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湯馬斯‧佛里曼:如果我們破壞了生態平衡,以後不再享有現代的生活

湯馬斯‧佛里曼:如果我們破壞了生態平衡,以後不再享有現代的生活

我們已經沒有「以後」。等到「以後」,這些美好事物將會消逝無蹤,到那時,已經永無機會挽回。因此,不管你現在打算挽救什麼,請立刻行動。「現在」就是最後關頭,再遲,一切都來不及了。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0-05-24
書海尋珍

標籤: 人類以後地球天下文化氣候湯馬斯.佛里曼
湯馬斯.佛里曼認為,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否則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Wikimedia Commons)
湯馬斯.佛里曼認為,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否則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Wikimedia Commons)
0
SHARES
48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湯馬斯·洛倫·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是一位猶太裔美國新聞記者、民主黨人、專欄以及書籍作家,並是普利茲新聞獎的三屆獲獎者。

我非常高興天下文化選在此時此刻出版《世界又熱、又平、又擠》2.0中文版,相信本書如同2008年首次發表的1.0版,完全適用於當前的這個世界。在這十幾年來,我對相關議題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與台灣讀者們分享。以下是目前我在思考氣候與能源議題時,所依循的八個關鍵原則:

原則一:我們已經沒有「以後」

我曾在本書中提出一個觀念,那就是:再遲,我們就沒有「以後」了。

我成長於1950與1960年代的明尼蘇達州,在當時,所謂的「以後」意謂着長大後只要你有空,就可以像兒時一樣盡情享受自然四季的遞嬗。所以想「挽救自然環境」,你可以現在做,或是留待以後有空或想做時再做。

如今再也不是這樣,我們已經沒有「以後」。等到「以後」,這些美好事物將會消逝無蹤,到那時,已經永無機會挽回。因此,不管你現在打算挽救什麼,請立刻行動。「現在」就是最後關頭,再遲,一切都來不及了。請容我再說一次:我們已經沒有「以後」!

自本書首次出版以來,世界只有變得更熱(拜全球暖化之賜)、更平(中產階級的高消費生活型態)、也更擠(2008年時,地球人口是67億,而今日是77億)。沒錯,這十餘年間,地球增加了10億人口,而到了2030年又會再增加10億。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大力疾呼:再遲,我們就沒有「以後」!

在過去,大家談到減輕氣候變遷及避免生物多樣的流失,往往是為「下一代」、為「尚未誕生的孩子」所該做的事情。然而事情已不再是如此,我們必須馬上展開行動,為了你、為了我們、為了你我身邊的動植物,就是現在!澳洲森林大火期間,我人就在紐西蘭,親身感受到大火所產生的混濁空氣與煙霧,從遠在2,500英里外的澳洲襲來,我們現在已無法置身事外。

知名海洋學家厄爾(Sylvia Earle)貼切的形容了這個刻不容緩的關鍵時刻:「我親眼見證了地球史上最偉大的發現時代,以及最嚴重的失落時代」。面對未來,她告訴我們:「我們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現在我們所做的,或是沒有做到的,都會決定未來的命運──不只是我們的未來,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

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讓碳排放達到減降標準,否則整個地球氣候系統將會開始失控。

原則二:我們正站在氣候系統瀕臨失控的十字路口

為了將我們面臨的危機以量化方式呈現,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er)主任羅克斯托姆和一群地球系統科學家在2008年提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統」(planetary life-support systems),是人類存活之必需,也是一種潛在的邊界,人類的發展必須避免逾越地球限度,以免引發「不可逆且突發的環境變動」,造成「全新世」徹底終結,使得地球成為不宜居住之地。

他們的主張很簡單:無論我們是否知情,我們的社會、產業和經濟都是站在「全新世」的穩定氣候基礎上建構而成。我們沿着海岸線和河岸打造我們的城市;我們種植需要依賴特定溫濕度才能栽培的作物;我們根據過往氣候來決定建築物是否要安裝冷暖空調;我們仰賴永凍層來撐持從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的城鎮、管線以及道路。我們身處史上最佳的氣候狀態之中,安適到對氣候的重要性毫無所覺。但當美國東岸一年淹六次水,當麥作在攝氏34度的高溫下發育不良,當墨西哥灣岸的工業和城市一再發生水患,當傳染病透過全新品種蚊子的散布而引發流行,當源於喜瑪拉雅山的河流(供應超過10億人)在夏季時乾涸,這些現象為什麼會發生?我們是否還覺得自己能永遠享有適合生存的氣候?

在問上述這些問題時,或許你也開始意識到,如果我們破壞了生態系統長久以來所形成的穩定平衡,將會翻轉目前地球的現狀,我們所享有的現代生活可能將無以為繼。

大自然也是由系統和器官組成的體系,有海洋、森林、大氣、冰帽等等,而地球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知道各項系統和器官最穩定的運作水準為何。羅克斯托姆告訴我們:即使無法明確指出地球運作界閾的確切數字,但我們可以確定,格陵蘭冰棚會在一個固有的臨界點融化、亞馬遜雨林會在一個固有的臨界點傾覆,然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再也無法恢復。就像我們絕對不會等到人體機能逼近崩潰時才做因應,我們也不應該這麼對待賴以為生的地球。

但我們現在就是如此對待地球,而這是多麼的危險。大自然無法用言說的方式,告訴我們她的各項臨界點為何,幸好羅克斯托姆和他的科學團隊運用科學方法,估計出了那些臨界點的位置,他們找出了九大範疇的地球臨界值(planetary boundaries),例如: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平流層臭氧消耗、生物多樣性等,界定出人類追求發展時所不可踰越的那條線。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人類往往不是徘徊在界線邊緣,就是即將打破界線。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我們已經沒有「以後」。

新書簡介

書名:《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 Why the World Needs a Green Revolution: and How We Can Renew Our Global Future)

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譯者:丘羽先、李欣容、周宜芳、許貴運、童一寧、黃孝如、楊舒琄、蔡菁芳、顧淑馨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更多精采文章

  • 預測人類在50年後和500年後的發展情況預測人類在50年後和500年後的發展情況
  • 相比宇宙,人類只是滄海一粟相比宇宙,人類只是滄海一粟
  • 為什麼有些服務生的記憶力超強?為什麼有些服務生的記憶力超強?
  • 亞馬遜的成長絕招亞馬遜的成長絕招
  • 史上最大的蒙騙史上最大的蒙騙

0
  • 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 科技干擾我們幸福嗎?
  • 個人、社會與倫理──人生的選擇與追求
  • 成吉思汗原鄉紀遊
  • 優游適意活在當下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人類以後地球天下文化氣候湯馬斯.佛里曼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8月2日晚,佩洛西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佩洛西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作者: 丁望
2022-08-12
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Shutterstock)
國際觀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陳家亮教授(左)與中大醫科六年級生沈思彤(右)、 鄧童(中)一同分享新作。
2022書展檢閱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1
8月4日起,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島周邊海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0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影片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陳景祥
  • 浮生若夢浮生若夢 常霖法師
  • 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術數看佩洛西竄台後的變化 文相濡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本社編輯部
  • 舞台禁忌舞台禁忌 蔣匡文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本社編輯部
  •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霍詠強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因緣生:祭淨公導師因緣生:祭淨公導師 編輯精選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世間情是何物 楊興安
  • 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 中美聚焦編輯部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黃冬柏
  • 艾雲豪
  • 廖書蘭
  • 邵志堯
  • 孫明揚
  • 張灼祥
  • 陳妙霞
  • 張建雄
  • 梁賀琪
  • 鄧兆鴻
  • 胡孟青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