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單日73人確診 本地個案佔66宗 兩人檢測結果陰陽對調

單日73人確診 本地個案佔66宗 兩人檢測結果陰陽對調

7月20日,本港新增7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66宗屬本地個案,27宗源頭不明。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7-20
灼見報道

標籤: 富臨酒樓屯門中央廣場屯門眼科中心康文署彬記粥麵美食慈雲山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新蒲崗捷菁球會旺角維景酒店東區醫院東華三院賽馬會健樂之家海港酒家禁足令銅鑼灣善心醫務中心陳計明黃加慶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會見傳媒,交代檢測結果事件。(有線電視新聞截圖)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會見傳媒,交代檢測結果事件。(有線電視新聞截圖)

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由7月19日凌晨12時至7月20日凌晨12時,本港新增7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66宗屬本地個案,39宗與其他個案相關,27宗源頭不明,另有7宗屬輸入性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959宗(包括1958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12人死亡。有46宗初步確診個案。

今日公布的新增個案涉及31男42女,年齡介乎4至94歲。73名確診者中,有62人有病徵。

詳盡確診者名單

檢測陰性病者誤當確診者 事後須隔離14天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7月20日晚上10時表示,實驗室於7月18日把兩名分別病毒檢測呈陽性及陰性病人的結果調轉。

黃加慶表示,中心發現有2個實驗室將2人的檢測給果掉轉,將原本陽性的檢測報告變成本身檢測是陰性病人的報告。衞生防護中心已聯絡2位病人解釋情況並向2人致歉。

該名實際呈陰性病人7月15日因喉嚨不適曾看私家醫生及留樣本,其後於7月18日下午約1時被安排入住東區醫院隔離病房約7小時,同一病格有一名確診病人,中心在7月20日傍晚發現報告出錯,院方晚上約8時已安排該病人搬離病格。由於該名病人與確診病人同房時間有7小時,被列作密切接觸者。

黃加慶指,雖然不能一定保證不會受感染,但風險應該不大,隔離病房的空氣流轉度高,病房設計有一定要求,因為病毒有潛伏期就算立即做檢測都未必發現,需要持續跟進。黃加慶指,單人病房一定最好,但礙於設施及病人太多,所以送入共用病房。

黃加慶又指,該名本身是陰性的病人,7月13日駕車送過一位朋友,其朋友之後確診,陰性病人本身作為密切接觸者都需要入檢疫中心。

事件涉及人為錯誤

另一名實際陽性病人為一名7月19日確診男子的妻子,她有發燒及咳嗽,7月19日被當作密切接觸者安排入住北大嶼山醫院,7月20日晚轉送瑪嘉烈醫院。黃加慶不認為有所延誤。

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顧問醫生(微生物學)曾艾壯表示,事件涉及人為錯誤。他指出,檢測過程並沒有出錯,而是負責進行病毒化驗的實驗室同事將資料輸入電腦時,調轉了兩名病人的個案編號。他稱實驗室最高峰時一日須進行9000個病毒檢測,涉事同事稱感到相當疲倦,但曾艾壯強調這不是藉口,已提醒同事要小心。日後會加強小心處理病人的檢測結果,對受影響的病人感抱歉。

39宗本地相關個案 陳計明醫生確診

新蒲崗捷菁球會乒乓球群組新增1人確診:1889。

有24宗家庭群組個案,部分在檢疫中心發病。

工作地點個案:1890、1949

屯門眼科中心個案:1891

葵芳新都會廣場潮庭家庭17至19人群組,累積8人確診,早前確診:1770、1838、1841、1842、1862,7月20日有3人確診:1912、1920、1954。

與朋友打麻將確診:1927

慈雲山「中心點」餐廳食客:1936

彬記粥麵美食食客:1904

7月11日,屯門中央廣場富臨酒樓20圍生日會,之前已有3人確診(1739、1740、1785),7月20日確診個案:1951、1952

7月11日屯門中央廣場富臨酒樓其餘食客:1743,另有初步確診個案。

旺角維景酒店海港酒家有6人確診(1483、1768、1799、1906、1919、1951)。他們曾在7月10至15日光顧,沒有同一時間去。

銅鑼灣善心醫務中心的陳計明醫生(1909)確診,7月14日曾為第1787名患者看病。醫生7月18日不適。醫生曾去過天后木星街嘉頤護老中心看過病人。

27宗源頭不明 東華三院賽馬會健樂之家照顧員確診

27宗源頭不明個案裏,大多住在慈雲山,或去過慈雲山中心。有1人是彩雲邨大快活洗碗工(1903)。有1人在深水埗麻雀館工作(1926)。有確診者去過尖沙咀寶勒巷3號萬事昌廣場5樓巨星Superstar Live Music Lounge酒吧。

1908:東華三院賽馬會健樂之家照顧員,7月15日最後一天上班,7月17日被派去東華三院賽馬會朗逸居,同日做病毒測試,證實確診。

7宗輸入個案

有4名海員確診(1913、1915、1938、1957),1人來自菲律賓,2人來自多哈,1人來自韓國。有2名機師確診,1人在潛伏期去過日本和韓國(1910),1人在潛伏期去過埃塞俄比亞(1914)。另外有1人來自哈薩克(1911)。

東區醫院54歲男病人初步確診 病人家人早前確診感染

醫管局指,東區醫院得悉一名54歲男病人的家人確診,涉與屯門中央廣場富臨群組相關,遂安排該男病人檢測,亦初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患者7月13日至7月19日曾入住E8外科普通病房,現時仍留院。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表示,有關男病人7月13日入住東區醫院進行盲腸炎手術,一直未有呼吸道症狀,但有低燒情況;強調相關醫護已有合適裝備,未獲列為緊密接觸者。

她稱,與男病人同一病格的10名患者,仍有5人留醫,院方將安排檢測;已出院的病人則交予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庾慧玲稱,因已知男病人家人確診,故相信是次個案非院內感染。

公立醫院將進一步減少非必要緊急服務

醫管局提醒,市民如無症狀,只為私人理由如領取健康證明或「求安心」,應考慮轉到政府認可私家醫療機構去做,否則除增加感染風險外,亦加重急症負擔。

庾慧玲提及,公立醫院將進一步減少非必要緊急服務,減少醫院人流,強調前線緊急服務不受影響;同時亦會探討部分同事安排在家工作及減非必要緊急流程。

1301人出院 526人穩定 13人嚴重 23人危殆 12人死亡

醫管局報告,截至7月20日中午12時,過去24小時,醫管局向衛生署呈報219宗懷疑個案。目前仍有722人留醫接受隔離治療。

過去24小時,有8名確診者出院。目前1301名確診病人出院,1名疑似病人出院。

截至7月20日中午12時,目前有562位確診病人在14間醫院留醫,526人情況穩定,13人嚴重,23人危殆(個案編號:595、1315、1338、1346、1401、1424、1428、1470、1483、1485、1491、1497、1562、1630、1640、1679、1680、1710、1718、1730、1779、1806、1835),12人離世。

截至7月20日上午9時,已使用的負壓病床共1207張,使用率約70.9%。負壓病房有650間,使用率約76.8%。

張竹君:如確診倍數上升 政府或要實施「禁足令」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以及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7月20日均表示若確診數目持續大增,便須考慮「禁足令」。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政府是否要實施「禁足令」,視乎疫情趨勢,如果確診個案以倍數上升,醫療系統會不勝負荷,屆時就要採取更多嚴謹的防疫措施,但她指不希望發生。

康文署兩名外判員工確診

康文署7月20日表示,一名外判清潔工人初步確診,而一名外判兼職圖書館資料整理員亦確診。

該名外判清潔工人於九龍城區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工作,她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7月18日。該名清潔工人早前因身體不適求醫,並於7月19日獲通知初步確診。

而該名兼職圖書館資料整理員於灣仔區香港中央圖書館成人借閱圖書館工作,工作期間並沒有接觸公眾人士,她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7月12日。她為確診者的緊密接觸者,故需要入住檢疫中心並進行病毒測試,她於7月19日獲通知確診。

兩名員工目前已入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兩名員工最近均沒有外遊紀錄,工作時有佩戴口罩,於上班期間一直有進行體溫探測,體溫正常。

康文署於8月份舉行的康體活動取消

由於本港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近日漸趨嚴峻,康文署於8月份舉行的康體活動亦將會取消,以減少社交接觸及防止病毒在社區散播。康文署會為受影響的收費活動參加者安排退款。至於9月份的康體活動,市民仍可透過「康體通」網上服務或以郵遞方式報名參加。康文署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並適時檢視以上安排。

更多精采文章

  • 新增113宗 再創新高 首次單日超過100宗本地感染新增113宗 再創新高 首次單日超過100宗本地感染
  • 新增145人確診新冠肺炎 一日內4人死亡 累計22死新增145人確診新冠肺炎 一日內4人死亡 累計22死
  • 本港超過2500人感染新冠肺炎 單日增133宗 鄧達智確診本港超過2500人感染新冠肺炎 單日增133宗 鄧達智確診
  • 單日增118宗 80多宗初步確診 慈雲山慈樂邨63歲男子不治單日增118宗 80多宗初步確診 慈雲山慈樂邨63歲男子不治
  • 本港逾2000人確診新冠肺炎 單日增61宗 至今14死本港逾2000人確診新冠肺炎 單日增61宗 至今14死

  • 傳承大獎2016:家族企業傳承之道
  • 政壇元老學者如何看大選後的台灣?
  • 港科院倡加強培育STEM人才
  • 梁振英:競選承諾基本上全部落實
  • 海關呼籲市民馬上停用四款懷疑含菌量超標外科口罩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富臨酒樓屯門中央廣場屯門眼科中心康文署彬記粥麵美食慈雲山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新蒲崗捷菁球會旺角維景酒店東區醫院東華三院賽馬會健樂之家海港酒家禁足令銅鑼灣善心醫務中心陳計明黃加慶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