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時強美元只是反映環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極脆弱的環境,如果各國政府不齊心合作穩定環球經濟走勢,未來的金融市場將會又有一場劇烈波動了。

客戶外幣存款則存放境外同業等資產照應,外幣及港元存款掉換,資金實際未流出銀行系統,卻造成外資進出假像。

美國在特朗普極右政權上台後,正是自以為聰明絕頂,實質是瘋狂幼稚的表現。美國社會是否會坐視滅亡而不尋求自救、把特朗普及其政府拉下台來?假如真的這樣發展,是世界之福、中國之福,也是美國之福。

10年前的金融風暴肯定了中國的經濟勢力在世界上的地位,那是一個契機;特朗普的出現摧毀了美國一直把持住的道德高地,是中國爭取全球話事權的一個契機。這次的中美角力歸根究柢是意識形態之爭,貿易只是藉口而已。

中國經濟擴張,過往是粗放,追求數量和GDP,背後是無序的生產能力擴張,以及其後的房地產膨脹,推動的力量是社會與政府不停宣傳的消費主義。

如何避免掉進一些美元霸權弄出來的陷阱?其中一種思維是減少使用美元作支付媒介。什麼貨幣能被當作美元的代替品?港元其實有不錯的條件。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18-12-20
中美停止加徵新關稅,從國內市場到全球市場都會帶來深刻影響。此次會談的最大成果在經貿共識之外,還在更重要地意義上暫時遏止住了中美兩國今年快速滑向新冷戰的危險趨勢。

現在貿易的關稅戰暫停了,下一步怎麼樣?中國會支持購買石油改用歐元或人民幣結算,以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則有可能阻止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至於科技上的競爭早已開始,中國肯定會大幅增加科研的投資。

由於梅鐸家對英超以至天空電視的特殊情感,他家一直要把天空電視私有化,要100%控制天空電視。

鈔票人人喜歡,假鈔誰都痛恨。反對假鈔,就要理解貨幣本質。在貨幣電子化時代,犯罪集團製造假鈔將更加困難,市面遇見假鈔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大銀行業績期,不少老總說得坦白,加息不單止不一定代表息差存在擴闊空間,反而有可能構成壓力。

中國政府和金融機構應在政策上實施逐步去美元化的原則,務求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爭取主動,減輕受美國的威脅和金融掠奪。

香港利率趨勢正在向上,即使沒有優惠利率的上調,拆息以至定期存款利率已正在向上。但息口向上就會影響樓市?

或許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正全力製造新一輪的國際金融危機。

資產泡沫的確可以加大經濟周期的波動性,但只要銀行體系做足防風準備,即使資產泡沫爆破,實質經濟所受到的損害仍然是可以承受的。

早前談及一帶一路與中國未來發展能否更上層樓,美國因素至為關鍵。不旋踵中美爆發貿易戰,且逐步加劇。若全面開戰始終兩敗俱傷,影響民生政治。

去年美國改變稅制,到明年其效果會開始突顯。此改變主要造成美國開支增加,政府及民間都借債更多。這又會進一步推高利率及匯率,並且使到外貿赤字加大。

近幾周口水戰好,真正貿易戰升溫也好,造就市場波幅加大,慾仙慾死但仍未致於奪命陣亡,提供即市低買高沽機會。

後市已不是由華爾街大行當家作主,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股市正常,重點在於要特朗普本人回復正常。

3月將至,金融市場的下一個戰場,會否轉移至人民幣?美元只會忽然轉強,進一步挑起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屆時其實什麼事都可以發生。

債息上升及經濟因素向好,不單無令美元上漲,美匯指數續跌,令分析界百思不得其解。

人民幣升值了,亦可能加快海外籌集的資金調回國內,加速人幣升值勢頭。

金融危機將從美國開始,殃及全球,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

美國減稅對經濟的影響有待觀察,但對美國政府在財政收入方面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的。

中國推行的三個貨幣相關策略意義極為深遠,假以時日足以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並徹底終結美元獨霸。

美國的金融問題,已經大到誰都救不了,我們不想救,實際上也無力救。

熱錢特色是機動性強、觸覺性高,豈會落後於形勢?

財金官僚曾苦口婆心地提點市民置業須量力而為,慎防美元利率掉頭上揚,熱錢撤資,港元利率飆升,樓價下調。

特朗普已開始物色新的人選去更換聯儲局的成員,將來的聯儲局應會配合特朗普的弱美元政策。

1984年7月5日,我與趙紫陽總理會面,交談中國經濟學教育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