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好聚也好散──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分手祝福
敦煌離婚文書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分手祝福。觀念決定行動,由於夫妻感情之衝突和破裂,都是「宿世冤家,今相遇會」所致,其出路也只能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好聚好散,故此離婚書中都用上寬懷文雅的文字,予以對方美好祝福,例如,
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白話翻譯:凡是夫妻,都是前世三生結緣,才能在今生成為一對。若緣分不和,那一定是兩個前世的冤家碰到一塊,一定會吵吵鬧鬧。既然不能兩心歸一,乾脆通知親友,早日分開,各自回到原路。希望娘子離開後,重梳蟬鬢髮髻(盛唐流行髮型),用胭脂描畫眉黛,完美地展現你那輕盈柔美的身姿,再嫁個達官貴人,過着情投意合的「琴瑟和鳴,起舞弄清影」的生活。願自此解開心結,放下恩怨,更不要相互憎恨,寬人寬己,彼此開心生活。
相隔之後,更選重官雙職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韻之態。解怨舍結,更莫相談。千萬永辭,布施雙喜,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白話翻譯:我祝願你離婚之後,將來嫁給個達官貴人,兩人弄影庭前,從此過上琴瑟合韻的幸福生活。咱們這叫冤家宜解不宜結,更犯不着互相憎恨。唯願咱倆分開之後,兩個人都有新的生活,各自過上美好生活。我給你準備了夠你三年穿的衣裳,三年吃的糧食。這是我真心給你的補償,衷心祝願你長壽健康。
女方則祝福夫婿加官進爵,子孫昌盛,例如「夫覓上對,千世同歡;婦聘亳宋,鴛鴦為伴」或者是「夫則任巹賢失,同牢延不死之龍,妻則再嫁,良媒合巹契長生」。
對前妻再婚如此熱情祝福的態度,在古代文獻中極為罕見。雖說唐代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盛行「和離」,亦普遍接受女性再婚,但並沒有如此寬容和諧,男性更沒有將前妻再婚當作值得自豪之事。
如果將《放妻書》與古代常見的休書相比,後者往往語氣生硬,遣詞造句非常絕情,行文中充斥着「逐」、「斥」、「棄」等字眼,男尊女卑一覽無遺,例如明清時期的一份離婚文書,內容頗為粗鄙,毫不留情:
茲有李氏,嫁於郭某,三載以來,不能善待高堂,不孝不敬,惡語相加,冷面相對。刁蠻奸猾,懶惰骯髒,不如禽獸!實則無奈,特立休書,永斷夫妻關係,將其送歸李家……
唉……
寬容和善念的根源:宗教與傳統
敦煌離婚書中表現出的寬容、善意和慷慨,既與中國傳統的「七出」及「義絕」離婚觀迴異,亦有別於唐代習俗,令人賞心悅目之餘,亦復感驚訝。根據學者研究,如此和諧溫情的「和離」與兩大範疇密切相關,一是佛教思想,二是傳統因果報應觀。
古敦煌作為絲綢之路重鎮,也是佛教自西域傳入中原之門戶要塞,佛教成為當地民衆的主要信仰。根據佛教觀念,男女結合及失和均歸結於因緣,能夠結為美好良緣,乃「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年結緣,始配今生夫婦」,而夫妻感情破裂,乃因「宿世怨家,今相遇會」所致,因緣而聚,緣盡而散。
既然如此,其出路也只能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好聚好散。在《放妻書》中,涉及佛教思想的詞彙如「緣」、「前世」、「三生」、「劫」、「因」等等反覆出現,由此可見佛教元素相當明顯。
另外就是中國傳統因果報應觀念的影響。早在佛教傳入中國前,中華傳統道德觀念中就有「因果報應」的成分,《易經》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便是傳統報應觀的源頭。故此,婚姻中的好聚好散是積累善緣、重新開始的機會,而美好祝願就是這種態度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傳統的報應學説中,受報主體所處的時間範圍較為具體,主要指今生。但這種報應學說仍有一定的局限,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往往不是對等的,所以很容易被事實證偽而降低勸善懲惡的教化作用。
而佛教的業行因果論則將報應的時間範圍擴大,不再以現世作為限度,遠比中國傳統報應學說更具說服力與震懾力,更容易為大眾所普遍接受,亦有助傳統報應觀的加強,敦煌《放妻書》就是這種結合的美好體現。
比起現在離婚的反目成仇,水火不相容,最後很可能兩敗俱傷,唐代《放妻書》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體現出包容和慈悲的氣度。
有意思的是,《放妻書》的內容及表述方式偏向籠統,將現實婚姻中存在的不快與爭拗掩去不說,大事化小,一來顧全了雙方體面,留下餘地,二來將問題的重心放在雙方感情不合及因緣聚散之上,再加上傳統報應觀,使雙方心懷善念,接受現實,期盼將來,最終才能夠相互祝福,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敦煌離婚文書」之二
延伸閱讀:現代婚姻何去何從?──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敦煌離婚文書」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