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可愛的雀斑 可惡的雀斑

可愛的雀斑 可惡的雀斑

雀斑是年輕人最常長的斑點之一。這是一個主要與基因及日曬有關的皮膚問題,也存在內分泌失調的因素。在中醫治療方法上應內治外治相結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

温愛詩 作者: 温愛詩
2021-10-05
中醫御膚道

標籤: 嶺南皮膚病流派皮膚科美容雀斑食療
要美的話,必須調節好生活節奏。(Shutterstock)
要美的話,必須調節好生活節奏。(Shutterstock)

愛美是人的天性,幾乎每位女士都想擁有細膩白嫰的肌膚,所以防曬美白的護膚品向來都非常受歡迎。史上將中醫美容推到極致的人是慈禧太后,曾經在清朝宮廷為當時年近70的慈禧畫人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將這段經歷記錄在她的《慈禧寫照記》一書中。

她描寫慈禧的外貌,「我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不過40歲左右(其實慈禧已年近七旬)……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御用妙方成治斑要藥

中藥美容方無疑是慈禧對抗歲月痕跡的利器。她所使用的美容配方至少有13個,從頭到腳全方位照顧到,不只容顏、體態、頭髮,還包括口腔和牙齒。

據《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記載,慈禧在逐漸步入中年時,面部肌膚開始變得粗糙發黃,而且還長了一大片黃褐斑,於是急召御醫李德昌和王永隆為她診治。兩位御醫經過反覆研究,擬出一個絕世妙方「玉容散」,讓慈禧的肌膚恢復白潤光潔。「玉容散」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中醫治斑的重要外用藥。

臉上長斑幾乎人人都不想,都希望盡量祛除。不過有趣的是,早幾年韓日流行「雀斑妝」,明明白白滑滑的女孩子反而用化妝技巧,在自己的臉上畫上雀斑,真令人費解。很多皮膚白的人臉上都會有雀斑,小時候覺得很可愛,長大以後卻恨不得它消失。究竟為什麼會長雀斑呢?在看原因之前,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雀斑吧!

雀斑的成因和病狀

雀斑(freckle)是年輕人最常長的斑點之一。常在5歲左右出現,隨着年齡增長,數目增多,至青春期達到高峰,至老年又逐漸減少。這是一個主要與基因(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雀斑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及日曬有關的皮膚問題,也存在內分泌失調的因素。通常在白種人和黃種人身上比較容易出現。雀斑的發展常與日曬有關,因此色素斑點僅限於暴露部位。

長雀斑的以女性較男性多。斑點多數出現在顏面部,尤以鼻樑部及眼眶下為多,對稱分布。歐美一些白人婦女,經常喜歡在陽光下曝曬,在肩背及上肢等部位也會出現大片雀斑。

雀斑的斑點呈淺褐色、暗褐色或淡黑色,如針尖至米粒大小,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平滑,散布或密集,互不融合,無自覺症狀。症狀會隨季節變化,夏季斑點數目加多,色加深,暑假過後,相信不少面上有雀斑的朋友都有切身感受。不用太擔心,斑點到了陽光減弱的冬季則會減少和色變淺。

辨症施治

根據雀斑的病因病機,中醫治療原則為:滋陰補腎,祛風散火,涼血活血。在治療方法上應內治外治相結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

【證型】

腎水不足

主症:多有家族史,自幼發病,皮損色澤淡黑,枯暗無華,以鼻為中心,對稱分布於鼻額部,無自覺症狀,夏重冬輕;舌脈如常人。

治法:滋陰補腎,養血祛斑

方藥:六味地黃加減

風邪外搏

主症:患者以青年女性為主,皮損呈針尖至粟粒大小黃褐色或咖啡色斑點,以顏面、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為多,夏季或日曬後加劇,無自覺症狀。舌脈如常。

治法:祛風散火,涼血活血,清熱祛斑

方藥:犀角升麻湯,以犀角、生地清熱涼血,升麻、羌活、防風、川芎祛風,紅花、凌霄花涼血活血,黃芩瀉火解毒。

中醫治療雀斑除內治法外,還可以加用針刺穴位治療和外敷中藥面膜,或配合面部穴位按摩,效果更好。

建議食療方

茯苓玫瑰洋參茶

材料:茯苓10克、玫瑰花5朵、西洋參5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入熱水清洗後,放入保溫瓶浸泡15分鐘後,可全天代茶飲用。

功效:養陰補氣,疏肝利濕,祛斑美膚。適合心煩氣躁,口乾疲倦,面色欠佳或面部有黑斑者。

美白亮顔四神湯

材料:白蓮子(祛芯)15克、肇實10克、生薏仁20克、淮山藥15克、茯苓15克、百合15克、紅豆15克、紅棗(去核)5粒、炒扁豆15克、生鹽適量。

做法:先將所有材料準備好及清洗乾淨後,放入煲內加入熱開水慢火煮2小時。可加入生鹽調味服用。

功效:健脾美肌,祛濕潤肺,養心補腎。適合容易精神欠佳,疲倦乏力及面色暗啞伴黑斑者。

防曬減壓 避免色斑加深

美與不美,當然不是看有沒有雀斑。紫外光是令色斑顏色加深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防曬,盡量減少受到陽光照射,白天外出時盡量要塗防曬品,去游泳、行山等活動更加要注意避免曝曬,雖然熱也要戴帽和穿長袖衣服。如果雀斑是遺傳性的,女孩子就更加要注意做好防曬。

此外,壓力、偏食、睡眠不足等不良習慣也會令黑色素增加,所以要美的話,必須調節好生活節奏。飲食方面,維生素C對皮膚美白有一定幫助,長雀斑的朋友可多吃如柑、橙、檸檬、橘子、奇異果、番茄、辣椒等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其次,適當做好護膚工作,根據自己的膚質挑選適合的產品,盡量減少化妝次數,讓肌膚毛孔通暢,也會有利於淡化雀斑。

附註:以上食療建議純粹屬於個人經驗,患者最好徵詢中醫後服用為佳!

原刊於《紫荊養生》雜誌,本社獲作者修改及補充後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羅佩雯醫師:子宮異常出血有什麼類型與症狀?中醫哪些食療有助調理身體?羅佩雯醫師:子宮異常出血有什麼類型與症狀?中醫哪些食療有助調理身體?
  • 羅佩雯醫師:中藥如何幫助不孕患者? 為什麼出現免疫不孕? 推介有助調理不孕的食療羅佩雯醫師:中藥如何幫助不孕患者? 為什麼出現免疫不孕? 推介有助調理不孕的食療
  • 羅佩雯醫師:痛經是怎樣形成的?有哪幾種分類?有助調理的食療與穴位按摩羅佩雯醫師:痛經是怎樣形成的?有哪幾種分類?有助調理的食療與穴位按摩
  • 陳妙霞博士:如何讓頸肩鬆一鬆 護咽養聲好輕鬆?推薦舒緩喉嚨的食療與穴位按摩陳妙霞博士:如何讓頸肩鬆一鬆 護咽養聲好輕鬆?推薦舒緩喉嚨的食療與穴位按摩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高血脂是怎樣形成的?中醫哪種食療可以調理?按摩哪些穴位有助預防心肌梗塞?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高血脂是怎樣形成的?中醫哪種食療可以調理?按摩哪些穴位有助預防心肌梗塞?

  • 防春季皮膚敏感發作
  • 皮膚的「五色飲食」清單
  • 吃什麼能防過敏性紫癜

温愛詩

香港註冊中醫。醫學博士。中醫皮膚專家。嶺南皮膚病流派傳承人。養生美食設計及策劃。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皮膚性病學會委員會理事、香港註冊中醫學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香港藥行商會副會長及香港中藥學會理事等。 香港大學SPACE中醫藥課程兼職講師及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濕熱專題培訓講師。 師承嶺南派國家級名老中醫心血管專家羅致強教授、嶺南皮膚流派禤國維國醫大師及范瑞強教授等。 臨床擅用嶺南特色中藥治療內科雜病、婦兒科、胃腸消化病及皮膚病等。 行醫之餘潛心研究美食養生保健良方。認為「有之於內,形之於外」,體內各臟腑氣血運行順暢,外在體態容顏更顯青春靚麗。 曾負笈法國與美國,喜歡自助旅遊探討各地風土民情及發掘地道特色美食,足跡遍世界。曾多次擔任香港大學校友會餐廳、灼見名家及著名機構養生美食盛宴之全權策劃及演講,崇尚「藥食互補」、「寓養與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
View all posts
標籤: 嶺南皮膚病流派皮膚科美容雀斑食療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灼見政治

黃錦輝教授: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3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孩子,加油啊!孩子,加油啊! 陳家偉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楊興安
  • 周延
  • 莊太量
  • 益行
  • 潘銘基
  • 沈言
  • 鄭明仁
  • 陳景祥
  • 郭一鳴
  • 蘇文傑
  • 潘文慧
  • 温愛詩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