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大的兒子,復活節假期間感染新冠病毒,我被迫跑了幾趟醫院,對本港醫療系統的無能,有了切身體會。
內地醫院高效
話說我們一家趁着公眾假期,到深圳探親,順道小住幾天。就在旅途最後一晚,小兒突發高燒。天亮後,我們帶他到當地醫院求醫。
求醫過程迅速、流暢,由登記,見醫生,至抽血檢驗,領取報告,再到斷症開藥、取藥,只花了一個小時,費用才百多元。我原以為要等很久,於是點了外賣,誰知早餐未送達,我們已可離開,院方效率之快,令人讚嘆。值得一提:護士為我兒取血檢查,只是輕輕戳傷他的指頭,逐少擠出血液,用一根類似原子筆筆芯的小桿取樣。我兒全程也沒有哭鬧,護士的手法甚是了得。
在這個時間點,醫生判斷我兒感染流感一類疾病,處方退燒藥和中成藥。如要確切知道是哪種流感,就要花三個小時作詳細化驗。我們覺得還是早點回港就醫較穩妥,於是為兒子服藥後,趁他情況穩定,趕緊啟程。
港私院收費天價
回港後,我們用快速檢測,初步判斷兒子感染新冠病毒,適逢是假日,又自恃為兒子購買了醫療保險,於是帶他前往私家醫院看病。在私院,光是掛號、分流,至見到醫生就等了一個小時。醫生得知兒子可能感染新冠,馬上建議留院觀察,但需要入住獨立隔離病房,費用非常昂貴,即使保險公司承擔部分開銷,我們仍可能要支付高達六位數的醫療費。結果,我們請院方寫轉介信,承惠700多元,再往公立醫院求醫。
公院效率不敢恭維
到達公院急症室是晚上8時,我兒已發燒近20個小時,被分流到第四類次緊急,需要輪候超過100個籌號。兩個小時過去,顯示屏幾乎沒有變化,我們打聽到鄰近另一間公院只須輪候十多個籌,便立即前往。抵達後,分流結果不變,但心想應該不用等太久。誰知,一等又是兩個多小時……正當快要輪到我兒,不幸碰上有危急個案要搶救,結果再多等兩個小時才能看病。
醫生建議留院觀察,不過該醫院沒有兒科,須轉往我先前輪候的醫院。至此,不要以為漫長的等待已告一段落,因為等候救護車接送,也得用上一個小時。
兜兜轉轉,返回起點,是不是白折騰?不!我返抵原初的公院,第一時間看一下輪候籌號,驚覺我本來的籌號依然沒有蹤影,頓時一份哭笑不得的異樣感覺襲上心頭。
最終,凌晨近5時才上到普通病房,見到醫生就是天光後的事了!諷刺地,我兒在此之前竟然自行退了燒。早上我兒須抽樣本化驗,特別是看到護士按着他抽了大筒血,他哭得呼天搶地,我就要求帶他出院回家照料。至於,我們最渴望得到的藥物,要到中午才領到,而且僅是退燒藥,其他紓緩性藥物就因他年齡太小,不能處方。
總結
我每年繳稅近兩個月工資,每月的保險花費約一成薪金,社會卻為我提供這種素質的公私營醫療服務,是我個人倒霉,還是社會問題,看倌自有公論。應對急症室被濫用和輪候過久的積弊,年薪一千幾百萬的高官只想到大幅調高收費。我不禁要說:「剛性需求也不懂,這個官也太易當了吧!」在兒子染病的同一時間,發生一則新聞:一名八個月大女嬰感染新冠和人類偏肺病毒併發嘶吼症,情況危殆,希望她吉人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