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在壓迫的環境下,幽默除了是娛樂,背後其實還包含着不滿和批評;幽默、開玩笑是面對不尋常事物的反應,而笑經常是普通人對怪事、離奇、難以想像的事情的情緒反應。

陳景祥 作者: 陳景祥
2023-05-26
齊物論

標籤: 中國文化傳統創作幽默政治幽默禁書
幽默現在往往跟笑、嘲諷、有趣、荒謬等連上關係。(Shutterstock)

Emoji concept vector illustration happy men and women showing emoji head symbols for emotional reactions. Flat human hands hold laughing and smiling emoticons on blue background

幽默現在往往跟笑、嘲諷、有趣、荒謬等連上關係。(Shutterstock)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出「幽默」這個觀念( 見其著作The Jok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 1905 年),至今已逾百年。幽默現在往往跟笑、嘲諷、有趣、荒謬等連上關係。幽默有時候會引人會心微笑,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會令他們不快和厭惡。

來到中國,幽默一詞由林語堂音譯而成。據這位語言學大師解釋,「幽默不是滑稽或諷刺,而是對人類富有同情心說出來的話,不失溫柔忠厚的本質,卻能揭穿虛偽和矛盾」。

《明報》5月11日宣布,尊子漫畫於上周日(14日)起停刊。明報沒有解釋原因,只表示「多謝尊子40年來與我們一起見證時代的變遷」。原因雖沒有說明,但因何要停刊,相信大家都心裏有數。

沒有扭曲壓迫的現實 就沒有政治幽默諷刺

尊子畫的主要是政治漫畫,緊扣時事,用的多是幽默諷刺手法。正如政治笑話一樣,凡涉及政治的幽默都會因政治立場和權力地位不同而引起不同反應。證諸歷史,在政府眼中政治幽默(通常都以政府作為諷刺對象)通常都是污衊、詆譭、中傷、抹黑,必須狠批甚至禁絕。

若一個社會的「抵抗力」強,政治幽默(或諷刺)通常只是「得啖笑」,看官「睇得過癮」,但不會太過認真。事實上,判斷政治幽默的標準往往是它「好笑與否」,而不是「政治是否正確」!

政治幽默其實是政治現實的衍生物,有什麼樣的政治,才有什麼樣的政治幽默。而不管是專制或民主國家,民間幽默本身就是一種半遮半掩的隱秘政治,有些話不能直說,有些道理無法公開辯論,創作人就會以幽默或諷刺方式作為表達方法。一句老話——沒有扭曲或壓迫的現實,就沒有政治幽默和諷刺。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政治幽默,除了關乎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政治幽默緊扣現實和反映時局的特點,也令它成為社會的「 出氣閥」,可以令普羅百姓「消消氣」,也可以令政府知道民間脈搏。正如「殺掉通傳者」(kill the messenger)的道理一樣,只要政治現實不改、問題依舊,「移」走了表面的物事,對解決問題其實並無幫助。

中國文化傳統有「不苟訾,不苟笑」(《禮記.曲禮 》,即不詆譭人,不苟言笑),進德修業要嚴肅、認真。「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韓愈曾寫下俳諧而有所寓意的《毛穎傳》,《舊唐書.韓愈傳》斥之「譏戲不近人情」,乃「文章之甚紕繆者」。在道學家眼中,幽默和說笑是諧謔、戲謔,是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的「小道」。

事實卻是,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一批「不流世俗,不爭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的「滑稽」人物。司馬遷《史記》內的「滑稽列傳」,就專記滑稽人物的故事,他們都用詼諧幽默的方法,以嬉笑怒罵議論時政、勸諫主子。在專制皇權沒有任何制衡的年代,幽默和說笑可以諫君、勸善,絕對不是「小道」。

政治幽默其實是政治現實的衍生物,有什麼樣的政治,才有什麼樣的政治幽默。(Shutterstock)

公共圖書館「禁書」 令人不解不安

倘說尊子告別明報是禁止政治幽默的開端,緊隨而來的「禁書」就更令人不解,也更令人擔心。據明報報道,公共圖書館下架大批書籍和錄影材料,不少涉及香港政制或六四事件。個別學者和立法會前議員的著作如司徒華《大江東去》、大學者余英時的作品等,都已在公共圖書館「消失」。

康文署的回覆,是公共圖書館會不時檢視及註銷不符館藏發展的書籍,或可能違反國家安全或香港法律的書。

禁書之令人不安,是因為禁書通常連上禁制思想自由、限制民眾思想空間,這些都不是一個開放文明社會的常態。公共圖書館把一批書籍下架後,連幾名向來較溫和、親建制的人士也公開發話,例如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做法可能過嚴」,呼籲政府重新審視下架書籍;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希望康文署全面檢討館藏後,向公眾解說清楚準則」。

曾幾何時香港是一個百無禁忌、出版業百花齊放的地方,說得出的書籍品種,都可以在港購得。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曾說:「我記得70年代台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台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其實,不少港人是知道的。出版自由、言論開放、左中右並存,長期以來是香港的軟實力,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和政治資產。到現在我們卻把公共圖書館某些書籍下架,連審查標準都未定就先行「清場」。相比之下,現在的做法無疑是大倒退。

我看過關於禁書的最精彩情節,來自電影The Name of the Rose ( 港譯《魔宮傳奇》),講述由辛康納利主演的方濟各會修士,被召喚到一家修道院調查為何接連有僧侶離奇死亡。最後謎底解開,原來修道院內藏了一本「禁書」,這本書可以引人發笑,修院副院長把該書藏起來,禁止其他僧侶閱讀,皆因副院長排斥希臘哲學,連人的笑容都被視為邪惡而要禁絕。為防止僧侶偷看,副院長在書上塗了毒液,偷看者、揭書看後即中毒身亡!

愛笑、開心,本是人之常情;但在宗教壓抑下,被禁的其實只是一本令人發笑的書。這種人性與教條之間矛盾引發的張力,在當今之世仍不時出現!

「禁書」觸犯什麼法例 政府應清楚解釋

書之難禁,是因為人的好奇心、逆反心難禁,愈禁就愈想看的心理,往往會令被禁的書反而暢銷。香港現在是把某些書籍在公共圖書館下架;政府高層的解釋,是這些書籍不適宜供公眾借閱,但相關書籍仍可在私人書店購買,而公共圖書館有責任履行職務,原則是書本不能違反香港法例。

到底被禁的書是觸犯了哪些香港法例?政府應公開解釋清楚。若已經觸犯法律,那些書就可能連公開發售都會被禁。換言之,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書會違反香港法例?根據的是什麼標準?

能笑的社會才有希望

以下一段論述,說得非常到位——在壓迫的環境下,幽默除了是娛樂,背後其實還包含着不滿和批評;幽默、開玩笑是面對不尋常事物的反應,而笑經常是普通人對怪事、離奇、難以想像的事情的情緒反應;這種反應,往往是對現狀無能為力的表現,只能以幽默、笑話作為宣泄(參考《犬儒與玩笑——假面社會的政治幽默 》,徐賁,2018年)。

香港現在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創作自由。對創作人來說,愈少禁制、愈多自由空間,文化創意才能迸發四散,創造出精彩作品。幽默、諷刺、開玩笑,是創作常見的手法。它的最大功能,是令人開懷大笑,或會心微笑。

事實告訴我們,能笑的社會才有希望。

能笑的社會才有希望。(Shutterstock)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40年素葉:文學就是生活40年素葉:文學就是生活
  • Art Tech交流案例盤點二:實境模擬技術之應用Art Tech交流案例盤點二:實境模擬技術之應用
  • 白先勇:從《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談短篇小說創作白先勇:從《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談短篇小說創作
  • 如何在幼兒階段,推行創意教育如何在幼兒階段,推行創意教育
  • 戲劇與人生戲劇與人生

  • 林鄭月娥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預告了香港都會軸心有何變化?
  • 風險社會:疫境下的香港
  • 選賢與能提高人大代表認受性

陳景祥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 除了新聞界的工作,陳氏也積極參與新聞教育,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陳氏現為樹仁大學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特邀教授。 公職方面,陳氏於 2006年1月獲行政長官委任,擔任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成員,並在翌年提交檢討報告書。此外,他在 2010年1月獲香港證監會委任,出任投資者教育委員會(任期已屆滿)及產品諮詢委員會成員。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文化傳統創作幽默政治幽默禁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佛山市一家開發氫能燃料技術的企業來港考察,與本地能源科技及政商各界會面交流。
灼見報道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3
任景信認為,無論是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或是碳排放,數據聯通絕對有好處。
灼見專訪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2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宿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 常霖法師
  • 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 陳家偉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西安峰會西安峰會 陳文鴻
  • 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 朱劍虹
  • 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 張建雄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本社編輯部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潘銘基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編輯精選
  •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
  • 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 盧兆興
  • 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 潘樂德
  • 逢危須棄逢危須棄 吳家豪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
  • 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 艾雲豪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