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訪華的美國財長耶倫是財經專家,她在克林頓政府年代曾出任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到2013 年10 月,時任總統奥巴馬提名她出任聯儲局主席,是女性出任此職的第一人;2020年11月,拜登提名她出任財政部長,也是美國第一名女財長,連創兩項紀錄。
由於具備深厚學術(耶倫任教加大柏克萊分校達20 多年)和公職經驗,而且作風務實、溫和,耶倫在美國金融、財經界以至政界均深受敬重。耶倫於2014 年2月至2018 年2月出任聯儲局主席,任期臨近屆滿之際,特朗普已經就任總統(2017年1月上任)。
在一次電台訪問中,當時仍任聯儲局主席的耶倫直言絕不認同特朗普的政策,她認為特朗普對聯儲局的任務一無所知,也不明白聯儲局對經濟的影響及政策目標。她又認為,特朗普在貿易關稅的問題上同樣無知,關稅對企業造成很多不明朗因素,不利美國經濟。
耶倫多次表明,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貿易戰期間對華實施懲罰式關稅,起不了任何作用。她於去年5月表示曾向拜登呼籲取消部分對華關稅,因為沒有太大戰略作用,而且傷害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特朗普的貿易戰是以關稅封殺和打擊中國進口,試圖「扭轉」長期以來中美貿易錄得的美國逆差。然而事實卻是, 2022 年中美貿易額高達6900億美元;其中,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為5388億美元,中國從美國進口為1538 億美元,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仍高達3829億美元(美國商務部數字)。
美國遏華政策屬長期性 少數官員態度不成氣候
耶倫雖然支持廢除對華關稅,但她這次訪華之行並沒有跟中國談及關稅問題。她在訪問結束後總結行程,只是強調美中有重大分歧,不能藉一次訪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期望此行有助與中國的新經濟團隊建立有效溝通渠道。顯然,此行並沒有談出什麼具體成果!
說過了——對於中美關係,我們不必存有任何奢望。中美過去40年不時都出現衝突,中國的對策之一,是認為兩國經貿關係是「壓艙石」,儘管在政治、台海等一系列問題上有尖銳對抗,惟經貿始終是中美最強聯繫,能「鎮住」雙邊關係,令彼此可以重回合作軌道。
但是,這個傳統的中美關係範式從2008年開始生變,中國經濟實力急速冒起,並且在多個領域挑戰美國的領先地位,令經貿關係無法再成為穩定因素;反之,此消彼長的形勢令美國決定要在經貿領域重奪主導權,更要在全球產業鏈上重新佈局,抗衡中國。
美國壓制中國的政策是長期性,也是兩黨共識,且通過立法方式成為規範,非某一屆政府可以輕易改變;至於一兩個政府官員的對華「態度」,就更成不了氣候。由此觀之,耶倫的對華經貿思維取態雖然務實,但對中美對峙的大格局起不了任何作用。
華府3項法案 針對中方優勢領域
華府針對中國的範疇除了經貿,還遍及科技、投資、教育、政治、軍事,是全方位對抗。從2021 年開始,美國政府先後通過3項法案,「主題」是提升美國在通訊、投資、新能源、芯片等方面的研發,然而潛台詞都是打壓中國在相應領域的發展。
第一項是2021 年11 月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法案包括為現有聯邦公共工程項目提供資金,同時在5年內新增約5500億美元投資,用於交通基建,更新供水系統、電網和寬頻網絡等。拜登在法案通過時不忘點名中國,他表示法案將幫助美國「在21世紀打贏中國和其他主要國家的經濟競爭」。
第二項是2022年8月通過的《2022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該法案涉及2800億美元,主要向半導體行業提供約527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又為企業提供240 億美元的投資稅抵免,鼓勵企業在美國研發和製造芯片,並在未來幾年投入2000億美元的科研經費支持。
該法案第103條列明,美國國內半導體製造商如果在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如中國)擴建或建造新半導體生產設施,就不能得到法案下的援助資金;此外又規定,受援實體不得參與任何跟中國或其他「受關注的外國」(包括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從事重大交易。
第三項是2022 年8月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法案旨在通過引導美國未來10年向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領域投資、發展綠色工業和刺激綠色消費,扶持新能源汽車。法案出台後,歐盟反應極大,因為美國政府可以高額補貼電動汽車等相關產業,將打擊歐盟的電動車業發展。但其實法案打擊的主要對象,是中國的電動車及產業鏈企業,而中國是這個領域的領先者,法案將衝擊中資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海外佈局。
上述3項法案都貫穿着一條主線,就是美國特別針對中國的優勢領域(基建、半導體、電動車)。在這些領域上,美國政府主動大力投資,並築起多道保護牆,試圖以國家力量重新奪回美國的競爭優勢。
耶倫訪華前後的發言對中國態度相對溫和,多次強調美國「不希望與中國經濟脫鈎」、不強迫任何國家「靠邊站」。事實上,處理跟中國的經貿關係,美國和歐盟都「修正」了所謂「脫鈎」的說法。歐盟率先用「去風險」作為表述(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今年3 月提出, 5 月七國集團峰會寫入公報)。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今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解釋「去風險」的意思是維持有彈性、有實效的供應鏈,確保西方不會被任何一國脅迫。但到底如何才能保持有實效的供應鏈,避免受中國「脅迫」?
高科技領域裏 中美真正脫鈎
「去風險」的說法含混不清,其實美國前駐華大使洛德(Winston Lord)2020年10月對「美國之音」的一次訪問說得最清楚:「發動全面貿易戰、全面脫鈎,最終會造成對許多美國工人、美國出口和一些行業的不利影響……選擇性脫鈎正在發生,集中在精準領域,而不是全面鋪。」
「選擇性脫鈎」的意思,就是在某些領域,美國和歐盟會跟中國分道揚鑣。半導體就是最明顯例子,美國已經禁止對華出口高端芯片及其製造設備如光刻機;此外,人工智能數據裝配線也正在加速撤離中國。於這些領域,中美是真正脫鈎而並非所謂「去風險」,美國和歐盟目的是要完全排擠中國出局。
就在耶倫訪華前夕,中國宣布從今年8 月1 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金屬的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金屬是製造半導體的關鍵原材料,中國此舉被視為是中美芯片大戰、中國試圖反制西方出口管制措施的對策。西方陣營口頭上說不脫鈎,惟在某些領域「脫鈎」其實已經開始,甚至已經進入針鋒相對的階段。
從2020 年開始,中國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規作為反制措施,包括《反外國制裁法》、《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
過去中美經貿關係是合作大於鬥爭,現在則是鬥爭大於合作,而且可以預見,鬥爭衝突只會不斷升級。美歐的「選擇性脫鈎」將集中在高科技、高技術領域,不涉及一般商品貿易,相信美國對中國的懲罰性質關稅,有部分將會撤銷。對香港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好消息。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