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後,特首李家超帶同一眾官員拜訪國家科技部,雙方一同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反映出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的高度重視。
老師被視為學生終身學習的領航員,所以「城大老虎班」面向的不止是學生,也會與校長們分享教學心得。
最近,中國國務院審議了它的機構改革方案,重點是加強包括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這一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更快地實現科技創新目標。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認為,特區政府除了要做好實體基建外,還要做好數碼基建(digital infrastructure),因為發展數碼經濟,數據高速接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中央各項政策措施,香港到底有多大知情權、發言權和決策權?涉及香港和鄰近地區的發展計劃上,香港可以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這也許是新時代特區政府必須正視的新問題。
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AI的發展趨勢已成,我們既然阻擋不了,就應該好好地學習及應用它,以便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提升我們及整個社會的競爭力和生產力。
討論香港的未來,就要將其置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之內。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和製造業領域展現出了極強的國際競爭力,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作為中心城市,香港更可以有新作為。
曾參與城大「老虎班」計劃的三位學生表示,「老虎班」師資力量強大,資源豐富,提供學生多元資源和實踐的機會,有助學生開拓視野,發掘自己的潛能。
發展綠色科技固然需要紮實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但同樣重要的是投融資和商業管理上的支持,以至巿場研究和推廣。跨界別聯手合力鎖定痛點、研發方案、支持應用,將更好推動整個綠色科技積極循環。
於10月8日舉行的「城大老虎班體驗日」中, 40位高中生參與編程工作坊,在張澤松博的到帶領下,利用3D建模平台,親自編程設計3D老虎。
筆者認為《財政預算案》的創科篇,與《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尾呼應,為藍圖當中各項措施投放資源,非常務實。常言道「時間就是金錢」,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各部門善用這些資源,盡快建立國際創科中心。
城大「老虎班」提供各式各樣的高質素課程和培訓讓尖子參與,使其充份培養潛力。郭位校長相信「老虎班」將有助發掘具天資和態度優良的學員,讓其實踐所長,為社會及人類的發展出一分力。
香港理工大學滕錦光校長表示,今年9月將開辦多個新興新碩士課程,以迎合社會人才需求。另外,多個校園擴建及優化項目將相繼落成,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及休憩空間。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與新管理層周二(2月7日)首次與傳媒會面。她指出,大學將會透過三方面來配合政府的創科規劃及政策,致力貢獻及協助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中華總商會2月1日(周三)舉行癸卯年春節團拜。中總會長蔡冠深在中總新春酒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正如特首所說,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中總要推廣香港優勢吸引全世界來香港上市。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創新科技在驅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看看今天的世界,親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還大有人在,但是二戰的慘痛經歷,並沒有為今天的世界帶來教訓;和平的呼聲,已經幾乎完全聽不到。
愈來愈多的公司也意識到,中國已經成為了創新的靈感和知識源泉,並且如果想要在中國獲得成功,他們需要深度理解並參與進來。對於其中一些公司來說,中國戰略甚至是他們全球戰略的核心,當中包括什麼?
朱雲來指出,投資無法帶來產出的相應增長,反而導致資產的產出率不斷下降,質疑投資形成的資產意義何在,更引伸出全球經濟是否真的需要持續高增長的問題。
2020年底由OpenAI推出的GPT-3問世,AI已經可以接近甚至超越人類,能自動生成對話、報道新聞、寫小說等。但ChatGPT依然存在漏洞或錯誤需要繼續完善,廠家有責任去解決。
創科博覽2022周一(12月12日)在會展揭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港府即將推出創科發展藍圖,幫助持份者更掌握香港創科發展的未來路徑,期待一同以「創科興港、科技報國」為目標,建設香港,貢獻國家。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梁源博士表示,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集合世界各地從事漢語教育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為教育學界的搭建學術交流平台,促進和推動國際漢語的發展。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深圳市環境科學學會聯合舉辦的「深港2022年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交流大會」及「深港生態環境創新技術、成果展」11月24日在深港兩地同期啟幕。
我們正處於復甦與動盪並存的後疫情時代,當下正是重塑社會的最佳時機。第15屆社企民間高峰會(SES 2022)周四(11月24日)假灣仔會展正式展開,共同探討如何從不同方向重建疫後社會。
中手游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及副董事長冼漢迪表示,中國企業要建立獨立自主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面對不同的政治風險時不至於被動地妥協,令企業陷入危機與困境。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解說教育政策時表示,「科教興國」將成為未來香港教育發展新方向。重視學生多方面發展,也須持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全力培育出愛國愛港愛家的新力軍。
香港推行的STEAM教學,強調不是獨立成科。而創科教育也不只培養科學家,是教導學生創意、探究和解難,這些思考訓練,就算他們長大後從事其他工作,求學時期的所見所學,對他們來說也是沒有白費的。
作為85周年校慶活動之一,香港理工大學將於11月24日舉行「融入大灣區與國家創科論壇 暨 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開幕典禮」。
筆者認為《施政報告》計劃周詳,當中創新科技相關的政策緊貼二十大報告的發展方針,如此的規劃必然有助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施政報告》的成效,還看特區政府未來5年的努力。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展示了濃厚的憂患意識,他和他的團隊也可算是盡了相當努力來回應中央和香港居民的關注和訴求。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未來一段日子,香港將要面對嚴峻的財政狀況。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發表上任首份《施政報告》,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生產力促進局等多個團體均表示,內容全面且具突破性,切合香港現正需要的多方面支援及發展策略。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上午出席立法會大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大量政策措施,着重提升政府長遠規劃能力,以及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挽回受到新冠疫情及地緣政治亂局影響的經濟。
「蘭花無菌繁殖科技推廣」計劃的理念主要透過具體示範及讓學生實際操作無菌繁殖的工序,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同時,可以實際操作或觀看過程及成果,有助學生日後在科學領域的發展。
2022年10月8日,城大首辦「城大老虎班體驗日」,參加者包括40位來自拔萃女書院、英皇書院、培僑中學等本港22間中學的中四至中六理科傑出學生,讓他們進入城大體驗一日大學生活。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周四(9月29日)獲頒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這是全球最享負盛名的生物醫學研究獎之一,至今有95位拉斯克獎得主獲頒諾貝爾獎。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港大論壇上表示,雖然香港嚴重依賴與內地和國際世界的聯繫,但由於通道尚未恢復正常、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今年的負增長似乎不可避免,但「按照我們的工作方向及成果,我們對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9月21日舉行,多名政府官員及商界領袖到場發表講話。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未來5年是為香港發展打開新篇章的關鍵期,會上多名官員重申在中港兩地金融監聯通、綠色金融發展、人才培訓方面的工夫。
香港理工大學繼早前舉辦智慧城市和健康科技為題的挑戰賽,今次與恒生銀行合辦「恒生x理大可持續未來挑戰賽:紡織及服裝」,旨在鼓勵全港科技創新人才發揮創意,並歡迎大專生、研究人員、實業家及公眾人士參與。
盧煜明教授回流香港25年,他認為現時香港的創科氣氛是前所未有的高,而且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決心也是史無前例的強,加上中央的強力支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對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充滿信心。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7月1日成立創意藝術學院,由電影學院、音樂學院及視覺藝術院組成。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表示,新學院重視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培養藝術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港府提出的逆向隔離安排是實行一國兩制具有一定程度創新性突破的示範,而挑戰在於廣東、深圳和香港方面如何在許多技術細節上達成共識,這些細節在全球和地區內可能有望進入疫情的最後階段時必須解決。
香港可發揮服務業專業化的優勢,「做強專業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航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鞏固和提高香港在國際分工中的競爭力。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周四(9月1日)在南沙舉行開學典禮,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像形式參與並發表講話。他希望港科大(廣州)培養學生成為面向未來的高端創新人才,以及推動國家和香港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