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5日為立夏,氣溫顯著升高,在嶺南地區已暑氣四侵,雷雨亦較多。
夏季主陽,屬火,為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此時人體的氣血運行較快,新陳代謝活躍。
人體的心臟功能與夏季相應,所以夏日的養生主要是養護心臟,調適心情,宜保持輕鬆心情。
亦應早睡早起,在飲食上忌食性熱升發之物,例如:羊肉、大量韭菜、麻辣、煎炸之品等,或過食生冷食物,尤忌早上飲凍品,以免耗氣傷津,或有損傷脾胃之陽,影響消化功能及營養的吸收,飲食進補宜清補。
食療方:粟米鬚紅蘿蔔芡實排骨湯(4人份量)
材料:粟米鬚1兩(可用新鮮粟米鬚2兩或到藥材店買乾粟米鬚1兩)、紅蘿蔔1個、芡實1兩、排骨半斤、蜜棗3粒、生薑3片
煮法:將排骨洗淨汆水,紅蘿蔔削皮洗淨切塊,將所有材料同放煲入,加入16碗水,大火煲滾轉小火煲2-3小時。
療效:健脾消渴,寬中下氣,生津解渴,幫助消化。
羅頌慧
出生於中醫世家,為家族中第三代中醫師。祖父羅棣華以儒通醫,善治溫病及婦人病;伯父羅元愷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從事中醫醫療及教學60年;堂姐羅頌平教授現擔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教研室主任,教育部重點學科帶頭人。羅氏既得家傳,亦於香港及廣州接受系統中醫院校教育,獲香港中文大學針灸碩士及廣州中醫藥大學婦科博士。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立嶺南羅氏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她為該工作室香港站負責人。
羅博士於內科及婦科既得家傳,亦悉心鑽研針灸治療各種疾病如痛症、腦退化、腸胃病、情緒病、不孕不育等。從醫多年深明「治未病」的重要,以日常飲食養生調理身體預防疾病,並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教導中醫營養學課程,讓更多人學習及明白養生之道。 曾於2004至2009年於新城財經台《理財是力量──健康tips》節目講解中醫中藥治病及介紹簡單保健食療。著作有《跨越女人之苦》、《擊退都市病》、《中藥美容食療方》及《至Fit媽媽──孕婦營養飲食法》等。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