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特朗普亂揮關稅大刀  關焯照:政策不確定掀全球反美浪潮

關焯照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多時都是舉棋不定,特朗普1.0的關稅原是針對中國內地,但卻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大重要貿易夥伴先行攬炒。他笑說政策的不確定性未知會否造就「東升」,但「西降」卻大有可能。

自特朗普重新上台以來,將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徵25%關稅延後兩次實施,但對中國額外關稅則已上調至20%。隨着全球飽受其「關稅疲勞」(Tariff Fatigue)煎熬下,資金開始從美國市場避險至其他國家,擔心美國經濟將因對等關稅政策受到傷害。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多時都是舉棋不定,特朗普1.0的關稅原是針對中國內地,但卻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大重要貿易夥伴先行攬炒。他笑說政策的不確定性未知會否造就「東升」,但「西降」卻大有可能。

美國早年與加拿大、墨西哥簽定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自特朗普1.0上台後,認為NAFTA條款對美不利,在2017年開始與加墨兩國重新談判,翌年11月簽定《美墨加協議》,又稱NAFTA 2.0,並於2020年7月1日正式生效。

關焯照表示,《美墨加協議》涉及零關稅安排,有利三國間的貿易發展,協議對促進美國經濟頗為重要,美國從加、墨兩國進口的貨品佔其總進口接近三成,再計入中國貨則合共四成。以貿易量計算,墨中加三國分別為美國頭三大的貿易夥伴。由於加墨與美之間的物流及人流都非常繁忙,如果美向加墨兩國開徵重關稅,美國通脹無可避免被推高。

關焯照表示,《美墨加協議》涉及零關稅安排,對促進美國經濟頗為重要。(灼見名家圖片)
 

特朗普覺得被佔便宜 要重訂協議

特朗普對加墨兩國揮起關稅大棒,受到市場關注,最重要的原因是特朗普1.0上任後發覺美國貿赤太大,他認為美國被佔便宜,要重新談判貿易協議,當然這並非事實,事實是美國生產貨品的成本太貴,所以將生產線和工序轉移至國外,然後將半製成品或製成品運回美國,美國汽車業的部分生產程序就是放在墨西哥或加拿大,在生產一輛汽車的過程中,很多時零件或半製成品需多次來回美加墨三地。

為何汽車業將生產工序分拆在不同國家?關焯照表示,汽車業的勞工成本過高,兼且汽車工會勢力龐大,故此車廠將生產鏈布局不同的地方,如今特朗普要重振美國製造業,他認為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關焯照稱,目前美國勞工市場接近「全民就業」水平,特朗普希望將製造業工序搬回美國,只會推高工資,亦必然會引發通脹,推高美國貨的生產成本,競爭力亦會受到影響,但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對外濫徵關稅,會觸怒其他國家,最近歐洲和加拿大已掀起一股抵制美國貨的行動,進一步削弱美國出口表現。

美國剛公布1月份貿赤擴大至歷史新高的1314億美元,商品與服務的進口貨值按年升10%,為2020年7月以來最大,出口貨值按年僅升1.2%。在關稅政策不確定增加與通脹升溫預期下,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的GDPNow指標追蹤系統顯示,美國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萎縮2.4%。

將製造業工序搬回美國,只會推高工資,亦必然會引發通脹。(Shutterstock)
 

美國軍力強 但不能迫買美國貨

關焯照解釋,進口大增的原因是美國進口商趕在關稅調整前入貨,而出口表現差,與政策惹起全球人士對美國貨的反感有關。他說,美國擁有強大軍力,但不能脅迫其他國家購買美國貨,所以就算特朗普成功向其他國家徵收關稅,進口要維持所需不會大變,但出口大跌,便不可能解決貿赤的問題。

特朗普開徵關稅多次彈弓手,對加墨的25%關稅原於3月4日生效,但已獲他簽發行政令而推遲至4月2日,而在3月12日實施、針對全球鋁鋼產品輸美的25%關稅也有可能暫緩執行。

關焯照認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令投資者反感,美股首當其衝,主要是市場擔心通脹飆升,未來貿赤亦不會因關稅而有所改善,甚至拖累經濟轉差,最後自食其果;其他國家則受惠於資金流入,歐股近期升幅亮麗,港股亦一度衝上23500點,而美匯指數呈弱勢,10年期美債孳息向下調整,較一個月前有明顯跌幅,種種跡象反映資金正由美國避險至其他股市。

他進一步指出,關稅政策將令通脹惡化,影響消費意欲,而且削弱美國主導經濟的能力,因為美國有七成多來自消費,對經濟貢獻有八成以上來自服務業,一旦消費意欲低迷,服務業將減少聘請,失業率隨之上升,但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業,需要高工資吸引工人,結果是經濟增長遇上瓶頸,導致資金外流,但通脹居高難下,經濟將出現「滯脹」現象。

特朗普政策主軸是打造製造業的重要性,重拾其30年前的榮光,但關焯照覺得特朗普是發其白日夢,30年前美國製造業興盛,但如今美國經濟已經成功由製造業過度至服務業主導,服務業的增長來自強大的軟實力和科研力量,例如蘋果公司iPhone的用戶每月都支付服務費,皆因用戶黏性夠強,使用服務都需要付費。

美國經濟已經成功由製造業過度至服務業主導。(Shutterstock)
 

以製造業推動經濟增長是愚蠢做法

現時製造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大約一成多,比例不高,關焯照表示,即使特朗普要強行發展製造業,面對工人不足,且供應鏈也不完備的情況下,是走回頭路的做法,他說製造業工人或許可以受益,但其他如服務業人員則不會受惠,而且通過製造業推動美國經濟增長,也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他以美國汽車業為例,加拿大魁北克省盛產鋁金屬,美國從當地進口八成鋁金屬,要求加國鋁冶煉廠走去美國協助生產汽車,加拿大肯定不會順應美國車廠的要求,加上缺乏原材料和熟練工人,生產出來的汽車難具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所以他認為美國很難重振汽車業。

特朗普早前揚言最快於4月2日向全球開徵對等關稅,矛頭指向歐洲。關焯照表示,特朗普態度霸道,他稱要向加拿大和歐洲開徵關稅,已經引來多國反彈,並將怨氣發洩在他頭號友好馬斯克身上,近期美國本土、加拿大和歐洲都發生罷買特斯拉電動車的示威。

歐美即將上演關稅戰,有可能促成中歐商貿關係改善的契機。關焯照稱:「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以往歐洲深怕比亞迪電動車傾銷歐洲,以保護本土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未來雙方卻因為有共同敵人特朗普而推動一定程度的合作,建立歐中的商業聯盟作用。

中歐或因共同敵人 關係升溫

他說,兩大經濟體規模不小,中國有14億人,歐洲也有5、6億人,加上特朗普冷待烏克蘭,加拿大、澳洲都支持烏克蘭,他獨斷獨行的態度已經摧毀盟友對美國的信任,當大家對其失去信任後,資金便逐步撤離美國,轉移至一些投資情況明朗和穩定的市場。

關焯照說,特朗普的出現,是去全球化、並以優先保護美國利益來推行其政策,美其名是「美國優先」(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實際是Make America Lost Again,美國經濟將因為「一男子政策」率先受到衝擊,甚至有可能衰落。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