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期的生活經驗有多重要?
這是一個有趣且重要的議題,現在已經沒有人再爭辯先天或後天論了,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基因像蓋房子的藍圖,每個人大腦中梭狀迴的位置相差不到幾毫米;後天的經驗像室內裝潢,每家不同。
最近有個實驗讓我們看到,新生兒不自覺的經驗會影響大腦功能分配,大腦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實驗者掃瞄從小被美國家庭收養的韓國孤兒,看他們小時候經驗的影響。
結果發現沒有,他們的語言區、高級認知功能區塊都與美國本土的孩子一樣;但是一歲還不會說話前,便被美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孩子卻有差異。
中文是聲調語言,對西方人與韓國人來說,四聲是物理音,在右腦處理,但是對我們來說,四聲是語言的一部分,在左腦處理。這些在襁褓期便被領養的孩子,他們聽到四聲時,左腦的語言區活化起來了,表示一歲前的經驗已經讓他的大腦知道這些四聲的差別很重要,它代表着不同的語意。
大腦對環境,尤其跟生存有關的敏感度,這麼早期就開始了,令人驚訝,也突顯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每天接觸的環境很重要
70年代時,我曾給大學生看500張歐洲風景明信片,他們只要看就好,什麼都不必做。
第二天請他們再來看1000張,但是要從中區辨出哪些是昨天看過的、哪些是新的。原以為效果不會很好,畢竟這些明信片很多是教堂的風景,非常相似。想不到學生回答的正確率竟高達78%。也就是說,隨便看看,大腦也會留下相當深的痕跡。
因此,孩子每天接觸到的環境就很重要了。
有些負面影響還待探討,例如最近有神經學家發現現在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的孩子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是電玩遊戲動作和畫面的節奏都很緊湊,這會影響孩子大腦理解外在世界運作速度的「內在節拍器」發展。當開始出現注意力缺失的問題,表示孩子需要和人以正常的速度互動。
大腦對環境的敏感度我們現在知道的還太少,有些影響是好是壞還待時間來告訴我們。
我們有責任提供孩子一個乾淨安全的生長環境,更不要貪圖一時方便用3C產品作保姆,以免將來後悔。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