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傳媒觀察

Trump的確想兼併三地,但恐怕不是靠打……
作者:崔少明2025-01-16
不得不說,無論你多恨Trump,從其要兼併加拿大、格陵蘭、巴拿馬運河,足證此人精過鬼。三者都是人少、資源多的戰略重地。
特朗普真要對丹麥用武?
作者:崔少明2025-01-09
中方對世界和平果真如此給力,善莫大焉,特朗普也應該感激。否則一上任就成戰時總統:軍費如流水,收入如斷崖,肯定非這位商人所願。
為什麼Trump說國民對美國最差的總統心懷感激
作者:崔少明2025-01-02
卡特總統辭世,褒貶不一。任內飽受批評,卸任後卻廣受讚譽。他以誠待人,致力人道工作,展現聖人風範。然過於溫和恐難於政壇立足。卡特一生奉獻,值得敬佩。
平民的美國終見帝王
作者:崔少明2024-12-19
特朗普當選後至今,一派帝皇作風,完全推翻了美國立國的平民信條。獲提名的十幾二十名大員,不是親戚就是鐵粉,家人似乎有三至四個。中國古話「舉賢不避親」,特朗普倒是做到了!
明年會較好
作者:崔少明2024-12-12
我不懂金融,只覺得nothing is free。提振、穩住市場的錢用了是否要補回去?美國靠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向全世界借錢,大半個世紀下來,累計欠下幾十萬億美元。
台灣一個文化時代的終結
作者:崔少明2024-12-05
初看媒體大標題,以為瓊瑤因高齡而離世。看下去方知是自我了斷。原來,瓊瑤堅持要自己決定怎樣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拒絕等到自己老到或病到難以自主時,繼續受苦。她贊成安樂死,但台灣未合法,如今私下選擇這條路。
初選案落定 黎案再登場
作者:崔少明2024-11-21
提出初選這個主意的戴姓教授判10年。客觀來說,考慮到《國安法》現階段需要弘揚立威,應該說在法律威嚴和社會氣氛之間已注意到平衡。
帝皇之風!
作者:崔少明2024-11-14
美國政治首要「制衡」,限制在位者用權,而不是方便其施政。說到底,美國人為防濫權,寧可扯皮低效。現在Trump要求國人給他以專制來換取效率,十分un-American。且看選民如何反應。
買定離手?
作者:崔少明2024-11-06
美國在選民票之上多設一重electoral vote,始自建國之初。目的是保障人口小州份選總統時的發言權,本港的自由派媒體反過來質疑選舉人票制度,忘了還是沒聽過美國建國初期的苦心?
未成年遊客應可買馬?
作者:崔少明2024-10-24
對短暫停留的未成年客買馬是否要設限?會否增加跨境債務、大耳窿等問題?馬會認為「非常」博彩既禁無可禁,不如「寓禁於徵」,由政府管控、為公共增收。
Alas, my rival, you stole my crown 談談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崔少明2024-10-19
化學獎頒給不做實驗甚至可能不懂傳統化學的研究者,我的同行如何是好?
美國願與中國為友?
作者:崔少明2024-10-17
16日最重要的新聞,我會選:國家主席發表對美公開信說,希望與美做夥伴、朋友。雖然,預料美國即便明年1月換總統後,也不會改變最近10多年對華的苛辣。
國慶75周年夜 為「長征」成功感恩
作者:崔少明2024-10-03
人生到了此階段,對此要坦然以對。努力生活,照顧好自己,放開懷抱。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個人的健康、壽命又何嘗不然?
內塔尼亞胡之毒舉世無匹
作者:崔少明2024-09-26
call機殺人最後的說法是:所謂的匈牙利公司其實是以色列特務很早就設立的空殼(皮包)公司,情報界術語叫做front,是專門用來騙對手上當的。
call機被植炸藥!以色列毒,真主黨咋辦?
作者:崔少明2024-09-19
同樣令人絕倒的是:美國第一大報NYT查到,整批call機來自一種台灣品牌。該台商立刻出鏡表白:商標確是該公司的,但貨並非其生產,而是承包給境外商家,由後者代工。
Trump靠把口拗贏?
作者:崔少明2024-09-12
筆者認為電視辯論≠all,今後2個月只要美國冇大事、競選冇大差錯,估女方賀錦麗仍會勝出。
賀錦麗來了,你頂得住嗎?
作者:崔少明2024-08-22
華人最關心的,毋疑是比拜登左得多、擁一半印度血統的賀錦麗,對華會否比拜登更「兇」。我猜賀錦麗客觀上比拜登難應付,尤其是中國至今領導層清一色男性,從外看行為較拘謹,與美國人的豪放差距較大。
體育高潮過,政治趕接上2.0
作者:崔少明2024-08-15
接納移民及難民的問題,本來一句話就講完:量力而為。而這個力,不同的地區可以差天同地。但現在由於極左的風氣,包括聯合國在內,只要求發達地區開門收納,不顧當地實情。
中方回收首批走線人,美方領情?
作者:崔少明2024-07-11
菲律賓和中國在敏感海域發生衝突後,出人意料地選擇通過協商來管控局勢,這背後可能有隱藏的考量。同時,美國民主黨總統拜登也正在考慮退出2024年大選,這一消息引起了諸多猜測和討論。
大選,大選
作者:崔少明2024-07-04
臨陣動員幾百政客退選,阻止聲勢如虹的極右派掌國,法國人的確夠創意。中國人或視為「政客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但坐在Champs-Elysées的戶外咖啡座翹起腿看,角度又不同。
重振軟實力
作者:崔少明2024-06-27
內地一些食肆連鎖來港開業,不排除要修正一些做法,在內地成功之道和港人習慣之間,做點調整,以適應香港的環境和口味,甚至反過來將一些做法回饋內地。
看兩岸南轅北轍
作者:崔少明2024-06-20
近年來,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台灣軍隊長期被指存在紀律鬆散、戰力不足的問題,而中國的軍隊則以其嚴明的紀律、精湛的訓練著稱。
怎樣繞過菲律賓這道坎?
作者:崔少明2024-06-06
中國好心,凡事以仁、義、和……出發,苦口婆心。無奈世人/國家各有所需,先利而後義,很難說服他們倒過來。
空前怪案的聯想
作者:崔少明2024-05-16
不料,這個大鑊隨即爆出第二個焦點:有人上網一幅大約40年前的外地大學畢業合照,正中戴方帽的係我們今日的特首,附帶說前排最左邊的男子是近日在英被捕的港官。消息說:此人從港警退休前是警司。
Grief!
作者:崔少明2024-05-02
美青這次挺巴反以,應該搞不出反越戰那樣大。關鍵在美國沒有派兵幫以色列,啲後生唔使去萬里外送死。這次不明的是:為何大半個世紀後,在這樣左的社會風氣下,哥大等本應自由派氣氛很重的名校,會強硬清場?
美斯話:寧教我負港人,休教港人負我?
作者:崔少明2024-02-15
今午我突然醒起:他現在踢美職,一旦涉及東主國眼中的大是大非,怎麼都要遵從其國策。香港排頭的幾名司/局長是白宮眼中的「拒絕來往戶」。「美國」運動員怎麼能夠同他們握手言歡?
肅正心態 應該無恙
作者:崔少明2024-02-01
我們千萬不要倒過來。過去十幾年,越走越右,最終右到騷動倒政府,還想引入美國,與中國對着幹。如今最怕在牛頓第三定律下,極右激發對等的反作用力,搞出個極左。
今年日本當黑?
作者:崔少明2024-01-12
新年第一天本州島北岸的石川縣能登半島大地震,達7.6級,地震死亡84人。至於羽田跑道對撞,死亡的5人全部來自當時停在跑道上準備起飛的運輸機(隸屬海上保安廳,相當於日本海警),準備飛去石川縣救災。
除夕客原來好多即日鮮
作者:崔少明2024-01-05
任何好事也難免有副作用。即日鮮遊客一是旺丁不旺財,二是更沒有料到,上萬人凌晨北回,過境巴要排幾條街,造成不便。這不是內客的錯,也不能說是當局疏忽,只能說是一年一度的特殊問題。
中國需重振軟實力
作者:崔少明2023-12-14
不怕說,中國今天已失卻軟實力。發達地區的中產女性都學瑜伽、打坐,未聞有人學太極、八段錦……男性學搏擊,近年由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發展到泰拳、巴西柔術,未聞中國功夫復興。連李小龍都沒有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