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政府統計,本港有近130萬人曾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當中至少90萬名康復者出現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俗稱「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倦、記憶力差、失眠、運動耐力降低和脫髮等,已成為急需處理的全球公共健康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醫院管理局的支持下,周二(7月12日)宣布開展全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以問卷形式調查本港新冠康復者出現後遺症的情況,從而協助政府制定策略及調撥資源,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並減低長新冠患者對本港醫療系統及經濟復甦的壓力。
長新冠的社會影響或十分大
長新冠的國際定義指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毒清除後,仍有至少一種症狀並持續四周或以上。中大醫學院於2021年發表的研究顯示,76%新冠患者康復後6個月內出現至少一種長新冠症狀。團隊期後進行的一項問卷研究亦發現,554個新冠康復者當中,有七成人患有中度至嚴重程度的長新冠症狀,已經嚴重影響了康復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影響個人工作能力,為家庭帶來經濟負擔。
為了掌握長新冠問題對患者健康、家庭及工作的困擾程度,並且了解長新冠對人體的影響,以分配合適的醫療資源作應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宣布開展全港首個大型長新冠研究,深入了解長新冠對患者的健康、家庭關係以及工作表現的影響,分析是否需要增加相應的醫療服務、綜合社會支援,以及建議僱主如何改善工作環境。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由於長新冠牽涉多個器官及系統,難以從單一專科角度提供全人治療,因此我們開展現大型長新冠研究,提供數據以推動相關醫療政策。我們的研究團隊擁有先進科技,利用腸道微生態準確預測、診斷及治療長新冠。」
他又指出,醫管局及本地中醫界別一直積極為新冠患者提供中醫診療服務,「我們期望能藉此契機將精準醫學帶入中西結合治療,以全人方式診治受長新冠症狀困擾的人士。」另外,他又強調,長新冠議題並非單由公營醫療系統處理,促進公私營合作治療長新冠患者亦是研究針對的一大方向。
填寫網上問卷 分析腸道微生態
這項研究將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針對包括長者及兒童在內的所有新冠康復者。中大醫學院表示,希望在3個月以內,有超過1萬名康復者參與。問卷會詢問受訪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確診資料及疫苗接種紀錄)、長新冠症狀和對個人健康的影響。
是次研究蒙醫管局支持,其轄下中西醫門診均會張貼附有二維碼連結的海報,方便到訪人士填寫網上問卷。整個過程只需2分鐘,問卷有中英兩種語言供選擇。中大醫學院亦正研究與社區團體推廣網上問卷。
參加者完成問卷後可以選擇參與第二階段的前膽性研究,研究團隊將為1000名長新冠患者提供腸道微生態分析,患者需要服用由中大醫學院研究的腸道微生態配方,中大醫學院將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透過改善微生態失衡治療長新冠。
中大前期研究已顯示,超過九成服用腸道微生態配方人士,持續一年沒有患上長新冠症狀。陳家亮教授表示,利用腸道微生態配方代替傳統化學劑發展藥物,已是全球醫藥發展大勢。
有望成為全球診斷的黃金標準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表示,目前世上仍未有診斷長新冠的黃金標準,醫生需要抽血化驗,以排除患上其他疾病的可能。中大是全球首發以腸道微生態標誌物預測及診斷長新冠的科研機構。
她解釋,中大早前一項研究發現,長新冠患者具有獨特的腸道微生態。其生物多樣性明顯較低,患有不同症狀的人士均欠缺了相關免疫力的「好菌」。透過分析腸道微生態特徵,可預測患上長新冠的風險,並為感染後出現持續症狀的病人作診斷之用。「我們現正開展的大型研究,對將來發展長新冠診斷工具或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將發揮關鍵作用。」
中大將利用機械學習模型(machine learning model),透過分析糞便樣本,評估康復者患上各種長新冠症狀的風險、為患上持續徵狀的康復者確定是否有長新冠型微生態,以及為長新冠患者對症下藥。
目前,中大醫學院正與中大醫院合作推出一站式服務研究,為長新冠患者提供個人化治療。在分析康復者的腸道微生態後,將有包括營養師及心理學家在內的不同專家,為康復者研究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有興趣參與研究的人士,可登入連結cuhk.hk/longcovid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