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古魏博物館9.24開放公眾參觀 逾千件藏品見證中國瓷器工藝演變
古魏博物館──南區首間私人博物館珍藏了逾千件中外不同時期和地域的各種珍貴文物,它將於9月24日開放公眾參觀。適逢龍年,開幕特展以「龍鳳獻吉祥」為題,介紹相關的文物。
古魏博物館──南區首間私人博物館珍藏了逾千件中外不同時期和地域的各種珍貴文物,它將於9月24日開放公眾參觀。適逢龍年,開幕特展以「龍鳳獻吉祥」為題,介紹相關的文物。
「新亞之前給予我的,我也希望能給予現在的學生,讓他們在新亞,既找尋到、也實現到自己的夢想!」新亞書院院長陳新安教授慨然道出心聲。
富蘭克林是美國有名的政治家、開國元勛,又參加過幾次當年最重要的開國會議。他同時又是科學家、發明家,集政治家、革命家、科學家於一身,最後他也是象棋高手。
印度15世紀之前在文化、經濟上執世界牛耳。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印度盛行四子棋。四子棋有兩個形式,最初時是4人一起下的,每人有8隻棋子,8隻棋子中有4款是主力棋種,即車、馬、象和兵,所以叫四子棋。
香港年輕人必須更加了解中國,香港社會必須協助更多香港的年輕人到內地訪問、參觀和交流。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活動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遊玩階段,亦是必須促使深度學習的交流。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勇奪冠軍軍。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參賽三載,成績一年比一年好,已建立中國文化的傳承系統,學生文學與歷史知識與日俱增。
40年前,因為中國經濟體量不夠大,外匯管制的不良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中國遲早還是要放開。大概5、6年前試過,發現外匯管制一放開,外資就走掉了。我最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採取零關稅。
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治學概念超出了傳統學者的作風,享譽學術界。他認為一個怎樣的讀書環境才能培養出天才?男女選科為什麼要有不同考慮?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治學概念超出了傳統學者的作風,享譽學術界。他怎樣看最近的人工智能熱潮?除了本行以外,他亦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對時下年輕人學好中文有什麼建議?一起聽聽張五常教授的分析。
建築文化是文化的紀錄,也是歷史的沉澱。何培斌教授認為,建築並非單純的蓋房子。一個時代的建築,反映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審美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為響應香港民政事務署的「鄉·港連心計劃」,冀魯旅港同鄉會於8月20日下午舉辦了一場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通過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並邀請國內知名國學經典老師文運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今天的中國人基於底層的大規模組織能力,透過不斷的試驗、學習、調整,將中國發展模式不斷進行優化。這種發展模式亦主宰着中國在世界上扮演愈來愈主要的角色。這些理念的形成,有着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
夢蝶軒主人盧茵茵(Betty)和朱偉基(Kenneth),為國際知名收藏家,數十年來對文物收藏、研究,乃至歷史保育及推廣的工作不遺餘力。藉着收藏文物,他們經歷種種的機緣,一起分享箇中的樂趣。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將於8月19日成立,志在進一步推廣粵劇文化,未來將透過與香港粵劇藝術團體的合作,推動粵劇發展。本社特別專訪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陳家愉博士暢談成立過程。
《一豆一世界──從大豆歷史、食品文化到現代經濟科研》這本書希望讓大家重新認識這種與中國歷史文化、食品科學、世界經濟、糧食安全、可持續環境以及現代科研密不可分的農作物。
古先生終身從事文化事業,一往而情深,就是希望透過文化教育和熏陶,改變人情和人性。這方面可是與湯顯祖的創作動力不謀而合──因情成夢、為情作使,譜寫人間極善極惡之情,以期達到情的轉化及升華。
目前我國展現最大的決心去承先啟後,推動中國人的文化和藝術力量,而在這千秋大業中,香港有幸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人、香港的商人,還等什麼?
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首獲奧地利共和國金榮譽勳章,他表示會繼續將中國文化傳播海外。面對香港文藝人才就業困難,麥大師暢談經驗和想法。
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表示,香港早前不太注重文化的修養,現可借鑒海外及內地城市的音樂教育模式,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香港將成為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交匯的城市。
嶺南大學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公布《如何閱讀中國詩歌》中文視頻第一系列「唐詩之意境」,由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蔡宗齊教授主講,冀為觀眾帶來寓教於樂的審美享受和雅致愉悅的視聽體驗。
劉小康從事設計工作,已長達40年,他說:「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不可以只喜歡設計,要喜歡設計以外的東西,例如喜歡音樂,可以用設計去表現音樂……這樣的設計,才有價值!」
在西方和南亞文化中,瘦馬分別代表着死亡及修煉,均涉及永生和來世。這與着眼現世、迴避生死的中國文化很是不同。故此,瘦馬形象之隱喻,也就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是諸般心境的隱喻,也是人們心靈和情感寄托之所在。
筆者無意中讀到一本說命理的玄學書,列舉36種善言善行心相,極為具體,今供諸同好。可作弟子為人教材;可測試一下朋友言行,亦可自己引為鑑戒。其中有文字古樸,或不合時宜者,已循原意略為修繕。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這些年中國往往成為世界麻煩的解決者,跟這兩年美國四出惹麻煩、迫使資本回流來「斂財」完全不同,這種對國際秩序的差異,緣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關鍵思維。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2022年加盟中大。他對中國文化為什麼一見鍾情?當年他來華英語義教,又如何與中國結下不解緣?他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侃侃而談他的人生路。
苗學禮(Tony Miller)是港英政府年代的官員,為什麼當年會來到香港擔任官職?他在回歸後決定留在香港,終身學習中文,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中原慈善基金連續第二年贊助腹有詩書活動,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表示,欲培養孩子從小對中文及中華文化的興趣,參加腹有詩書比賽就非常有意義。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去年女兒代表學校參加第一屆「腹有詩書」比賽,時隔一年,我再次坐在台下觀賽。當日會場内嘉賓雲集,學生竭盡所能,比賽氣氛相當熱烈,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很有意義的文化之旅,也令我對本地古文教育有一些觀察與感想。
中國擁有悠長的歷史和文化,身為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的金江來自澳洲,年輕時一次到訪中國的旅程,讓他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並致力於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復活賽(第1、2、3場)於7月28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6所學校中3所成功脫穎而出,晉級準決賽。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5場和第6場比賽於7月27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6所學校中,拔萃女小學及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成功脫穎而出,晉級準決賽。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三和第四場比賽於7月26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英華小學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出線。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一和第二場比賽於7月25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及啟基學校出線。
作曲家、香港寰宇交響樂團指揮麥家樂創作的歌劇《孔子傳》,周日(7月3日)於世界頂尖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以德文首演選段。他認為,這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表演,正好給香港和中國音樂家一次難得的表演機會。
香港本土琴學風格與內地1970年代以來的琴風截然不同,直接傳承自中國的傳統文人精神。禮失求諸野,蔡德允老師在香港守成的傳統藝術文化,回歸返哺中原,意義非凡。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