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於7日的新春傳媒茶聚公布,以「醒」作為2025年的年度字,寄望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一步甦醒,大膽改革創新。
談到政府修訂《專上學院條例》,何順文表示修例預計今年完成,對恒大影響甚微。修例後將由教育局常務秘書長取代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審批課程,預計審批時間至少縮短半年。恒大表示會與時俱進,積極開設新課程,加強國際合作,並提升對學生創業的教育。
收生情況理想
何順文稱今年的招生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本科入學競爭激烈。恒大目前每年招收1900名學生,其中300名為內地生。預計兩年後,內地生比例將達到政府規定的招生人數上限,即20%。唯受校園空間和教學設備的限制,目前並無計劃擴大招生規模,因應公平原則,期望政府將自資院校的內地生配額放寛至40%。
恒大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稱,在2024至2025學年開辦的藝術及文化傳播文學士課程受香港與內地學生歡迎,收生情況理想。

成立新學院 籌辦更多跨學科課程
恒大在本年度成立跨學科學院,將與校內其餘五個學院及海內外學校合作,籌辦更多跨學科本科和碩士課程,幫助學生深入分析及探索全球議題。
另在2025至2026學年推出三個新的碩士課程,包括數碼媒體傳播、風險分析、數字創新與科技管理。恒大更預計在2026年開設全港首個決策分析博士課程,融合統計學、電腦科學及供應鏈管理三大研究領域,彰顯恒大對跨學科及理論實踐的重視。
何順文表示,恒大注重培養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的關懷,希望能引導學生創新外,同時也具備評估和衡量能力。課程設置考慮了港府的發展需求和恒大的專長,將科技、教育和人才結合,以應對香港的發展需要。
在校園設備方面,副校長符可瑩教授表示,恒大新建成的創意人文館設立李家誠創新實驗室,設有最先進的延展實境設備及虛擬實境技術。整套設備斥資超過港幣1000萬元添置,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創意和探索潛力的環境。

與牛津等大學開設國際教室
恒大於2025年1月加入氣候大學網絡(Climate U International Network),成為唯一的大中華區成員。在這個教育平台,恒大與牛津大學、杜倫大學及台灣政治大學等學校達成協議,將於今年開設國際教室,促進國內外學生與教授在線上交流環境保育議題。
此外,何順文表示將繼續推動校園可持續發展設施。近兩年校院在節能方面表現卓越。他還強調將關注香港的原生動物,如香港瘰螈,以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與內地合作方面,副校長陳天恩博士介紹位於廣州南沙的香港恒生大學(南沙)中心已開始運作,並將於2025年5月開幕。有助推動大學與內地機構和院校的聯繫,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及支援大學在內地的招生工作。而恒大亦開展了M座大樓翻新籌款計劃,期望籌得1400萬款項用以翻新大樓,同時藉籌款聯繫不同年代的校友。
2026年約滿 或保留校內教席
何順文校長任期將於2026年8月31日屆滿,他指任期結束後不一定離開恒大,會轉任教學工作。身為最老資格的本港大學校長,他最高興看見社會進步及學生成長,並形容這份喜悅,正是從事高等教育的回報。他續說,學校的學術自由沒有轉變,儘管經費有限,恒大有幸師生仍齊心合力支持學校,未來就算卸任恒大校長,他也會以恒大人的身份,繼續支持大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