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小時候,我媽媽會來幫忙照顧他,她偶爾會向我投訴:「孫子很固執!不聽話!」我眼中的兒子非常懂得聆聽自己內心,有主見,不盲從;但當環境有限制,需要妥協時,他都會非常合作。尤其當他愈長大,就愈容易照顧,跟他相處愈輕鬆,所以我初時並不太理解我媽媽的不滿。
大人自以為是 孩子自然反抗
回想婆孫間的相處,外婆叫他做的事,從孩子的角度看都是他自身的事,例如吃多少飯、穿不穿外套、幾點洗澡。而且外婆的態度是──我懂得比你多,所以你要聽我的話;而且我愛你,你聽話就等於接受我的愛,那我也會更愛你。
人本來是透過直接感受自己的身心需要而行動,肚餓便進食,熱便脫外套等。對孩子來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心需要,而且會從經驗中學習,從錯誤中更了解自己和成長。然而,當大人不斷強調:你不懂,你不懂怎樣做正確的決定──這跟孩子內在的力量和智慧相違背,他們本能地反抗也是自然而然。
而當這一切發生在「愛」的名義下,孩子漸漸也會為了想愛和被愛,而相信自己不懂,相信聽話就是生存之道。
到底怎樣才能跟孩子良好相處?或者要問的是,到底孩子最需要什麼,才會發自內心顧及別人的需要,懂得溝通妥協,同時又能忠於自己,愛護自己呢?
孩子如何懂得溝通妥協?
有次全家聚餐,我媽媽又提起「聽話」這話題,沒好氣地問孫子:「為什麼你總是不聽我話?我叫你做的事都不做,但你媽媽叫你做的事又會做呢?」
當時5歲的兒子,純真淡然地回應:「因為我媽媽叫我做的事,就算我真的不做,她也OK。所以,我就會想做。」他淡淡的回應讓我目瞪口呆。原來孩子最渴望的,是感受到完全被接納,感受到愛並不需要透過服從或條件交換而來。
當然,我也會叫孩子做事,但這是我的需要,我會把「我的需要」和「他的需要」分清楚。例如,我想他早點洗澡,原因是我想早些完成家務,大家早些睡覺,我想收工(我的需要)。而他想晚點洗澡的原因是想玩玩具(他的需要)。
當兩人的需要有衝突,除了溝通,我會覺察自己的心態。例如,我想他做某些事的背後,有多少是由恐懼驅動的?恐懼來自哪裏?我為什麼那麼執着要他服從?我有多了解他的需要?我有多設身處地感受他正在經歷什麼?
接納孩子是獨特個體
如果我真正接納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即使經溝通後他並沒有聽我說話,當中也會有一份體諒,孩子會感受到我帶着愛去尋找折衷方法。每個人感覺到被明白和接納時,內在的愛便會啟動,想去關顧他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真心顧及我的需要。他現已長大,跟別人相處時也自然會顧及雙方需要,一起找折衷方法。
要真正接納孩子,須由接納自己開始。為人父母的我們,小時候有多少不被接納的經歷?那些責備、苛求、忽略、遺棄、無人明白的傷痛,都影響着我們怎樣對待孩子。因此,善養的第一步,並不是學習什麼技巧,而是覺察自己的一切,包括創傷、信念、情緒、期望等。我們對自己的接納,會化成內在養分滋養自己,繼而成為孩子的內在養分,讓他懂得愛護自己,同時也會關心別人。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