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北京學者多謝美國和袁國勇

北京學者多謝美國和袁國勇

美軍投毒說和向黨感恩說,引起各方爭議。駐美大使崔天凱不同意「戰狼」的投毒說;北京的一些學者,則呼籲對美國政府和人民的捐助致謝。

丁望 作者: 丁望
2020-03-27
今天與時光隧道

標籤: 中國方案兩維護兩親自妖魔化崔天凱引領全球感恩戰狼政治亢奮李文亮武漢肺炎病毒美國袁國勇
袁國勇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並非在科大任教。北京、廣州等地寫文章的人,往往對「港事」不甚了了。(灼見名家圖片)
袁國勇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並非在科大任教。北京、廣州等地寫文章的人,往往對「港事」不甚了了。(灼見名家圖片)
0
SHARES
3.5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針對武漢市黨官的感恩說、「戰狼」的「美軍投毒」之說,北京的學者發聲,感謝老美的慷慨援助和香港袁國勇的「發現」。

武漢人面對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折磨,武漢市黨官卻聲稱要來一次感恩教育,訓令市民「感恩總書記、感恩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

不少人抵制感恩說。與赤膊上陣、直言反駁不同的,陳劍以理性述評的筆調,說出不同的感恩取向。

抵制妖魔化說老美16噸

陳劍研究社會現代化,曾任(北)京張(家口)冬奧研究中心主任。他的〈感恩與思考〉一文,近日在北京的網絡平台發表(註1)。

他的感恩取向,是感謝應對武漢肺炎「負重前行的人」。首先,是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科研、傳媒界專業人士和有貢獻的市民。

對外來援助的感謝,他重墨於美利堅合眾國及其民眾。他說:

「應當感恩美國政府,美國國務院協調組織慈善機構向湖北提供了16噸疫情防控物資(按:據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網絡公告,實是17.8噸),包括38萬隻N95醫用口罩、2.9萬副醫用手套、6000 套防護服等。」

他提到「中國美國商會」的100多家企業,提供資金和物資援助約5億元人民幣,「援助總額排名第一」;又提到蓋茨基金會1億美元的贈款承諾。

陳劍還提其他國家的援助:緬甸的大米、斯里蘭卡的紅茶、蒙古的3萬隻羊。他無意以這些小國的贈品作比較,但羅列了「美國清單」,卻讓人有輕重之感。

在陳劍之前,李東雷在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北京)呼籲:「疫情危難之際……要有大國的胸懷」(註2),向提供援助的國家說一聲感謝,不應有「大媽式的對外表態」;對美國妖魔化,是「無視事實」,站不住腳。

在陳劍之後,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刊出一文,回顧「美國曾七次幫助中國度過難關」。其中,提到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美國將克里姆林給出賣了」,把蘇聯準備動用中程彈道導彈的「機密」提供給北京(註3)。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葛斯(Morgan Ortagus)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發言,提及人道主義捐贈。(網絡圖片)

戰狼陰謀論指美軍投毒

北京官方淡化或避談老美的人道援助。有外交官調侃,承諾的援助只是口頭上的,並未落實。

「戰狼」則頻頻出擊,稱美軍投毒,於2019年把病毒傳到武漢,導致肺炎爆發。當有人質疑「證據是什麼」時,有毛左說,在1950年代「抗美援朝」時,美軍投放細菌打細菌戰,既然有「前科」,現在再傳病毒不必懷疑。事實是:所謂投放細菌,是虛假的政治宣傳。

關於美軍投毒的「陰謀論」,中方駐美大使崔天凱稱是「瘋狂」之言。他說,病毒來源應由科學家去論證(註4)。

在「大國崛起」和「引領全球治理」的政治亢奮下,虛假宣傳不斷出台。意大利網絡平台Linkiesta透露,有北京外交官在Twitter聲稱:「意大利人感謝中國援助並播放中國國歌」。這是虛假新聞。

事實是:除了口罩、消毒液,都非贈品,而是意大利購買的貨物(註5);而所謂援助物資,是送給意大利華僑(主要是近20年定居意大利的大陸人),紙盒上寫明:「浙江馳援意大利僑胞抗疫物資」。

漏誠哥億元 讚賞袁國勇

在武漢肺炎傳播全球、「戰狼」高喊「美國應感謝中國」中,陳劍、李東雷等為「真相」說幾句公道話,是很難得的。

我的解讀是:尊重事實理念下的「擇善而固執」(語出自《中庸》)。

陳劍、李東雷釋出的「善」,是不帶偏見,不把外國妖魔化,承認武漢肺炎肆虐。

陳劍也感謝香港的袁國勇。可惜,他把姓名和校名寫錯了:「感謝……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袁國榮,是他帶領團隊在港大深圳醫院最終得出病毒人傳人的結論,並在1月17日上報給廣東疾控中心。」

袁國勇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並非在科大任教。北京、廣州等地寫文章的人,往往對「港事」不甚了了,時有張冠李戴或敘事走樣之失。或許是這種常見的「小毛病」,令陳劍漏述香港首富誠哥(有一說已「降」為第二)向武漢市捐了1億港元(似比當地黨員的捐款多?)。

說前期失誤 導致大災難

陳劍提到李文亮醫生在內的八名吹哨人:「正是有了他們,人們才逐漸獲悉了疫情真相」;他讚賞李文亮的話:「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稱「引發強烈的社會共鳴」。

他也感謝73歲的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1月22日「大膽建議武漢封城」;又說到醫生張繼先、張文宏,稱張繼先早於2019年12月29日將武漢病例上報。

對於疫情前期的失誤,他有質疑。說預警第一道防線「形同虛設」,啟動防控(武漢一二三封城)前一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所謂什麼,包含訊息不透明、混亂。他認為,「湖北省、武漢市的主事人」有應負的責任,但「沒有一點懺悔」,並提出一問:「不應該向民眾道歉嗎?」高於湖北(省級)武漢(副省級)的當權者、決策者是否失誤?正如香港的721、831事件,是眾人想得到的答案。

浙江馳援意大利僑胞抗疫物資。(網絡圖片)

思考群出聲 官方兩維護

文人的進諫、吶喊,在思考群中會引起共鳴,但不可能影響政治生態和當權者的「主旋律」。

在「大內宣」層面,「主旋律」是兩維護和兩親自:維護核心人物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領導層的集中和統一(權力的集中和政治意志的統一);抗疫由核心人物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必須絕對服從指揮、遵從維穩的需要。

在「大外宣」層面,繼續宣揚「中國崛起」,並提供了「中國方案(模式)、中國智慧、中國貢獻」,引領著全球治理。最新的話題是:「中國引導抗疫」、「中國拯救全球」。

不符「主旋律」的另類聲音,被視為雜音、噪音,必在官方「清除」之列。隨著「專政職能」的持續強化,媒體包括網絡平台,將會受到更大的壓力。

註譯:

註1:愛思想(北京)2020.3.12,13:04。

註2:〈李東雷:疫情危難之際更需要有大國的胸懷〉

註3:中國選舉與治理(北京)2020.3.26。

註4:德國之聲(柏林)2020.3.24。

註5:法廣網(巴黎)2020.3.16,20:29。

本文原題〈北京學者感謝 老美和袁國勇〉,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站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吹哨人李文亮 說真相被抹黑吹哨人李文亮 說真相被抹黑
  • 香港腳和武肺 不歧視什麼人香港腳和武肺 不歧視什麼人
  • 熱炒三大飛躍 拋離韜光養晦熱炒三大飛躍 拋離韜光養晦
  • 宣揚戰狼勇猛 不提韜光養晦宣揚戰狼勇猛 不提韜光養晦
  • 病毒是什麼名字重要嗎?病毒是什麼名字重要嗎?

0

丁望

在早期《明報》曾任資料室主任、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主編,《明報月刊》叢書部總編輯;70年代金庸全力修改武俠小說時,他與兩位同事兼任主筆(總主筆金庸),代撰寫社評。後來,曾任《潮流》(月刊)總編輯。政治類著作有《北京跨世紀接班人》、《六四前後:對八九民運前後的政治分析》等。文學類著作有《夜讀隨筆》、《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初夜權》、《假大空與〈雍正王朝〉》等。譯成外文出版的,有《華國鋒評傳》(加拿大麥基爾/皇后大學英文版,日本新泉社日文版),《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韓國成鈞館大學韓文版)。主編的史料導讀,有《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一至六卷(明報月刊1967-1972),《中國大陸新聞界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1973);與人合編的《中國的文學(1949-1978)》,譯成英文(Litera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出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80)。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方案兩維護兩親自妖魔化崔天凱引領全球感恩戰狼政治亢奮李文亮武漢肺炎病毒美國袁國勇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緊張刺激的搶答環節,令評判和觀眾印象深刻。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7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認為,校園多元共融計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每個聽眾聽完之後會為此鼓掌、覺得感動。
灼見教育

段崇智:學生須學習負責承擔 校園戮力多元共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6
2020年是張愛玲(1920-1995)百年誕辰,吳邦謀出版了《尋覓張愛玲》一書,以個人珍貴的藏品,勾勒出更全面的張愛玲。(攝影:余奕軒)
字旅相逢

「我喜歡追尋真相,讓我的藏品說故事……」

作者: 馮珍今
2021-03-06
香港今年首次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Unsplash)
灼見報道

香港被剔出經濟自由度評級 政府指傳統基金會有政治偏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5
葛來儀認為拜登政府沒有將中國標籤為「敵人」,為改善對華關係敞開了大門。(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智庫專家爆料:華府將鼓勵兩岸重啟對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3

影片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 曾鈺成:完善選舉制度由中央主導 等於五步曲變一步曲?《主席開咪》
  • 雷鼎鳴:夏寶龍對香港治港班子劃出紅線 中央對港政策陸續出台 港人不要試底線《灼見政治》
  • 段崇智校長:學生越界須自我負責 大學不會放棄年輕人 重建校園多元共融《灼見教育》
  • 葉劉淑儀:回歸23年處處碰壁欠愛國者治港 選舉制度將有重大轉變《灼見政治》
  • 白先勇:從《台北人》、《驀然回首》、《寂寞的十七歲》談短篇小說創作
  • 湯文亮:香港年輕人還有沒有機會?成功須腳踏實地 加強競爭力《灼見財經》
  • 雷鼎鳴:美國智庫對中國國情嚴重錯判 港人誤信「支爆論」害己害人《灼見財經》
  • 雷賢達: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中港受惠 牛年股票貨幣投資策略《灼見財經》
  • 曾鈺成:《國安法》增門檻 黎智英案改變保釋規則 符合《基本法》與否法院無權覆核《主席開咪》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K11快速應變 要俾個Like 胡孟青
  • 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蘭花攻略之賀年蝴蝶蘭復種方法 朱劍虹
  • 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林行止:百無一用驚懼槍桿 積極平衡設法開源 本社編輯部
  • 第一名第一名 常霖法師
  • 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美國政府能從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中學到什麼? 謝祖墀
  • 公務員這座大山公務員這座大山 林沛理
  • 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林行止:反制美國力度升級!一拍兩散共踐雙贏? 本社編輯部
  • 中美得人驚的變化中美得人驚的變化 張建雄
  • 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 編輯精選
  • 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茶道今生之心無罣礙 文相濡
  • 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馬雲「落馬」 網紅落井下石 黃錦輝
  • 顏色革命顏色革命 陳文鴻
  • 教子之方教子之方 釋證嚴
  • 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國防大學劉明福:超越和戰勝美軍,建立國際軍事新秩序 尹瑞麟
  •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王耀宗
  • 譚寶碩
  • 林沛理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 彭泓基
  • 彭泓基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