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70周年誌慶前一星期,香港十數名在任及原任中小學校長,前赴福建省褔州、泉州、龍岩、廈門遊歴,為香港學生遊學福建及閩港兩地互動交流,探索研學考察的發展。
在香港,北角聚居較多福建人,稱作「小福建」。福建人重鄉情,這趟考察,在龍岩巿第一中學見識,該校多棟校園建築,俱由旅居外地同鄉捐贈。至於其中最知名的,首推陳嘉庚興辦教育,如廈門大學、集美學村、鷹廈鐵路等。
位處東南沿海的褔建省,按語言及生活文化的不同,閩東褔州人,閩南的泉州人、漳州人、廈門人,各有不同。閩西山區,涵蓋江西(贛南)、廣東(粵北),較多的是客家人,以上又與閩北武夷山、閩中話、莆田話,以至褔州沿海的蜑民,各有不同。單是龍岩市下屬的連城縣,34萬人口,客家方言多達35種。中國山河之廣,人口之衆,語言之別,治理之難,三言兩語怎說得清。
秦皇英明,2000年前,一統江山,統一文字,奠定中華民族內涵多樣化而又國族统一聚合的必要條件。
自秦漢至明清以來,河洛、陝晉魯等地人口,因政治或經濟因素,分期分批,沿不同路線南移,部分輾轉走到褔建,再而與原來的閩越先民交融。往後又繼而南下香港,東越台灣,或遠赴東南亞、北美等地。
源自河洛的中土農耕文化,原來安土重遷,重視宗族傳承,南移福建的,不忘故土,如泉州有洛陽江、洛陽橋、晉江(河名/市名),皆異地舊名、緬懐往昔。
僑州郡縣的遺風
泉州近年建有閩台緣博物館,昭示台灣與福建,兩地血脈相連。現時台灣人口,閩南族群佔73.5%,客家族群佔17.5%。台灣各地,閩人遷入,改易地名,即冠籍冠姓為褔建原地名,如雲林縣刺桐鄉(泉州別稱刺桐)、台南縣玉井鄉、彰化縣田中鎮、新竹縣寶山鄉等;頗有西晉南移,設立僑州郡縣的遺風。
行程匆匆走遍閩東、閩南、閩西多個文化景點,飲食的差異,展現民系與地域的特色。福州及泉州沿海多魚蝦蟹、蛤蠣,食材又多用鴨、芋頭、山藥、野菌,麵線、魚丸、青菜等。每席湯菜多有二道。其中番鴨湯,製作不繁複,卻烹煮耗時,最能體現福州菜的清香原味。荔枝肉(頗近香港的咕嚕肉)展現閩菜的酸甜與刀功,以及多用紅糟的特色,如果改名作「妃子笑」(唐末杜牧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信可引得更多女士嚐喫。閩菜及潮菜皆有芋泥,福建人的芋泥相對是少糖少油,芋香較清純。在閩西吃的就是客家菜,豆腐、雞鴨、河魚、笋亁、腩肉、牛丸,粗樸而油鹽較重。
閩西與贛南在1930年前後,是中共中央革命根據地,龍岩設有「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上杭鎮可以參觀古田會議舊址。都是認識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共歷史的學習基地。
福州巿的三坊七巷,歷史悠久,尚存明清時期建築,尤其大批近代名人舊宅,如嚴復、林覺民等,是集中考察舊式建築與清末民初歴史的合適區塊。
行程最後抵達近代其中一個最早對外開放的臨海城市,福建省內較諸其他九個地級巿面積最小,卻位列副省級巿的廈門巿。兩個參觀點:悠度城巿營地、集美閩台研學基地。前者將工業厰區改造為野營訓練基地,後者提供人文歴史、傳統文化、自然教育、水上活動、科技與創造發明等多樣化成長與學習活動場館;兩者展現政府與企業協作,支持全方位學習,走出課堂的教育。
指定行程以外,晚上在泉州與龍岩的步行街閒逛,黃昏前漫步廈門篔簹湖畔,在永定土樓內外與客家人茗茶談天,圍坐廈門街頭大排檔夜宵,感受內地城鎮發展、民生現況,值得分享的,實在還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