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鬥爭 縱深發展
中紀委、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一書,安排於18屆中紀委第六次全會2016年1月12日在北京召開之前出版發行。這個舉措,至今受到北京一些著名制度反腐專家的熱議。專家注意到《摘編》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且用詞犀利,比如指出部分官員熱衷於聚眾妄議中央大政方針、任人唯親且賣官鬻爵現象仍十分嚴重。
專家認為,《摘編》在中紀委第六次全會召開前出版發行,不僅對全會具有思想理論的指導意義,而且聯繫習近平在全會上的講話顯見對未來反腐倡廉如何深入開展具有指引作用。有的專家認為,《摘編》對2016年的政治生態將產生三個重要影響:首先,將推動中共全黨又一次解放思想,認識嚴明黨紀黨規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同時形成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黨共識;其次,將推動旨在防範和清除非法利益關係對黨內政治生活污染的反腐倡廉逐漸成為新常態,使全黨認識反腐永遠在路上,切勿心存僥倖;再次,將推動盡快達到制度治黨、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的政改目標,為執政黨的長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
妄議中央 受到懲處
《摘編》分七個專題,在「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的專題論述中,習近平直指中共黨內「一些人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了自己的所謂仕途,為了自己的所謂影響力」,「亂評亂議、口無遮攔現象比較突出。如果造謠生事那是違反黨紀甚至違反國法,但這些人就是在那兒調侃,傳播小道消息,東家長西家短亂發議論,熱衷於傳發網上不良訊息,甚至一些所謂『鐵桿朋友』聚在一起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有的人熱中於打探消息,四處尋問,八方打聽,不該問的偏要問,不該知道的特想知道,提到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就到處私下傳播。對中央查處的一些大案要案,有的高級幹部就在背後說盡人家幹什麼,做了那麼多工作,就這一點小事就要抓住不放,顯得忿忿不平的。」
習近平指出,「雖然這只是不負責的傳播消息、發表議論,也不是在正式場合說的,但其腐蝕性、渙散性也是非常嚴重的」;習還特別強調,「決不允許黨員幹部尤其高幹製造傳播政治謠言及醜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
專家指出,鑑於妄議中央大政、傳播政治謠言的現象愈演愈烈,甚至有些醜化黨和國家的言論在海內外滿天飛,新高層要求加以遏制。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呂錫文以妄議中央大政方針、對抗組織審查等問題觸犯新的紀律處分條例,於1月初旬受到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就是不容妄議的震懾性舉措。
賣官鬻爵 十分嚴重
在「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專題論述中,習近平特別指出,這些年來,儘管中央不斷加大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但從查處的案件看,任人唯親、賣官鬻爵在一些地方、部門、單位還十分嚴重。有的拉關係、找靠山、攀龍附鳳、跑官要官;有的明碼實價、批發官帽;有的舉大旗、拉山頭、選邊站隊、拉幫結派;有的在用人問題上極其專權,對下屬買官來者不拒,對組織部門按正常程序研究的用人方案概不同意。有的人在懺悔錄裏講,他們那個地方從政環境不好,特別是官場風氣不好,跑官要官極為普遍,就是多數人並不看好的個別人,都常常成為殺出來的『黑馬』」。
習近平提示,買官賣官屢禁不止,「一些德才平平、投機取巧的人屢屢得到提拔重用,踏實幹事的幹部卻沒有進步的機會。這是搞逆淘汰,傷害了多少好幹部的心」。
專家指出,有鑑及此,新高層一再重申,反腐永遠在路上。習近平在《摘編》中亦強調,綱紀不彰,黨將不黨,國將不國。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倖,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黨紀國法不能成為橡皮泥、稻草人,無論因為「法盲」導致違紀違法,還是故意違規違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則就會形成「破盲效應」。
新年打虎 刷新紀錄
反腐永遠在路上,這從2016年1月中紀委「打虎」統計榜的刷新,可以得到印證。就在中紀委6次全會1月14日開幕的第二天,中紀委證實四川省省長魏宏涉嫌嚴重違紀,正在反省思過。這拉開了2016年「打虎」的巨幕。隨後,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落馬;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禮祖嚴重違紀被免職;廣西省政協副主席劉志勇被免職,撤銷委員資格;接着是2015年4月才執掌國家統計局局長的王保安落馬。
專家評析,僅僅10天時間便揪出如此多的省部級高官,可說是在新年之初掀起一個「打虎」小高潮,且王保安當天下午還在召開媒體通氣會、數小時後就落馬的戲劇化過程,更令人感到中紀委在落實習近平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利劍高懸」的指引上,手起刀落,鋒銳霜刃,大增反腐震懾力。也令那種把習近平作出當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的判斷解讀為新高層反腐「適可而止」的論調不攻自破。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