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應該明白,沒有一項單純的技術會為企業帶來顛覆性改變,就像互聯網、流動互聯網的出現,都不只依靠單一技術,靠的是組合性技術創新,我們不能忽視生成人工智能的影響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周五(10日)公布《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探討本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需求、挑戰及機遇。生產局表示,AI行業的最大挑戰為算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

丁肇中教授的演說題為「尋找自然界的基本元素」,重點談到目前唯一在太空長期運作的粒子物理精密磁譜儀。他指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對於他不懂的事情,他都說不知道,因為不懂還裝懂的話,做實驗會出很大問題。

自中大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2018年建立以來,已吸引了85家初創企業入駐。中大深圳研究院院長任揚教授介紹道,初創公司加入時租金約為市價的三分之一,並提供了長達2至3年的緩衝期,以支持企業的發展。

在強調以創新科技引領香港特區經濟重拾升軌的同時,筆者認為,關鍵在教育局方面需要積極配合,在中小學界長期進行科學普及的工作。

香港和深圳的合作不僅限於科研發展,而是一種互相協調的關係,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科創發展,這一系列的舉措預示着香港在醫藥創新領域的一個新紀元。

數碼時代誕生的初創企業,大多數會從小規模起步。他們利用開源和雲計算快速崛起,有些成功的初創企業甚至僅靠少數員工及扁平的管理架構,即可實現驚人的規模增長。

我們從哪裏來?地球早期的諸多生命是何般模樣?關於地球生命的源起、萬物的歷史與智慧,這些具備哲學意涵的人生問題,我正是在很多人視為複雜沉悶的科學研究裏,特別是真菌研究裏,找到無限線索。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邀請了多位國際、港澳權威人士剖析錯綜複雜的時局,為香港尋找出路,逾500位政、商、學界翹楚出席。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首個專題討論環節聚焦「國際形勢新變局」,探討在中美兩國角力之下,中國創新科技的出路和未來發展。

邱達根表示,美國打壓中國的用心昭然若揭,但重要的是香港先要鞏固本身既有優勢,例如資金流通、與中國市場的關係等因素,未來要繼續深化人才庫,讓香港能夠成為導引資金往內地的創科發展平台。

國家對香港的創科發展有很高的期望,社會能見到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努力,但要做到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仍要加一把勁,我們拭目以待明日行政長官公布第二份施政報告,推出更多措施提高香港創科實力。

儘管教練可以剖析或需要分析大量數據,但對球員和球會來說最有價值的是如何防止足球員受傷,這通常會影響並且威脅到球員他的出場和比賽的參與。

大型語言模型(LLM)背後的運行機制到底還代表什麼?也許不像人一樣在思考,但是在部分領域,它表現得像人一樣有邏輯推理的能力,這對於我們未來,就會產生非常根本性影響。

如果大家有留意時事及生活細節,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產品正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跟人類共同生活,在政府、企業及各種團體的推動下,創科發展肯定是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難以逆轉。

未來更進一步,署方可以利用元宇宙(Metaverse)技術創造「虛擬社工」,並利用生成人工智能(GenAI)技術與患者隨時隨地溝通。當然,社署需要挑選適合的患者,並且提供相應培訓給家人和患者。

限制AI晶片頻寬的措施非常關鍵,因為建立一個具規模的AI模型,涉及以千、甚至萬計的AI高端晶片。若減慢他們之間的通訊速度,就會使AI開發變得更具挑戰性和成本。

筆者覺得大數據和大型語言模型(LLM)之間存在許多相似性,可以通過大數據的「4V」特性來理解:Volume(體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樣性)和Veracity(真實性)。

要達致凈零排放,必須從建築物入手,因此建築業界責無旁貸。除了在建築物落成後營運所需的能源外,興建建築物時選擇的物料和建築方法所產生的隱含碳排放也不容忽視。

面對GPT-4和其他類似的、即將陸續問世的AI系統,我們認為這種影響是如此天翻地覆,我們需要開始理解並討論AI的潛力,不管是好是壞,現在就開始。或者更確切地說,昨天就該開始。

隨着大型語言模型的普及和應用的擴展,提示工程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新行業。在香港,各行各業都需要這種專業人才,例如在金融、醫療、零售、教育、製造業、媒體和其他領域中,人們需要使用來處理大量的文本和語音資料。

隨着歐盟—美國數據私隱框架的實施,符合該框架要求的美國組織在歐盟市場上可能會獲得競爭優勢,相反這可能對中國企業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帶來一定挑戰。

鑑於近期多次黑客入侵事故,政府應該為所有公營機構做資訊安全「體檢」,以清除潛在風險,提升它們系統的安全性,並把「體檢」工作常規化,定期執行。

香港各大學科研表現卓越,但成果轉化效益不高。歸根究柢,學界與業界側重點不同,大學重視排名、學者潛心的是研究,業界追求的是效益和利潤,目標不一搭檔不易。

虛擬資產的概念十分複雜,跟傳統投資產品截然不同;而其價格大上大落,相信是吸引投資者參與的主因。對於這種結構複雜,價格又大幅波動的投資產品,證監會為何會准許散戶投資者參與?

一而再,再而三,上天似在跟香港開玩笑,更似在向大家發警告,所謂「人類文明」和「高新科技」,在自然力量面前十分渺小和不堪一擊。有幸活在香港而不是利比亞,是我們的福氣。

面對美國的制裁和打壓,儘管華為已經實現了許多技術和產品的國產替代方案,任正非坦言,華為會愈來愈困難,但華為也會愈來愈興盛。

人工智能與數據的關係是相互作用,更強的人工智能促使數碼化轉型加速;成熟度高的數碼環境,讓數據的收集變得更簡單容易。

中大創業日一連兩日舉行,44隊創業團隊展示初創成果。微軟港澳區總經理、校友陳珊珊回校撐場,主講微軟和OpenAI合作下,旗下產品如何應用人工智能,令企業用戶得益。

僅僅依靠法律規範無法從根本限制生成式AI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這個時代,社會需要建立新的規範來適應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而人類的監督或許比法律的規範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