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伯樂的幸福——要牢記學生作品,如同牢記名家之作

伯樂的幸福——要牢記學生作品,如同牢記名家之作

死亡之科可以活轉過來嗎?(十四)

我脫下羊毛圍巾,從馬路的對面
向熟悉而高大的你快樂地揮手
是的,只要你按時開花
我就感到溫暖

胡燕青 作者: 胡燕青
2018-01-01
藍色候鳥

標籤: 伯樂創作學生作品快樂死亡之科讚賞驕傲
「盛夏時,木棉樹不開花,它長滿葉子,樣子平凡。我們身為老師,必須認得出那是一株紅棉。時候一到,它就要把灰色的、沉悶的三月燒得通紅,讓春天變得美麗。」(Pixabay)
「盛夏時,木棉樹不開花,它長滿葉子,樣子平凡。我們身為老師,必須認得出那是一株紅棉。時候一到,它就要把灰色的、沉悶的三月燒得通紅,讓春天變得美麗。」(Pixabay)

上次我們談到同學的作品可以用來作教材,這給學生的印象特別深刻。然而,我們也絕對不能忽略老師自己的角色。老師一句充滿期許的話,對學生的影響可以非常深遠。

真誠讚賞 影響深遠

我經常忘記自己對學生說了些什麼,但不時會聽見孩子們(我有些「孩子」50多歲了)回頭找我,重複地告訴我他們對我的鼓勵有多在意。「我對你有期望」、「才華是不能浪費的」、「我當年若有你如此表現,不知有多開心」等話,不能隨便說;但假如那是真相,而當老師的刻意閉口不說,就是不盡職了。小部分老師不但不肯當孩子的伯樂,更用「我不想他驕傲」、「我才不會稱讚他,免得他沾沾自喜」等話來掩飾自己忌才的性格。

其實,孩子若真的驕傲,可以分開來處理。老師應該先行肯定他的能力或才華,再和他談談做人處事的道理。而且,很多能寫的孩子都讀過名家大家的作品,視野開闊,不願意也沒有心情時間去驕傲。老師學生關係正確而活潑的話,前者不必把讚美按捺下去,更不應將之變成諷刺。我自己就遇過這些嘴裏一直帶著一個「哼」字的老師。幸好我遇上的好老師更多。

了解學生 關心至重

「我會就他們筆下的故事/事件提出問題,讓他們有機會在眾人面前解釋自己的創作意念,介紹一下個人處境,並且聆聽同學意見。」(shutterstock)

做孩子們的伯樂要真心。那就是心態上、態度上要真心喜歡他,即使他不討喜。要明白他的實力,把他看作平輩;讀他的文章,要像讀名家大家那樣,銘記於心。這是我一直奉行的信念。我在稱讚學生的時候,必定能把他所寫過的文章內容記在心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會非常使勁重複地讀他的作品。小組討論的時候,我會盡力把每一個同學所寫的故事或詩歌的內容用我自己的話複述一遍,讓他們感受到當作者的喜悅。我會就他們筆下的故事/事件提出問題,讓他們有機會在眾人面前解釋自己的創作意念,介紹一下個人的處境,並且聆聽同學的意見和關心。

一言以蔽之,老師要帶領所有同學認真對待每一個作品,萬不可諷刺(可以取笑他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來製造氣氛,但這要很小心拿捏,才不致想表現幽默而變成了刻薄),絕不可踐踏孩子的作品。你若有此傾向,趕快轉行。老師讓學生最感動的,是事隔多年,你仍然記得他的某一個作品當中的細節和故事裏的人物,尤其當你問起那些人、那些事後來的發展。

發掘天分 重拾自信

「創作系的老師讀到她的作品,欣賞她的才華,知道她修過的創作科目不多,和她一起編寫了密密麻麻的追趕時間表。」(shutterstock)

一次,在某個選修課裏,一位社工系的同學寫過一篇散文,寫她學習和教授琵琶的經歷,寫得很好,文中還提及她的母親。因為她寫得好,內容細節我都牢牢記住了。後來校園相遇,我問起她還是否在教琵琶。大家聊起來,她發現我一直沒有忘記她的幾個作品,我們於是又恢復了上課時的熟落。因此,她一直視我為重要的老師。未幾,她寫電郵給我,說讀書很辛苦,但成績不好。原來她喜歡創作,卻沒考上中文系,當時創作系還未「存在」,她只好進了社工系。其實社工系是我們一大受歡迎的大系,可惜這位同學不是當社工的料子,她在那兒的表現自然不好。但積點不高的話,難以轉系,看來這是死局一個了。

我說,轉系的事,我們不如試一試。於是,我和她都寫信到創作系去,她去求收留,我去推薦她,最後竟然成功了——創作系的老師讀到她的作品,欣賞她的才華,知道她修過的創作科目不多,仍讓她加入,更和她一起編寫了一個密密麻麻的追趕時間表。如今,她要過的最後一關就只有媽媽了。

媽媽怎麼想呢?媽媽覺得念社工科比較讀寫作有前途。她只是沒法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何不能屈就一點,讀一個有事業前景的科目。

經過很多眼淚和討求,孩子發現了一件事:原來母親的文筆也很好,網上文字還頗受朋友歡迎呢!孩子很驚訝,也因此有了把握。她把媽媽自己的天分發掘出來了,讓她回到那個受人欣賞的局面裏去。母女倆因此更親近了,轉系的事也再沒有攔阻了。

同行經歷 至為珍貴

「我慶幸我曾經記得女孩故事中的那些細節,從而得以短暫進入她的人生,和她一起走了一段路。」(shutterstock)

她畢業後,在中香港文文學創作獎的小說組中拿到了優異獎。那天,我去看她和另外一些學生領獎。我往日教的某選修課裏一位與她同班的同學也拿到了散文獎,那位同學的同系同學同事拿到了新詩獎。三位都是我的學生,我於是一早就到達現場。你說我開心不開心?

這還不是最令人愉悅的。頒獎之前,這可愛的女孩子帶着一位風姿綽約的中年女性來和我打招呼。這位漂亮的太太,原來就是文筆優秀的媽媽!故事的結局真是圓滿,這個晚上,我慶幸我曾經記得女孩故事中的那些細節,從而得以短暫進入她的人生,和她一起走了一段路。領獎後,媽媽離開了,換在她身邊的是她的男朋友。那一刻,我竟然感到,做老師真是幸福。這段人生小曲,是她送給我的。目前,我們的聯絡減少了,但對我來說,這就夠了。

認定紅棉 靜待吐豔

我給一些學生寫過一首小詩,寫的正是這種感覺。小詩叫做〈盛夏紅棉〉。盛夏時,木棉樹是不開花的,它長滿了葉子,樣子平凡得緊。但我們身為老師的,必須認得出那是一株紅棉,時候一到,它就要像火焰一樣,把灰色的、沉悶的三月燒得通紅,讓春天變得美麗。雖然春寒料峭,但我必會因為紅棉而感到溫暖。且把小詩錄下,希望讀者來和我一同為學生感到幸福:

〈盛夏紅棉〉

你最平凡的時候,我已決定把你認出來:

栽在眾車奔馳的大路旁,開卷似的

你拉長了暗綠的袖套,裹住發燙的指尖

忍耐,使你長得比誰都飽滿

被掠過的時候,死氣的惡臭和引擎的憤怒

都無法教你蓄養意氣,或把花期提早

你對強烈的怨恨和風向搖頭

你的根柢,在天空的注視下越扎越深

你是喬木,腰板挺直,甚至生出尖尖的青春痘

那是肯垂頭才看得見的成長之棱角

小個子路人伸手把玩,指頭痛了竟自咒罵:

「這種樹沒有好心腸,花期不合時宜,長得又直、又醜」

你看著他悻悻然飄去,像目送一隻破網的蜘蛛

相遇之後必也必自相忘,某一天,如同落葉

一切小事要從你身上清除

到時,你再也按捺不住那強大的微笑

關節眼上,要冒出一篇又一篇發亮的散文

在喧囂處醞釀;或連綿的詩,在寧靜中成句

寒冷的日子必定捲土再來又重去

煙雨的灰調只能鋪墊你華麗的烽火

春天,將由你的第一朵花啟動

到那時,路要因你歡樂翻飛

車子都停住、驚嘆

指尖發痛,卻不願再回頭

鼻敏感的人也都逃跑了

我脫下羊毛圍巾,從馬路的對面

向熟悉而高大的你快樂地揮手

是的,只要你按時開花

我就感到溫暖 (完)

 

〈死亡之科可以活轉過來嗎?〉全文完

〈死亡之科可以活轉過來嗎?〉系列文章:

要下一代學好中文,不能揚湯止沸,要從根本做起(十四之一)
孩子最愛哪些書?(十四之二)
認讀和書寫必須脫鈎(十四之三)
發光熒屏,智力危機!(十四之四)
輕鬆對付孩子最害怕的抄寫和默書(十四之五)
朗讀鍛鍊的不光是嘴巴,還有耳朵和腦袋(十四之六)
小學語文教材須能牽動孩子感情(十四之七)
課文不能出現「放屁」情節嗎?(十四之八)
語文老師的千古噩夢——改作文(十四之九)
從評改噩夢中醒來——取消作文命題,只設寫作範圍(十四之十)
切勿專注於學生的語文錯誤——評改作文的第二種改革(上)(十四之十一)
寫評語的竅門——評改作文的第二種改革(下)(十四之十二)
作為範文,同學的佳作比名家的更有教學功能(十四之十三)
伯樂的幸福——要牢記學生作品,如同牢記名家之作(十四之十四)

更多精采文章

  • 改革三:設大綱乃作法自斃,多聯想則柳暗花明。(Pixabay)作為範文,同學的佳作比名家的更有教學功能
  • 評語切忌過短,更不可過長。寫一個讓學生恍然大悟的例子,比十個論點好。(Pixabay)寫評語的竅門——評改作文的第二種改革(下)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 走出校園,建立同理心走出校園,建立同理心
  • 芬蘭人為什麼最快樂?芬蘭人為什麼最快樂?


胡燕青

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前副教授。設計並教授文學創作科目。三度獲得香港浸會大學頒發的校長杯最佳教學獎(系內最佳教學獎2001,大學最佳教學獎2009,文學院最佳教學獎2012)。目前為國際基督教機構翻譯編輯。出版九本個人詩集,12本散文集,兩本短篇小說集,六本少年中篇小說,16本兒童圖畫書。曾獲得兩項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詩,散文),兩項基督教湯清文藝獎(首獎,卓越成就獎),三項中文文學雙年獎首獎(詩,少年小說,散文)。2003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成就獎(文學藝術)」。
View all posts
標籤: 伯樂創作學生作品快樂死亡之科讚賞驕傲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 黃錦輝教授: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書店風景書店風景 張灼祥
  •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本社編輯部
  • 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從傳奇看唐代男女之放浪 楊興安
  • 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 盧兆興
  • 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香港應該創建世界級和有權威性的知識型機構 謝祖墀
  • 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陶傑:《奧本海默》此時此地的弦外之音 編輯精選
  • 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2元乘車優惠是另類「維穩費」 陳景祥

推薦作家

  • 楊興安
  • 周延
  • 莊太量
  • 益行
  • 潘銘基
  • 沈言
  • 鄭明仁
  • 陳景祥
  • 郭一鳴
  • 蘇文傑
  • 潘文慧
  • 温愛詩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