於一線

筆者在此只是想指出,史書上所記載的兵謀及勝因,說穿了其實大多是事後揣測的附會之談,不能盡信。正如史家呂思勉所言:「袁紹是曹操的大敵,不但地廣兵強,在社會上聲望很高,勢力極大,即論其才具,在當時群雄中,亦當首屈一指」──這與他在敗亡後被貶得一文不值的歷史形象大相逕庭。儘管如此,歷史卻不可能是一無是處── 一些重大事件的前因後果,總是有迹可尋的,而林鄭於修例一役中失敗的過程,實與官渡之戰的經過與結果暗合,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攻滅公孫瓚,據有幽、冀、青、并四州,黃河以北皆屬袁紹,無後顧之憂,遂挑選精銳步兵10萬、騎兵1萬,另有胡騎8000,於次年2月展開攻勢,討伐曹操。曹操無論在兵力或裝備上皆處劣勢,同時四面受敵,唯獨兵質佔優。

戰前曹操謀臣荀彧與郭嘉分析了曹操和袁紹人品之間的十勝十敗,當中有幾點道出了袁紹與林鄭的一些性格缺點,包括袁紹表面寬容內心狹隘,不相信他所用之人,擔任要職的都是他的親屬;袁紹看見貧窮之人就面露憐憫之色,看不到的就不管,這就是所謂的婦人之仁;袁紹的部下爭權奪利,互相誣陷;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不懂兵法。這些分析不僅堅定了曹操的信念,更在宣傳戰中贏了漂亮的一仗;大家也試想想,假如林鄭的形象與處事作風不是那麼易為人詬病,又怎會惹來200萬人上街,人們對她的憤怒甚至超過反修例本身?

孤軍深入 自絕退路

即使在戰局發展方面,官渡之戰與修例一役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在袁曹兩軍在官渡對峙之前,在優勢袁紹軍南下的過程中,發生了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等一系列戰鬥。熟悉三國的讀者也知道,關羽在白馬與延津斬殺袁軍大將顏良、文醜,令袁軍大為震動。箇中原因除了關羽神勇之外,更重要的是顏良文醜之軍皆渡河並孤軍深入,顏良更是久攻白馬不下、頓兵城下,最後被曹軍逐個擊破。

這就像林鄭政府在修例初期,在還未準備好解說工作的時候,便叫建制派人士用一些似是而非、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硬撐修例,這跟命令顏良文醜渡河孤軍深入敵陣無異,最後白白被反對人士逐個擊破,損兵折將,令政府在序盤的宣傳戰中完全處於下風,埋下了6月9日大遊行與修例最後失敗的伏線。

雖然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於是曹操只好放棄前線據點還軍官渡,而袁軍則繼續南下,情况有如林鄭初戰失利,但仍擁有立法會內建制派的大多數票,以及中央及中聯辦的支持,無損其根本優勢。之不過,早在袁紹親率大軍渡河南下之前,謀士沮授曾勸阻他,指大軍渡河南下,萬一失利,大家就沒有退路了,可是出名「不用、不聽、不從」的袁紹不聽他勸告,一意孤行。筆者相信林鄭身邊應該沒有像沮授這樣的一個人物,但林鄭畢其功於一役的心態,與袁紹貿然率大軍渡河南下沒有兩樣,完全沒有考慮到兵敗無退路將導致全軍覆滅的危機。

林鄭的「烏巢時刻」

袁曹兩軍在官渡對峙並多次交鋒,但袁軍就是怎樣也攻不下官渡防線,後來許攸投奔曹操,告訴曹操袁軍運糧車1萬餘輛在烏巢,守備不嚴,勸他派輕兵偷襲,焚毁袁軍糧草,袁紹大軍便會自行潰散。

袁紹聽到曹操偷襲烏巢的消息,便迎來了三國歷史中一個最重要的分叉點:究竟應該先援救烏巢,還是趁機攻下曹操官渡大營?最終袁紹決定派輕兵援救烏巢,派重兵進攻曹軍大營。

林鄭的心態與袁紹幾乎如出一轍:她選擇無視100萬人上街,希望在立法會快刀斬亂麻一舉通過修例,可是她沒有顧及她背後的權力基礎已開始出現變化這事實,一心認為只要修例通過,其他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然而中央已察覺勢色不對、事態失控,而且建制派一定也在狂打林鄭小報告,令她的「糧草」盡毁,最後落得如袁軍般的下場──既攻不下曹軍大營(修例),烏巢的軍糧也盡為曹操燒毁,軍心震動,全面崩潰,袁紹棄軍北走,袁軍殘部全部投降。

不過林鄭在修例一役中的考量與手法,可能更像三國架空歷史漫畫《火鳳燎原》中,屬袁氏一族的袁方(虛構人物)的計謀:他希望藉火燒烏巢一舉剷除袁氏內部的反對勢力,並一併消滅曹操,實行一石兩鳥,但計謀最後卻被識破,自己更被刺殺身亡。

林鄭的心態與袁紹幾乎如出一轍:她選擇無視100萬人上街,希望在立法會快刀斬亂麻一舉通過修例,可是她沒有顧及她背後的權力基礎已開始出現變化這事實。(亞新社)

香港精神的重生

《中國歷代戰爭史》提到官渡之戰中曹操用人謀之力,終於戰勝優其數倍之袁紹,引起南陽在野諸儒生「人定勝天」之信心,遂以其政治興趣而策定三分天下之計劃,此在諸葛亮《隆中對》中可以見之。同樣地,林鄭在《逃犯條例》修例中功敗垂成,也徹底打破了香港長年的政治悶局,讓港人從無力感與絕望中蘇醒過來,重燃起「人定勝天」之信心,為香港注入新的希望與精神──在窮途末路中,又見柳暗花明。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世界末日鐘的啟示世界末日鐘的啟示
  • 袁彌昌:三國周郎赤壁:香港抵抗意志的確立袁彌昌:三國周郎赤壁:香港抵抗意志的確立
  • 八五罷工 逾萬人金鐘集會 林鄭「死不悔改」15,000 Rally at Admiralty on Strike Day as Carrie Lam “Unrepentant”八五罷工 逾萬人金鐘集會 林鄭「死不悔改」15,000 Rally at Admiralty on Strike Day as Carrie Lam “Unrepentant”
  • 北京的舉動不會令港人愛國北京的舉動不會令港人愛國
  • 誰殺生金蛋的鵝?誰殺生金蛋的鵝?

0

袁彌昌

英國雷丁大學戰略研究系博士,香港政策研究所中美關係與香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顧問。曾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民主思路總幹事及新民黨政策總裁。現主要從事中西戰略思想及其融合、孫子、老子及毛澤東戰略思想、中美關係及香港政治等領域的研究,其專欄評論文章定期刊登於香港《明報》筆陣及《am730》。
View all posts
標籤: 官渡之戰建制派曹操火鳳燎原烏巢袁紹逃犯條例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強調,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現場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30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陳向寧副總經理(右三)、樊傳庚博士(右二)、參展畫家王秋童(左二)、趙志軍(左三)、林天行(左四)和何百里(右四)。
灼見文化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強調,愛國愛港是每一個特區從政者必須堅守的政治倫理。圖為今年5月3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香港候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 )。 (亞新社)
灼見報道

官媒:《香港國安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屏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張仁良校長:教大積極推動教育科技 培育創新人才
灼見專訪

張仁良校長:教大積極推動教育科技 培育創新人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李家超新政府的司長、副司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的陣容,顯示了幾個突出的特點。(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作者: 盧兆興
2022-06-27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 李偉民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本社編輯部
  • 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 丁望
  • 看《聲生不息》有感看《聲生不息》有感 蔡世鴻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本社編輯部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本社編輯部
  • 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 黃錦輝
  •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盧兆興
  • 忙中閒與閒中忙忙中閒與閒中忙 譚寶碩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民主與民權民主與民權 馮應標

推薦作家

  • 施永青
  • 廖書蘭
  • 鄭明仁
  • 管仲連
  • 何漢權
  • 陳鳳翔
  • 馬國川
  • 陳弘毅
  • 張建雄
  • 葉德平
  • 張灼祥
  • 湯文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