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生命教育:讓人回家,讓人愛回家

生命教育:讓人回家,讓人愛回家

近月接二連三的虐兒案,反映香港缺乏「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現在務必重新檢討,做一個有愛心的父母。

周慧儀 作者: 周慧儀
2018-01-25
教評心事

標籤: 孩子家庭家庭教育愛父母生命教育
孩子出生後,孤獨地來到他們所屬的家,而父母正是孩子的保護者、照顧者、首任和終身的老師。(Pixabay)
孩子出生後,孤獨地來到他們所屬的家,而父母正是孩子的保護者、照顧者、首任和終身的老師。(Pixabay)
0
SHARES
1.2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瑞臨、美潔、惠明之死,能否為香港「生命教育」響起警世鐘聲?懇請大家重新認真地檢視我們香港的「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吧!

人間煉獄中血淋淋的真實故事

數月來,差不多全港市民都有關注妳們離世的報道。作為有惻隱之心的正常人,我們許多香港人都曾為妳們的悲慘苦難而傷心哀慟,甚至痛哭淌淚而徹夜難眠。同時,對於那些施行冷血暴行的狂魔,我們亦感到異常憤怒,因為他們犯下了天理不容的極大罪行!

2018年1月6日,幼稚園高班退了學的5歲女童陳瑞臨,因長期挨餓、挨凍、挨打,最終被其滅絕人性的生父繼母虐待,重傷致死。

2017年12月17日,品學兼優的12歲少女何美潔,命喪於沈淪毒海的狠母之屠刀下,後遭肢解剁成11塊,五官被毀至全不能辨認。

2014年12月8日,中四輟學的15歲「私影」模特兒郭惠明,被37歲無業漢性虐待,弄得遍體鱗傷,其後更慘被凌虐、殺害及姦屍。

每個人都應有生存的權利

親愛的瑞臨、美潔、惠明,對於妳們短暫的生命和臨死前飽受的無盡痛苦折磨,我彷彿看得見,聽得到,我心如刀割,淚流不止!我抱歉來不及去認識妳們,也來不及成為妳們的好朋友,更來不及去保護妳們!

妳們在人世的日子受傷、受苦、受難,我們所有香港人都來遲了,真的對不起!萬分對不起!

每個人的心靈都不應有因被侮辱和踐踏而感到的委屈、徬徨和驚懼!每個人的身體都不應有因被欺負和凌虐所引致的痛楚、疤痕和破損,甚至更絕對不能被他人剝奪自身的生命權!

生命教育的第一步:讓人回家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孤獨地來到他們所屬的家,而父母正是孩子的保護者、照顧者、首任和終身的老師。好的父母會把「家」視為孩子的避難所,若孩子在外受到別人侮辱或欺負,孩子,請趕快回家吧!家中,爸媽會保護你們,你們不用擔心害怕、不用自卑自憐、不用孤單寂寞,家中,你們不再受傷害!

相反,若父母缺乏有愛與科學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則往往會對孩子,或是期望過高過多,或是漠不關心,或是嚴重溺愛包攬,或是放任自流,這些不當的教養方式,都會大大加劇部分兒童及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如厭學、隱閉自己、沉迷電子網絡、欺凌、群黨毆鬥、自殘、離家出走、自殺等,有的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援交、濫交、濫藥、吸毒、販毒、賭博、打劫、虐殺等等。

再者,當父母失職,沒有盡責去照顧孩子,甚至有些無能而可恥的父母,更成為家庭暴力的施虐者時,則可說是「父母不配再稱為父母,其家不配再稱為家」,即其「家」不再吸引孩子,其「家」只是令孩子產生懼怕,結果,孩子便迷途了,流離失所,流落街頭了。

生命教育的第二步:讓人愛回家

開展生命教育的基地是我們的家。父母須肩負家庭教育的重要職責,讓子女能在「夫妻和睦、教子有方、溫馨親密」的家庭中健康成長。好的父母會把「家」視為孩子成長的營養大本營,因為好的父母能彼此配合分工,能妥善恰當而均衡地照料孩子;會視寶貝孩子為「自己的生命」,總會尊重、接納和愛錫孩子,並協助孩子找到其人生方向;會能從家庭生活的點滴細節中,發掘孩子的天賦才華,並適時加以引導、點撥和管教,會悉心善待和耐心教養孩子。

若孩子的父母是品格和能力兼備,則孩子一定感到無比幸福,而這些孩子必定愛回家,非常非常愛回家!所以說,生命教育的根本就是優質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最後,我謹為大家送上12則有關「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諺語,祝願彼此齊互勉,共成長!多反思,多應用!祝福你們、祝福你們的家!點點愛心與智慧,聚沙成塔,由您們再祝福別人的家!

1)人生至善,就是對生活樂觀,對工作愉快,對事業興奮。(布蘭登)

2)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3)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4)每個人在他生活中都經歷過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難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觀、消極,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想到集體,想到祖先和子孫,想到祖國和全人類,他就得到樂觀和自信。 (冼星海)

5)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朱光潛)

6)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7)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負的最終目的。(塞繆爾·約翰生)

8)人無國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9)對於亞當,天堂是他的家,而他的後裔,家就是天堂。(伏爾泰)

10)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之最好良劑。(盧梭)

11)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着甜蜜的愛。(蕭伯納)

12)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了。(貝多芬)

更多精采文章

  • 樹立孝親楷模,須從自己的態度做起樹立孝親楷模,須從自己的態度做起
  • 養不教乃父之過?養不教乃父之過?
  • 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 優秀的孩子非天生優秀的孩子非天生
  • 與孩子同行──品德教育與孩子同行──品德教育

1+

周慧儀

《知識雜誌》和「灼見名家」教育專欄作家,「廣泛閱讀教育」專家,香港教育大學名譽專業顧問,學習友坊教育顧問中心創校校長(2014至今)。具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學歷,主修翻譯及傳譯、中國語文及文化,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以「院長榮譽錄」畢業。 秉承「學習有方,博思明志,愛群新民」的教育使命來服務社群,積極推動「閱讀與寫作、高效能自主學習和新世代全人教育」。參與教育事務包括:曾任中小學教師、科主任和幼教講師,現任教育評議會執委,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成員,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師資培訓、家長教育和語文資優課程講師,以及國內城際和本港校際的閱讀、寫作、講故事比賽,並深圳年度十大童書等評審和香港區代表。曾應邀參與香港課程及考評改革小組會議,並與香港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協辦閱讀教育研討會。三本結集書《校長也上課》作者,教育文章刊登於《大公報》、《明報》、《經濟日報》、《教師中心傳真》和《教育現場》。歡迎各界交流合作、共創教育。[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孩子家庭家庭教育愛父母生命教育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年宵市場入口設置紅外線探測器探測體溫,並用紅外線儀器點算人流。(亞新社)
灼見報道

新增56宗確診 社交限制措施延長7日 年宵市場復辦 攤檔減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9
主要行業的失業率,以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上升較明顯。(亞新社)
灼見經濟

本港最新失業率升至6.6% 逾24萬人失業 16年新高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9
2020年度青年史學家得獎者(左二起)林嘉澔、謝穎豪和關浚鋒,與何漢權校長(左)及丁新豹教授(右)合照。
灼見教育

青年史學家年獎頒獎 跨學科知識有助治史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9
大批國民警衛軍在國會山莊戒備,看來美國政府已下決心「大搜捕」,趕絕進行變相「政變」的「造反者」。(亞新社)
名家觀點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9
羅乃萱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面,正如在黑暗找到光芒一樣。
名家演講錄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7

影片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褚簡寧
  • 會說不如會做會說不如會做 常霖法師
  • 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 編輯精選
  • 春夢醒來了無痕春夢醒來了無痕 劉銳紹
  •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本社編輯部
  • 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 張宗永
  •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本社編輯部
  • 下月11日六星連珠下月11日六星連珠 蔣匡文
  •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中美須尋求共存 避免共同毀滅「修昔底德陷阱」之父:中美須尋求共存 避免共同毀滅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胡燕青
  • 余遠騁
  • 温愛詩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