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水曲悠悠無盡時── 《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 座談會後記

「水曲悠悠無盡時── 《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 座談會後記

當天的小思老師,其實患上感冒,但她不願意改期,仍堅持出席。擇善而固執,素來是她的價值取向,認真而用心,亦是她的處事態度,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馮珍今 作者: 馮珍今
2018-07-23
字旅相逢

標籤: 劉偉成小思小思老師曲水回眸楊鍾基樊善標黃念欣黃潘明珠
《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會如何?透過座談交流,小思老師期望大家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作者提供)
《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會如何?透過座談交流,小思老師期望大家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作者提供)
0
SHARES
1.6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18年,歲在戊戌,盛夏之初,五月的一個周末。是日也,雲淡風輕,天朗氣清。我來到了馬料水,大學站總是紛紛攘攘的,放眼是人、是車。離開車站,匆匆走至中文大學的鄭裕彤樓,把車水馬龍留在後面,剛好是十時。

踏進偌大的演講廳內,熟悉的臉孔在晃動……齊集於此的,雖以中年人居多,然座中亦不乏年輕人,大抵可稱「少長咸集」,大家端坐靜候座談會的開始。

《曲水回眸──小思訪談錄》一書的命名,意境取自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活在今天的我們,大抵只能追慕文人圍坐暢敘幽情的風雅逸事。此書的上、下兩冊,盡得古人的流風餘韻,以「文化人眼中的香港」為主線,將小思老師與多位文化人,包括楊鍾基、陳永明、鄧仕樑、樊善標、黃念欣教授等多次的訪談精華輯錄下來,可說是小思與香港一起成長的回憶紀錄。

大家都知道,小思老師是香港文學口述歷史計劃的發起人,給她訪問過的人多不勝數,但作為受訪對象,與一眾文化人暢談香港的文學、文化、教育、家國……從本土到異鄉,由亂世到盛世,倒是第一次。

小思老師在兩書中道出「文化人眼中的香港風景」,而是次座談會的主題,則圍繞着《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

楊鍾基教授:三個文學聯想

座談會的主持人為周燕明女士,她先介紹嘉賓講者,首先登場的是楊鍾基教授。楊老師自退休後,化身為旅遊達人,他的攝影作品,從構圖到意境,都充滿詩意。

主持人周燕明女士。(蘇偉柟先生提供)

聆聽從來不止是耳朵的事。楊老師預備的照片,不論是兩年前攝於京都上賀茂下鴨神社的流水,還是拍於三月初,在北野天滿宮的梅花,都教人神往,最特别是那張「春の曲水の宴」的海報。

據說,本書得名的由來,正是當日他與小思在下鴨神社,面對清溪流水,因而觸發靈感所致。

彼時彼地,曲水回眸何所見?答之曰「水鴨」,也許是「鴛鴦」也說不定。原來日本人好將酒杯置於木鴨中,然後放乎中流。禮失而求諸野,日近長安遠……實在令人無限感慨。

下鴨神社的流水。(作者提供)

 

楊老師打開話匣子,即扣緊講題,詳述「悠悠」引起的三個文學聯想。

一是「曲水悠悠」。正如陶淵明在《時運》所言:「延目中流,悠悠清沂,童冠齊業,閑詠以歸。」其文學想像,靈感來自論語《先進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沂水悠悠,乃孔門弟子散步之地也。

京都一年何所得?置於《承教小記》的第一篇文章──《不追記那早晨,推窗初見雪……》,已透露端倪,「面對着這些場面,彷參透天地的機微」──小思所承的,是來自天地自然之教。楊老師明白道出,小思來到四季分明的京都,自此「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一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所言。

二是「江水悠悠」。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從曲水悠悠,到江水悠悠,然後是天地悠悠,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上溯《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小思對日本人的感情,透過她的著作,可以呈現出來。從早期的《日影行》,到近年的《一瓦之緣》,以至《曲水回眸》第三章「一瓦之緣」中,都反映了她的歷史情懷。對於日本人之複雜性,她一直都充滿危懼感,面對歷史的恩愁與唏噓,可說是愛恨交纏。

三是「身世悠悠」。談及身世,李商隱在《登夕陽樓》一詩中,提到「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而納蘭性德在《金縷曲》(贈梁汾)一詞中,亦言及「身世悠悠何足問?」

儘管歲月悠移,人事滄桑,雖說「世路如今已慣」,經歷多變的世事,難得的是小思仍保持「此心到處悠然」的態度,自在地欣賞生活裏的大小風景。

她將個人身世連繫香港,乃有《不遷》;乃有《香港家書》;乃有《曲水回眸》最後一章「給香港的情書」……

小思也曾自省──究竟自己是中國人?是還香港人?痛苦的掙扎,個人的反思,答案在書中亦可以覓得。「就是那一場中國青年隊對香港隊的足球冠軍決賽」,在觀看球賽的過程中,她的身份毫無保留地突顯了──「我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香港人」。當然兩種身份並不衝突,可同時並存不悖。

小思在最後一章說:「我此生能與香港相遇,稱得上『正當最好年華』。但往後日子,我願『盡人事,俟天命』。」這正是她過人之處。

楊老師在書中曾說「心田先祖種,福地後人耕。」──「心田」合文生義,即「思」也。小思本着文化傳承的信念,成為「拾荒人」,乃至「造磚者」──為後來有志為香港建構文學史的學者提供「建材」。

藉「悠悠」的文學聯想,楊老師侃侃而談,引出他對小思其人其書的解讀,漪歟盛哉!

楊鍾基教授自退休後,化身為旅遊達人,他的攝影作品,從構圖到意境,都充滿詩意。(蘇偉柟先生提供)

黃潘明珠女士:必須好好活着

誠如周女士指出,楊老師為訪談計劃中的「操刀放劍人,善於製造火花」;而黃潘明珠女士,前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卻是整個訪談計劃之發起人。

黃太從70年代中期說起,「當年的中大圖書館乃研究型的圖書館,故不能收藏金庸、亦舒的作品」,亦談及2003年間成立「香港文學特藏」(註)的不容易。

她最愛小思的《蟬》,文中寫出「牠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十七年就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牠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着」。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從2003到2018年,如今已過了15年,眼見更多人寫作,更多好書的出版,黃太一直都想如實記錄小思對香港文學的貢獻,於是在2014年開展這個計劃。

她希望更多人繼續堅持下去,更多好書的出版──「薪火相傳,靠大家了!」她的期盼,未嘗不是大家的心願。

前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黃潘明珠女士,是整個訪談計劃之發起人。(蘇偉柟先生提供)

樊善標教授:護生就是護心

樊善標教授開門見山,直言60個小時的「訪談」,是難以想像的經驗。

「計劃最初的發起人是黃太,由楊老師合力推動,然後找來黃念欣教授,委以重任。我當時是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的主任,有幸參與其事,楊、黃兩位才是主角,自己實際參與的時間只有一半,可以半個旁觀者的身分,談談此書的好處。」他娓娓道來,一貫的坦率。

「讀書要善於讀,可深可淺,未必有高下之分,在乎看書人的閲歷而已。」認識小思,可從其創作,亦從其研究入手。

這本書形式上是「訪談錄」,卻是非一般的「訪談」,留下「刀光劍影」,教人目不暇給。

他拈出楊老師常掛嘴邊之語──「唔怕你嬲!」。他們每次訪談之前,從不需預先準備問題,視乎即時的反應,想出更多問題,反而會擦出更多火花。

「與上冊相比,下冊好看得多,整個編輯團隊花了好多時間去整理。數十個小時的訪談,還加上筆談部分,以補口談之不足。在座幾位都是文化人,筆談部分特別有趣……」他毫不諱言。

「常言道『聽天由命』,但老師卻說:『盡人事,俟天命』,『俟』字甚妙,有等候之意,出於《中庸》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等候天命的到來,帶出更大的距離感。」箇中玄機,他一語道破。

他繼而指出小思在書中,對歷史、對社會都尖銳地提出意見。也許,香港不再是當年的香港。然而,「愛一個地方,不是剎那的感情衝動,而是要有無比的毅力和堅持,還要有理智和思考。愛香港,就要了解其身世、背景、發展……」

馬一浮說過:「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事──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曰『護生者,護心也』。」

「『護生就是護心』──『給香港的情書』,亦可作如是觀。」如此作結,意味深長。

樊善標教授開門見山,直言60個小時的「訪談」,是難以想像的經驗。(蘇偉柟先生提供)

黃念欣教授:「悠」的五個意義

黃念欣教授的分享,亦緊扣「悠悠」兩字,不過,其切入點跟楊教授卻不一樣。

「曲水為何值得回眸?皆因『悠悠』。查漢語多功能字庫,『悠』字有五個解釋。」她明確道出。

「悠」的本義是「憂思、思念」。如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小思在本書的第二章「熱血青春」中,道出了她對「中文合法化運動」、「金禧事件」、「雨傘運動」,以至「五四運動」……的看法。小思對「金禧事件」「主角」陳松齡的際遇感到最唏噓;在「雨傘運動」中,她最擔心的是「學生」。她慨嘆「五四運動」時,北京大學有蔡元培校長,但現在的大學校長,他們如何面對學生?

「悠」的引申義為「遙遠、長久」。小思對文學的熱愛,始終如一,歷時半世紀的寫作、研究,願為「做磚者」,可見其「悠久」。香港文學研究工程的起點,始於她的「京都一年」,從「什麼都不知」開始,繼而孜孜矻矻,驅動這個龐大的研究工程。她不因無知而放棄,回港後即報讀香港大學的碩士課程。《禮記‧中庸》有云:「悠久所以成物也。」亦正如新亞校歌中所說「悠久見生成」。

「悠」也指「眾多」,所謂「眾口悠悠」。小思最多的是什麼?答案不是「書」,是「學生」,她是眾人的老師。每人都有做學生的經驗,她常常擔心的是學生,如〈縴夫的腳步〉中,她指出「教改」不但苦了教師,受害的還是學生。

「悠」亦有「閑適」之意。如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小思的表現一向都好「淡定」,例如編寫《曲水回眸》上冊時,曾出現不太順暢的情況,她的回應是:「無事嘅,一定掂,點會寫唔到。」又如2016年《信報財經月刊》「安土重遷」的訪問中,小思就說過「歷史告訴我們,香港命大不會死」。保持心境悠然、處事淡定,就會生出信心。

「悠」還表示神秘。如《荀子.議兵》:「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從出。」「在訪問中,你永遠猜不到小思想說什麼。」這正是本書引人入勝之處。

黃老師透過「悠」的字義,重點介紹此書的內容,也道出小思的言行、個性,亦別具心思。樊、黃兩位都是小思的學生,知「師」者,莫若「徒」也!

眾講者圍坐台上。(蘇偉柟先生提供)

劉偉成先生:造塊結實的磚

「訪談不斷,談完又談,錄音再加筆談……在編書過程中,瀏覽達60萬字的訪談紀錄,再整理為16萬字付梓,確是嚴峻的考驗。」主持人告訴我們。

編纂《曲水回眸》上下兩冊,歷時近四年,「四年,相當於一個大學課程,修讀期間不時有習作,各自修行之餘,還需相互協作。研習內容包括版本學、史料鈎沉、文本解讀……文化反思、飲食心得……研習模式則有精美下午茶訪談、通訊群組上的討論、參觀展覽、文學逛街……」總編輯劉偉成先生細述其心路歷程,箇中甘苦,實在一言難盡。

他還即席分享了一次得小思點撥下的「造磚個案」。話說2016年11月,戴天應邀回港參加《明報月刊》創刊50周年舉辦的「中國文化的精神出路」研討會。就在11月10日,小思邀戴天參觀「香港文學特藏」中的戴天專題展覽。

那天,劉偉成亦應約同往,其時,展櫃裏放着──戴天在1970年8月14日發表的〈蛇〉鉛印本上的手改稿。小思回頭喊了他一聲,敲了展櫃的玻璃幾下,示意他仔細看,然後什麼也沒說便走開了。他拍照回家細看,拿出戴天的詩集《骨的呻吟》一對,才發覺原來手改稿的內容從未發表,是塵封了半個世紀的推敲。

得到小思老師的啟發,他撰寫了《蛇尋出路──觀戴天〈蛇〉手改稿後的迂迴聯想》一文,打造了一塊結實的磚。

辛苦種成花錦鏽,這就是收穫。

左起劉偉成先生、黃念欣教授、楊鍾基教授。(蘇偉柟先生提供)

小思老師:有嘢就快D做!

當天的小思老師,其實患上感冒,但她不願意改期,仍堅持出席。擇善而固執,素來是她的價值取向,認真而用心,亦是她的處事態度,實在值得我們學習。她認為今天的聚會,意義深厚,看見許多人仍然生活在香港,她亦感到很開心。

《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會如何?透過座談交流,她期望大家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香港風景已不在我們手中,香港不斷在變,我已做不了什麼。現在要靠下一代的年輕人,看他們如何自處。」她淡淡道來,不無感慨。

「不需要說什麼偉大的論題」──她勸勉各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嘢就快D做」,大家要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我們拖泥帶水得太久,錯過了很多風光。今天見到你們,明天將會如何?我也不知道。我會珍惜這一剎那,存放在心裏、腦中,就是如此。坐在這裏的,大部分是中年人,最老的就是我了。」她語重深長地說。

她今天感到最開心的是──眼前這群中堅分子,還有時間可以為下一代做很多事。「我今天不說什麼,我希望年輕有為的你們──雖然有些人已退休,但可以開展另一條新路,積聚更多的經驗、能力,可以為香港、為下一代多做事。」

「我沒有忘記中國,因為香港的下一代,就是中國的下一代。」簡短精要的發言,發人深省,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

左起黃念恩教授、小思老師、楊鍾基教授。(蘇偉柟先生提供)

座上客:盍各言其觀點

座中有朋友從「金禧事件」的陳松齡際遇想起,指出每一個年代都有梁天琦。歷史是無情?還是有情?是寬容?還是殘忍?實在難以評說。

有參與者謂,從不知自己是「邊緣人」,進入課室就是教師,既是「邊緣」,也是「中心」。有人表示,不能說香港被「邊緣」化,只是沒有互相發現而已;也有人自述個人經驗,他曾居於內地,認為有些香港人,思想比較狹窄。由於兩地文化不同,需要交流,亦需要互相了解。

有朋友期待有關機構,可以出版訪談過程中餘下的資料,公諸同好;還有論者強調資料的蒐集,其實非常重要,此外,撰寫香港文學史的問題,亦備受關注……

座中各人,就不同的論題發言,這樣的座談會,有若詩友言志聚會,實在難得。

「香港將來風景之有無,關鍵在下一代!」如斯的總結,亦可謂擲地有聲。

座談會現場所見。(蘇偉柟先生提供)

註:2002年小思自中大退休後,隨即將香港文學資料檔案、文獻、書刊悉數捐贈中大圖書館,先後創建「香港文學特藏」、「香港文學資料庫」。香港文學特藏有兩項目標:

(1)系統蒐集及整理香港文學資料,以作永久館存;

(2)支援香港文學之教學及研究工作,推進香港文學發展。

香港文學資料庫是首個有關「香港文學」的資料庫,除具備多項檢索功能外,資料庫部分條目更附有該文章之全文。

更多精采文章

  • 「認識我的,早已認識;不認識我的,可以從這裏開始……」 ──專訪董啟章(上)「認識我的,早已認識;不認識我的,可以從這裏開始……」 ──專訪董啟章(上)
  • 我亦是行人我亦是行人
  • 一個新亞中文人的故事一個新亞中文人的故事
  • 相逢浪漫通識路──《字旅相逢──香港文化人訪談錄》序相逢浪漫通識路──《字旅相逢──香港文化人訪談錄》序
  • 40年素葉:文學就是生活40年素葉:文學就是生活

0

馮珍今

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其後,獲中大教育學院教育碩士。一直致力推動文學教育,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寫作教學。自小喜與書為伴,近年愛遊走四方,並樂於分享人生路上的見聞感受。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1991)、《字裏風景》(2017)、《字旅人間》(2021),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2014)、《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2016),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2018),以及人物專訪《字旅相逢》(2019)、《字旅再相逢》(2020)、《字旅樂相逢》(2022);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2018)、《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2019)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劉偉成小思小思老師曲水回眸楊鍾基樊善標黃念欣黃潘明珠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楊麗紅攝於演唱會海報下。(作者提供圖片)
字旅相逢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作者: 馮珍今
2022-08-16
香港城市大學優才及教育發展處處長陳志豪教授(右)與副處長羅錦榮教授(左)。
灼見教育

城大辦「HK TECH老虎班」  最高120萬港元獎學金  安排頂尖課程及導師  訓練明日創科領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6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隨即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寓意何在?(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5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灼見名家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灼見名家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先生、何文匯教授、潘銘基教授、蔡元豐教授、陳瑞端教授及一眾嘉賓與參賽同學合照。
腹有詩書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在致辭時表示,讀書更能讓我們從別人的經驗中,提煉智慧,領悟人生的道理。(文灼峰攝)
灼見教育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3

影片

  • 曾鈺成:明年還會有區議會選舉嗎?區議會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馮珍今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丁望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本社編輯部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本社編輯部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 本社編輯部
  • 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 曹啟樂

推薦作家

  • 羅乃萱
  • 施林海
  • 李文基
  • 楊興安
  • 張建雄
  • 梁振威
  • 廖書蘭
  • 黃錦輝
  • 陳奕偉
  • 盧兆興
  • 關品方
  • 何漢權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