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改革後的通識科更名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但不設獨立專題探究(IES),將向學生提供內地考察機會。
原意讓學生拓闊知識面 思考社會問題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民與社會發展委員會主席、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歷史系教授劉智鵬教授接受本社專訪,講解通識科改革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容。他指出,通識課改革的背景其實很簡單,社會上有聲音質疑是否因政治因素才改名,「其實不是,如果大家有跟進通識科從開始到最近發展的話,就知道這個科目本身,我自己形容就是『好心做壞事』」。
劉智鵬指出,通識科的原意是讓高中生拓闊知識面,同時思考社會問題、社會價值、文化等內容,但在操作層面上,「最大的缺失就是沒有計算到將這個科目放在高中,然後像一般學科般考試,作為大學入學的其中一個必修科,整件事情便會變質」,他指出,一旦這個科目需要「考評」,設計題目便形成一種既定的模式,往往是「概念先行」,即預設了一個概念,然後就着這個概念來問問題。
「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通識科最初的六個單元,以高中三年有限的課時、概念先行的教學方式,加上考評的要求下,最後變成『囫圇吞棗』,把未經消化的知識塞進學生的腦子裏,然後將之應用在考試上。這說明了原有的通識科從設計到教學,以至考評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他說。
大學生水平試題 不少同學需補習
至於說,通識科的課程內容是否都有問題呢?他認為:「課程內容本身問題不是很大,最大的問題是內容太豐富、牽涉面太廣,以及課題的深度超出了高中生可以掌握的範圍。舉例說,以2020年通識科考卷而言,有很多試題,即使讓大學的同工回答,都可能有困難,何況是中學生?事實上,試卷中有不少議題,提問的方式是大學生或研究生水平才能應付得了。如果實事求是地看通識科的設計,放在高中的程度,加上這樣一個考評的方式,是否適合呢?很明顯是不適合的。簡單地說,我會認為應該有一個準則: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學科,學生放學後需要找補習老師補習的話,這個學科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特別是通識這樣的科目,原意其實是為了讓學生拓闊知識基礎,啟發學生思考,令學生有學習的興趣,但到頭來只為應付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違反原意的。」
他進一步指出:「當然,考試內容考什麼?會不會令學生偏向某些立場來回答?當中無可否認是有的,這一籃子因素疊加之下,決定了這個學科今天已經不合時宜,需要調整。」
六單元變三主題 香港出發看世界
劉智鵬表示,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針對原有通識科的許多問題進行了修訂,原有科目課程內容太多,同學會「吃不消」,因此需要修訂到一個合適的份量,現在大致上比原來減少一半;六個單元變成三個主題,由香港出發看世界。
另一個重要的改動是刪除了專題研習,變成去內地考察的活動,「當然事先必須有所準備,然後才可以去考察」。最後一個比較重要的改動,是針對問題產生的根源──試卷。「最大的改動是兩份試卷變成一份,即卷一、卷二變成一份卷,大致以設問方式出試題,到時試卷會有一些資料、圖表、數據等,就這些資料、圖表、數據問一些短問題或多項選擇題,以至長答題等。最重要的是,這份卷將沒有操練的可能性,三個主題資料廣泛,不可能預先『捉路』」。
他又說,這科不會用5**的分數來分表現高下,只會分為「達標」或「不達標」,即是否掌握到這一科的知識。「現在的設定,是原有通識科的2或以上,作為達標的參考,1或以下就等於不達標。按2020年DSE通識科考試的成績,90%以上的考生都能取得2或以上的成績,我們期望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第一屆考生,能夠有95%以上能夠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