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業救國到教育救國
清末民初是中國2000年來未有的一次巨變,從帝制到共和,從傳統到現代,從保守到革新,多少人和事在時代洪流中迷失,也有若干人和事可以過渡到新的歷史時期。作為舊社會的知識精英──通過科舉考試梯階而達於頂峰的進士們,又有哪幾個可以從翰林院走出來,走入近代社會,走向現代文明?世人熟知的實在寥寥無幾,包括從翰林而成為教育家的蔡元培(1868─1940年),從翰林而成為出版家的張元濟(1867─1959年),還有高中狀元的張謇(1853─1926年),則從翰林而成為實業家。他們三人都是這個大變動時代的表表者,以過人的毅力在不同的領域中創一番新事業。
蔡元培呼籲「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主張「讀書救國論」,是堅決以教育事業貫徹其一生的典範。張元濟聲言「昌明教育平生願,故向書林努力來」,孜孜不倦地從事出版活動數十年,以文化事業配合教育發展。張謇則提出「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見解,在創設多項近代工商企業的同時,興辦了各種新式文教機構。他不但以家鄉江蘇南通作為試驗場,並且逐漸擴展到國內其他地方。文化設施方面,主要有博物館、圖書館和劇場等,在當時的中國社會,起了開風氣的帶頭作用;教育機構方面,包括師範學校、專門學校、中學、小學和幼稚園等,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以至特殊教育如盲啞學校等,一應俱備。
張謇研究的重要奠基者劉厚生強調:「張謇度量寬宏,性情豪爽。每年收入之數,大半用之於不能生產之公共事業,……除交通事業外,還有地方公共及慈善之事業,捐款不足數時,年終結帳,欠人之款,不能清債,張謇即在上海登報賣字還債,於是對聯、條幅、扇面、斗方,蜂擁而來,需以兩個月之時間,方能清了。」(註1)史學家章開沅亦指出:「從大處著眼,從實事着手,這就是張謇永遠值得世人學習的優長之處。」(註2)所謂大處,就是國計民生;所謂實事,就是為了國計民生而辦的有用之事。學界曾就張謇研究列出了一些重大原則,其中主要的一項是:
注意思想文化史與社會經濟史的對流,即以人為本剖析張謇時,關注其背後的社會、經濟背景;以產業結構為核心進行考察時,則關注其潛在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單獨重視某一方面,無疑都是割裂了歷史的本身。(註3)
朝着這樣的研究方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張謇作為一個文化人,為何一生不懈地致力於工商企業的拓展;作為一個實業家,又為何終身以創設文化、教育和公共事業為頶的。
世人均視張謇為實業家,但劉厚生並不同意,指出張謇在中國甲午戰敗後以「實業救國」為號召,得到社會一般人之響應,不料自己經營之事業,眼見其失敗。然而他富於為社會服務的熱情,最明顯的,即是奔走導淮20餘年,勞而無功之事實。「張謇一生似乎是一個結束二千年封建舊思想,最最殿後,而值得注意的一個大人物。同時亦是走向新社會,熱心為社會服務的一個先驅者。」(註4)
扼要地說,張謇的言論主張充分體現於他所創建的教育體系和文化事業之中,他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活動,也反映了從實業救國進而達致教育救國的中心課題。本文旨在透過種種相關的論述,說明張謇着手建設一個現代中國文化社會的經過,分析「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成敗得失,藉此描述他理想中的文化社區以至現代國家藍圖。憑一人的意志和努力,竟能達到如此巨大的成就和貢獻,在張謇生前雖曾引來不少批評,在他去世後80多年卻日益顯露其光芒。際此二十一世紀中國和平崛起當前,張謇構思的這幅圖景,肯定是有借鑑意義的,可供今日的社區建設作為參考方案。
張謇生平和他的主要事業
張謇,字季直,號嗇庵。1868年(同治七年)16歲時中秀才,1885年(光緒十一年)中舉人;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科第出身,本應於官場上有一番作為,但張謇在翰林院實際只一年多,此後亦不熱衷做官。關鍵所在,就是他看到當時政治腐敗,革新無望,轉而開闢新路。
經歷了太平天國動盪和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實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造船製械練兵裕餉都模仿西法,一時新興事業蔚成風尚。但遭甲午戰爭的挫敗,洋務運動以無補於國家富強而宣告結束。張謇目睹時艱,認為挽救國家危難的方法首先在振興工商業,恰巧南通大量出產棉花,於是下定決心在自己的家鄉從事建設。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開始籌辦大生紗廠,至1899年建成。其後陸續創立大生第二、第三、第八紗廠和廣生榨油公司、復興麵粉公司、資生鐵冶公司、大達輪船公司,通海墾牧及大有晉、大豫、大賚、大豐、華成諸鹽墾公司,並創設淮海實業銀行,以為種種事業發展之助,形成了以張謇為首的大生資本集團,鼎盛時期的總資本約為3000、4000萬元。
張謇以經營實業所獲盈餘的一部分和勸募所得,先後創辦了多種學校。又極注意地方自治,致力於測繪輿圖,改建監獄、營房及縣署,設保坍會,開闢天生港作為起卸貨物的不通商口岸,新建育嬰堂,晚年甚至賣字替育嬰堂籌款。在他心目中,希望國家富強就必須做到普及教育和地方自治,但一定要先興辦實業,作為這些項目的基礎。換言之,實業、教育和自治三者就是國家之本。
張謇因創辦實業和教育成效卓著而名噪東南,清末江蘇學務處成立,他被推為議長,並任中央教育會會長,清廷曾給以三品銜,聘為商部頭等顧問官。在清末立憲運動中亦居於重要地位,起過頗大作用。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與江、浙、閩立憲人士組織預備立憲公會,任副會長;1908年(宣統元年)江蘇諮議局成立,任議長,發動各省諮議局代表進京聯合請願,要求召開國會。1911年(宣統三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內閣,使張謇大失所望。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張謇被任為實業總長,未就職。其後支持袁世凱(1859─1916年)出任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張謇出任北洋政府農林、工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次年農林、工商兩部合併為農商部,仍任總長。1915年因不滿袁世凱公然恢復帝制,辭職南歸。返鄉後繼續從事實業、教育和地方自治事業,各方面均獲可觀進展。但因北洋軍閥連年混戰,外商又對華傾銷,加以沿海鹽墾遭災,花貴紗賤,使張謇所經營的大生資本集團各企業負債累累,陷於十分困難的境地。張謇曾一再呼籲取消不平等條約,要求國際稅法平等,停止內戰,實現國內和平,但都無法實現。至1923年,被逼將大生一廠向銀行押款還債;1925年,大生各廠及欠大生款項的各公司,被債權人上海、金城等銀行接管,翌年張謇病逝。
張謇的兒子張怡祖(孝若)把他父親一生的行事著成《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又將父親的遺著輯成《張季子九錄》。張謇撰有《柳西草堂日記》和《嗇翁自訂年譜》,成為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材料。
總的來說,張謇一生幾乎參與了近代中國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包括戊戌變法、東南互保、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清帝遜位及民初政局等,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對事件的發展產生了作用,因此論者認為,張謇是觀察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展及經濟思想變革的基點,他也是透視中國近代社會變遷、政治變遷、文化變遷及社會精英政治立場與思想觀念變遷的觀測點,「張謇由農家少年到士人再到新興資產階級群體一員的轉變過程本身,便是社會變遷的反映。」(註5)
劉厚生認為張謇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一個文學家,甚至不是一個實業家,但不能不承認「他確有服務社會之志願與誠意」。而劉厚生並沒有質疑張謇作為教育家、慈善家的身份,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和地方領袖,「張謇胸無城府,待人接物,開誠布公,絕無成見。」(註6)在近代中國史上,絕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人物。
註1,劉厚生著《張謇傳記》(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初版;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影印本),頁284。
註2,張緒武著《我的祖父張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章開沅〈序〉,頁3。
註3,章開沅、田彤著《張謇與近代社會》(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導論〉,頁6。
註4,劉厚生著《張謇傳記》,頁283─286。
註5,章開沅、田彤著《張謇與近代社會》,頁4─5。
註6,劉厚生著《張謇傳記》,頁282─286。
張謇建設現代文化社區的藍圖及其試驗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