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落知天下秋,秋風起,三蛇肥,秋天除了為人間帶來美味,「風」行善變,風為中醫學六淫外邪之首,主癢症、痛症。每逄秋冬,因皮膚瘙癢求診的患者特別多,皮膚又乾又癢,擦多少潤膚霜也無濟於事,即使用西藥治療也時好時差,似病非病。
秋高氣爽皮膚容易痕癢
其實每當天氣乾冷時,為順應萬物「秋收冬藏」的定理,人體表皮層的血管會開始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但同時造成皮膚表層血液循環變慢,水份及油脂含量減少,保濕和潤澤的雙重屏障減弱,使皮膚對乾冷的氣侯失去抵抗力,所以在秋冬季特別容易出現敏感和瘙癢。這種「瘙癢」並無原發性皮膚損害(也就是無濕疹、麻疹、膿瘡等症狀),是僅有瘙癢症狀的皮膚病,以中年人及老年人常見。由於皮質細胞機能逐漸退化,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瘙癢,反覆抓搔可出現繼發性皮疹,如抓痕、血痂、脫屑、粗糙、增厚和色素沉着等。
皮膚瘙癢病屬於中醫學「風瘙癢」的範疇,可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和「局限性皮膚瘙癢」。天氣轉變只是一個誘因,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可由內、外因引致。內因多與臟腑氣血失調相關,由於年老體弱,肝腎不足,陰精虧虛,精血無以充肌膚,血虛生風,內風致癢。外因常與風、濕、燥、熱等引起,外邪客於腠理,與氣血相搏,故發瘙癢。雖然本病的表現簡單,但其病因頗為複雜,考驗醫者的臨床辨證準確性。
「皮膚瘙癢症」治療可分三型:
血熱風盛型
症狀:好發於夏秋轉季時,皮膚瘙癢發紅,有明顯抓痕及血痂,遇熱逢暖則劇,近寒則輕,心煩口渴,小便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薄黃,脈數。治則以清熱涼血,袪風止癢為主。代表方劑為消風散加減。
血虛風燥型
症狀:好發於秋冬,皮膚瘙癢、乾燥、脫屑,遍佈抓痕或遍佈血痂,伴面色無華,心悸失眠,頭昏眼花,大便乾結,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治則以養血袪風,潤燥止癢為主。代表方劑為當歸飲子加減。
陰虛風熱型
症狀:全身皮膚瘙癢,經久不癒,皮膚紋理增深,呈苔蘚樣變,舌紅或絳而乾,無苔,脈弦細或數。治則以滋陰、清熱、袪風為主。代表方劑為養陰清肺湯加減。
注意飲食可紓緩病情
建議食療(一):滋陰生地蓮藕湯
材料:蓮藕半斤,生地15克,茅根15克,百合10克,白蒺藜(包)10克,馬蹄半斤,冰糖適量。
製法:蓮藕、馬蹄洗淨去皮後切片,與其他洗淨材料一起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煲滾改用慢火,加入適量冰糖煲約一小時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建議食療(二):潤膚沙參玉竹烏雞湯
材料: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製首烏12克,防風12克,紅棗3粒(去核),生薑3片,烏雞一隻。
製法:烏雞洗淨去頭尾斬件,飛水後與已洗淨的材料共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大火滾後轉用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祛風。
秋冬肌膚保養有三法:
(一)為皮膚保暖禦寒
天氣轉涼,氣血虧虛者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容易着涼感冒,感冒後不但人體抵抗力下降,皮膚的免疫力亦會下降,而出現皮膚病,因此切記加衣禦寒。
(二)忌貪暖,防低溫燙傷
慎用暖包,不要讓暖包直接帖著皮膚。洗澡時水溫也不要過高,水溫太高,加上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將容易把皮表具保護作用的皮脂層消耗殆盡,讓洗完澡後的皮膚更乾燥。
(三)內、外都保濕
秋季天乾物燥,可適時適量地使用一些有保濕作用的軟膏,防止人體皮膚角質層因過度乾燥而脫水,尤其皮膚容易過敏、乾燥痕癢之人。至於消除人體內部乾燥方面,可適當服用一些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生津作用,又富含黏液質的食品,如北沙參、玉竹、百合、雪耳、梨、淮山藥、麥冬、海蜇、豬皮等,可調整細胞的滲透壓,增加上皮細胞的濕潤度及提高免疫力。
飲食清淡,調節情志,適當的作息及運動,才能保持氣血經脈暢通,肌膚自然晶瑩剔透。「三分醫,七分養」,中醫重視天人合一,正確的養生之道才是治療皮膚病的不二法門。
(*注:以上建議食療純粹屬於個人經驗,最好徵詢中醫師後服用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