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功夫之路

拳法看得眼花繚亂的是拳腳,看不到的是精神和內氣。中國所有藝術一切由心而發,心法最重要。
圖片、音樂:作者提供

《滄海一聲笑》(選自New Century Workshop《戲夢人間》音樂專輯)(洞簫:譚寶碩;古琴:馬常勝)

老師父武功高強。

今天,他將為弟子們傳授一套祖傳的拳法。

只見師父聚氣凝神,拳腿綿密,滔滔不絕。

待師父把這套拳打完,弟子們不禁鼓掌喝彩。

弟子們議論紛紛。

有的說:「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太難了。」 

有的說:「這拳法太厲害了,我們如何能學到手?」 

師父氣定神閒地說:「大家都不要着急,先不要討論拳法。」 

師父叫眾弟子抬頭仰望。

師父問:「請告訴我,看到什麼?」

有的說:「有一隻鳥。」 

有的說:「不是一隻,那邊還有一群鳥。」 

有的說:「我看到天上有一朶雲。」 

有的說:「我看到很多雲。」 

大家爭議不休。

 

師父說:「好了,你們看到的都對,只是還有更重要的看不到。」 

師父接着說:「天上看得到的是雲和鳥,看不到的是空氣和風,但空氣和風更重要。拳法看得眼花繚亂的是拳腳,看不到的是精神和內氣。一切由心而發,心法最重要。學藝須放眼遠望,不要只看表面拳腳功夫。」 

眾人安靜下來,聽師父細心傳授。

聚氣凝神,氣沉丹田,以意行氣,以氣運拳,拳腿綿密,滔滔不絕。

春來秋去,日子有功,一套祖傳的拳法,得以傳承。

 

功夫如是,中國所有藝術何嘗不是?

一切由心而發,心法最重要。

洞簫由人演奏,演奏者的身心氣質直接體現於簫聲中。

所以,簫聲的素質和感染力,都與吹奏者的精神素質有關。

基本功除了技法,重要是修養的功夫,什麼樣的心吹出什麼樣的音樂。

音樂是由心而發的,吹奏者的心態、所思所想都會貫注到音樂裏面,然後傳達到聽眾的心中。如果心是糊塗的,那麼聲音是糊塗的。如果心是爭鬥的,簫的聲音就是爭鬥的。人的心,氣質和修為,洞簫會如實反映出來。

 

洞簫之路作為修養之路,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生命靈性,使習簫的意義更為深刻,這樣我們才更值得去學這個樂器。把心量放寬,把目標看遠。將修習洞簫與人生修養連結,以此修習洞簫,使自己得以身心受益,才不枉為洞簫投入時間和精力。

一切由心出發,是學藝,甚至做人的根本。

心有感悟,萬物可為師。

心存依歸,人生才有路。

原刊於作者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譚寶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