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黃家正(Kajen)對獲得2025年范克萊本國際鋼琴賽(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冠軍的Aristo沈靖韜,說出心底話:“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devotion and his unbelievable capacity. Kid(Aristo) is a genius.”
家正又說:「我認為香港如果要出一個真正可以巡演世界的鋼琴演奏家,非Aristo莫屬。」

2009年的香港紀錄片《音樂人生》,說的正是少年鋼琴好手黃家正的「成長故事」。其後,家正在學校禮堂的座談會上說「他不是天才(genius)。」他只是一名熱愛演奏古典樂章的「音樂人」。如今,家正說Aristo才是音樂天才(genius),那算不算是「識英雄重英雄」?還是那是家正的人生體驗,他是過來人,知道「要成為一位鋼琴演奏家,需要𠄘擔的責任和考驗是極度巨大的。」而他相信,Aristo有此能耐,經得起考驗。
倘若我們也來拍另一套《音樂人生》,這次說的是「音樂神童」Aristo的故事。該怎樣開始呢?
天資聰穎的Aristo
先聽聽男拔小學校長Phyllis Lo的話當年:「他六歲已經考獲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及小提琴八級。這是我唯一見過令我佩服及驚嘆的一份音樂履歷。」
「Aristo小小年紀已經在國際鋼琴大賽獲得冠軍。得奬後,學校安排他在禮堂給同學表演⋯⋯全校所有老師及同學都驚嘆他的手指可以如此飛快在琴𨫡上彈出優美的旋律。」
其後Aristo也曾到中學露一手,他的同門師兄都對他評價極高,是這位「神奇小子」,謙遜有禮,面對大場面,顯得不慌不忙。
有一趟,在小學舉行的慶典活動,該與學校鐘樓有關(小學興建鐘樓,是Sir Oswald Cheung的心願。皆因當年中學欠缺資金,沒法在校舍加建鐘樓),請來天文台台長當主禮嘉賓。Aristo鋼琴表演後,在校園一角,與台長談笑甚歡,說的都是與時間有關的話題。大人與小孩,一個用心講,一個用心聽。
Phyllis說:「Aristo的學業成績優異,尤以數學科最為突出。在學校他的表現和一般小朋友無分別⋯⋯每次早會後,當他和其他同學一同排隊返回課室,看到我的時候,他都會對我微笑、點點頭,非常有禮貌。」
有一趟有機會與Aristo單獨對話,問他:「你有給老師罰過麼?」他笑着回答:「有的,當老師要罰全班同學,我自然也有份受罰。」
Phyllis 說得好,Aristo就是愛「咪咪嘴笑,笑得有誠意」。即使偶有頑皮舉止,老師又怎忍心處罰他呢。
「Aristo是合唱團的鋼琴伴奏,在他優美的伴奏襯托下,合唱團在指揮葉太的帶領下,每年在香港校際音樂節、小學童聲合唱比賽中都獲得殊榮。」
「為了保護他的手指,上體育課,Aristo不能參加球類活動。」
「Aristo並沒有因為在音樂方面的才華而表現驕傲,在學校裏,他只是和其他同學一樣,上課時專注學習,小息時盡情說笑玩樂。」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合作
我在離開學校後,攪了個揀篤笑活動。Aristo從英國回來,為我唱What a wonderful world 伴奏。我唱快了一拍,或慢了半拍,他都能即時調整,讓我不用當眾出醜。當晚Aristo還獨奏幾首流行經典曲目,這樣的表演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從容應賽
幾年後,Aristo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與倫敦交響樂團,演譯Rachmaninov曲目:拉赫曼尼諾夫D小調第三鋼琴栛奏曲作品30。這時候的Aristo,已具演奏家風範了。
來到2025年的范克萊本國際鋼琴賽。音樂人,也是鋼琴演奏者的W對我說:「過去兩個星期,我一直都在擔心,作為『亞洲人』,有着亞洲人面孔,Aristo會不會吃虧呢。然後察覺到Aristo的笑容,his adorable smile, unchanged since he was 7 or 8 years old,我放心了。」
那是Aristo信心十足的表現,即使面對重大考驗,Aristo仍顯得從容。認識Aristo的朋友曾對我說:「他的EQ (emotional quotient)比同齡人為高。我都未見過他『驚驚青青』的。」

“I spotted the famous British pianist Paul Lewis , who has been active in London, and I think he might appreciate Aristo’s style of interpretation.” 是旁觀者的想法。
Aristo憑實力勝出。他還得到一個特別奬:“awarded by the audience through online voting”。而這,會不會與他的「adorable smile」有關呢。
說回Aristo演奏的曲目:“Mozart‘s : Aristo demonstrates his genius by effectively conveying the profound sadness in Mozart’s Major-key concerto, as it should be. ”
“Brahms : the cheerful and lyrical B -flat major , which aligns perfectly with Aristo’s temperament. ”
最後,Aristo選彈奏Mendelssohn’s G minor concerto, “a romantic and whimsical piece”,讓Aristo展示他的才華。“a wise pairing , highlighting Aristo’s best qualities. ”

Aristo有此成就,讓我想起一句話:“Behind every great pianist, there stands a woman. ”在Aristo背後,一直給予他鼓勵,支持的,是Jessica,Aristo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