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一塊地方總是要講點緣分。
我原籍不是上海。根據族譜,800多年前,於南宋末年,祖輩就先從泉州,遷至粵北南雄珠璣巷,再移民到廣東新會。從新會算起,至今繁衍,已有28代。本來與上海一點關係都沒有。
上海的印象
生於香港的我,在九龍的一徙置區長大。周邊鄰居都幾乎沒有上海人。奇怪的是,旁邊的客家鄰居,有位上海的親戚,一位可親的中年婦人,我喊她為「張師傅」,她偶爾會來我鄰居家作客。由於我與他們客家人幾個男孩,特別投緣,經常在他們家裏玩,印象中張師傅就特別喜歡我。那個時候的我,胖乎乎的,嘴巴也會說,所以她每次來,總帶來些糖果啊,餅乾啊給我吃;有空,她甚至會領我去對面的戲院看電影,上海人留給我美好的印象啊。
家裏附近,有一家上海理髮店,上海──讓小小的我,留下時髦的烙印。及至中學時代,上經濟科,都說二戰後,香港的工業發展都是靠上海來的資本家,他們帶來了資本,技術與市場,為香港早期的紡織業與輕工業,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香港能在60年代末經濟起飛,躋身四小龍,上海人對香港,功不可沒。
求學階段,熱愛歷史。在港大更是主修中國近代史。上海的歷史就是一本中國近代史。1842年的《南京條約》,把香港與上海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清政府割讓了香港島給英國,同時也把上海、廣州、廈門、寧波、福州等5個口岸對外通商。上海所處的地緣位置,在近代的中國的政經影響,當然比香港更加舉足輕重。上海是清代洋務運動的核心。船務、輕重工業、兵工廠、金融業都是領頭羊。在民國與新中國,橫跨100多年,都是經濟、工業與金融中心。
受聘上海工作
踏足上海,上海灘、老租界、老洋房都在述說着波瀾壯闊的往事,讓人勾起無限的回憶。對一名喜歡讀史的人,每天都能穿越時空,是多麼讓人神往。在上海,可以現實地生活,也可以讓你沉醉於過去。
打從1985年到1988年年底,我受聘於一家德國銀行香港分行,任職行長助理,負責打開中國大陸的金融市場。北至黑龍江的哈爾濱,南至海南島的天涯海角,西至西藏的拉薩,東至黃海之邊,都有我的足跡。
最難做生意的地方竟然是上海,賺錢最少,費用卻是最高。歸根究柢,總結我可能不是上海人,不會說上海話,沒辦法融於其中。不是自己人,生意好難做。上海人跟廣東人一樣,聚在一起他們都講他們本土的方言,讓我這個小廣東,真感到不是味兒,顛覆了我童年美好的感覺。
香港貿易發展局,還好幫我扭轉了這樣的難堪感受。1989年年初,貿發局任命我為上海辦事處的首席代表。這個差事,讓我戰戰兢兢的,認認真真地去琢磨如何做好這份工,如何與上海市溝通,與上海人打交道。
4個時期的經歷
從1989年旅居上海至今,一晃已有30多年。撫今追昔,確實有說不完的話。總的來說,甜美的多,苦澀的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訴我,上海是我的福地,與童年的感覺無誤。香港人能好好的活在上海。
在日後的文章裏,我會分成為4個時期,把我在上海的經歷一一細表:
(1)1985-1988:金融從業人士到上海出差的經歷
(2)1989-1992:身為香港貿發局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的所見所聞
(3)1996-1998:任職於一歐資銀行上海分行副總裁,體驗80年代與90年代上海金融業的變化
(4)1999至今:創辦一投資諮詢公司從事資本運營,與大陸的資本市場,共同成長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體會。可是主線不變──融入上海,揚長避短,發揮香港人在上海的地域相對優勢。
請恕我竟敢用我個人的體會,概括統稱為「香港人在上海」。我只是想以此拋磚引玉,說說一名「小廣東」,在沒有背景,沒有親戚,如何在上海這塊地方活下來的經歷。
原刊於「思考香港」,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