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要以金庸筆下人物比喻陳明銶教授,以老頑童形容他那對世界的好奇、分享知識的衝動最適合不過,也突顯他武功深厚,卻不拘小節,不以學者身份居高臨下,逍遙自在。兩年多前我與陳教授互通電郵,為巡迴美加大學的演講作準備,包括在他任教的史丹福大學演講,到數日前我冒昧請教他關於歐美學界的事情時,他仍能將兩年多前我與之鋒於史丹福大學演講時的景況娓娓道來,勾起了許多連我這個當事人也忘掉的細節,說那個作為史丹福的single event,來者百眾,算是大場面。然後他慢慢的數出我巡迴時曾在哪間演說,說他當時為了打點行程,忙碌了多少通電話,也讓我回想起2016年與他見面時的種種。
他不是省話的人,與你對談時就鐵定傾囊相待,由他於美國學界闖蕩、25歲時驚人地完成博士課程,到史丹福與伯克萊(UC Berkeley)的宿世恩怨、世紀對決,鬥多諾貝爾獎得主、鬥多奧運金牌,恆河沙數的歷史故事,用機關槍的節奏掃進我腦袋。那時候,我覺得他學識淵博,也覺得他待我親切──哪有人甫認識就跟你講海量個人典藏故事,毫不含糊。
海外港人公民社會的中流砥柱
直至他身故的新聞登上媒體,從各位前輩的轉述我才知道他在香港工運、知識分子界的努力及付出。我與他初相識時,就像是陷入無知之幕的人,足證他沒有因我的莽撞和缺欠而待我有別,更以前輩身份替我打點一切,我心內滿是感激。同時,也感謝他人在海外,卻時時刻刻關注香港狀況,以學術資源在北美舉辦多場關於香港的研討會,邀請香港各界人士(當然,包括民主及建制兩派)於頂級學府對談爭鋒,實乃海外港人公民社會的中流砥柱。以耶魯大學蕭鳳霞教授之見,香港是世界的,而陳教授就是這個世界中堅持着基本價值信念的巨人。
早幾日的那通電話,他說我應當可活到見證香港民主一天,在此之前,可到北美學師,感受世界之大,學識之深。我說,才60多歲的Ming Chan,也有漫長的日子過,就像Martin(李柱銘),80歲仍健步如飛,到處講述香港的狀況。我還打算去他於10月31日在嶺南大學的演講,趁機相聚,怎料那通電話之後,就是他到了天國的聲音。我也步入25歲了,開始慢慢感受人生變幻莫測,人的誕生、人的離去;舊記憶在眼前活現,舊相識的人換了臉孔;天邊的星星日復日的閃亮,世界的腐臭日漸濃厚。這次,我和他有約在先,劇變降臨,讓我親身感到世間的變幻,多是兇殘,多是不饒人說,不談道理。
也許成長,就是開始接受人生的無常。陳教授,謝謝你。容我以一位有幸與你相知相識的後輩身份,感謝你對我的照顧和包容,對我的鼓勵。由衷的祝願你在他方安好,在現世的親人朋友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