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裁中國的關鍵考慮,是拒絕貿易,採取對先進技術的出口限制(禁運)、對個別產品的進口限制(加稅)。脫鈎有短期好處,不會長期有效。特朗普現在再來一次搞局,最終美國一定得不償失,而且損失無法彌補。

今日戰事在大部分專家眼中,俄羅斯已經取勝了。但烏克蘭口中未言敗,故雙方還再繼續作戰。到了2025年初,戰事會出現一面倒的俄軍勝利。

特朗普即使有心對俄羅斯綏靖,要讓烏克蘭成為棄子,實施起來也不容易,而且歐洲各國也不會讓烏克蘭成為棄子,從芬蘭到波羅的海國家再到波蘭,每個國家都與俄羅斯有過一段不愉快的歷史。

特朗普揚言能極速平息俄烏干戈,是誇大其辭、還是另有玄機?美國看準俄羅斯不想放棄歐洲能源市場,能利誘俄停戰嗎?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很多人未必知道的是,《國富論》是一長達近千頁的著作,而史密斯在整本書是用了世界各地很多不同的個案,去反覆考證自己的觀點,細看以下,其實每句皆內藏很深的智慧。

烏克蘭不斷要求美西方國家提供軍事及財政援助,來自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以至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對烏援助,總有乾涸的一天。

特朗普政府與其喋喋不休緬懷「讓美國變得偉大」的主題,不如重新思考,它究竟希望創造什麼樣的美國和面對什麼樣的世界。

2024年10月22至24日,金磚峰會在俄羅斯的喀山舉行,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這次峰會還有很多特別之處。

中俄對於國際格局的看法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對美國不滿,對現有西方主導的國際機制不滿,這是近幾年中俄走近的心理基礎,但是雙方不滿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在喀山,我見到天主教聖堂、東正教教堂、清真寺,甚至猶太會堂,可以並排安然存在,人們不分你我坐在街頭互相聊天,自成世界。這個景象似在嘲笑我們身處的紛亂世界,其實和平很簡單,為何大國們卻不願明白當中道理?

美國宣布提供薩德空防系統,增強以與伊作戰能力。同日,華府故意洩漏要求以國30天內扭轉加沙情況否則暫停援助的消息。一起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分析箇中情況。

美國和以色列最擔心的是,俄羅斯會否為伊朗提供核技術甚至核武。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或許俄會提供核技術和雷達及防空設備,但只限於防禦性武器。

中國將金磚國家視為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可以進一步納入更多全南方國家,進而打破全球霸權主義鏈,作為平衡親美政治、經濟、軍事聯盟的力量。

接下來幾個月,需要關注的主要是兩件事情,一是拜登會不會在美國大選之後,取消或者明顯放鬆對烏克蘭使用援助武器的種種限制。二是如果特朗普贏了大選,會不會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

面對生死存亡之際,不僅伊朗不得不作出恐怖平衡,其他與以色列敵對的阿拉伯國家亦作如是想。危險的中東,會否成為二戰後首個爆發核戰的地區?如是者,廢核與和平,一切都變成空談。

美國與北約不停地突破俄羅斯的紅線,俄動用核武防衞的言論與軍事準備也增強。伊朗揚言退出國際防止核擴散的條約,意即要發展核武,以應對以色列核武侵襲的潛在威脅。一起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的分析。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以軍縱有美國不斷供應的先進火力,士氣疲弱,未必可在加沙再衰三竭打下去,同時隨着戰火蔓延,中東之戰,中國是避無可避。

面對以伊兩國正面交鋒,當中東國家亂作一團,背後的大國心情一樣非常混亂。

在國際上,中國的表現是私利大於公義,僅有外國在直接侵犯中國國土,中國才作仍十分克制的反擊。

以色列空軍近日空襲黎巴嫩多地,真主黨首領納斯魯拉及眾多頭目被擊斃。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表示,真主黨高層被團滅,或化整為零,重新對付以色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黎巴嫩之戰牽涉到中、俄的利益,因此兩國不會坐視真主黨與伊朗等戰敗,應會用不同方法支援伊朗等,至少不讓它們戰敗。

黎巴嫩之戰實在牽涉到中俄的利益。也因此,中俄不能坐視真主黨與伊朗等的戰敗。由此,在伊朗等力抗美以的戰爭中,中國與俄羅斯應要用不同的方法、手段、管道支援伊朗等,至少不讓它們戰敗。

全世界都在揪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會不會在被逼到牆角或者面臨戰敗前景的情況下,鋌而走險使用核武器,把全世界拖入核戰爭的泥潭。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趙靈敏的分析。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歐盟被美國騎劫,所以被迫介入俄烏戰爭,以至目前有歐洲大戰爆發的危機。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歐盟被美國騎劫,所以被迫介入俄烏戰爭,以至目前有歐洲大戰爆發的危機。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軍事外交不僅呈現出軍事領導人表明立場、軍事專家闡述意識形態論點的循環模式,而且還顯示回歸到不同國家的文職官員來解決國家之間爭端,持續對話和堅持談判,維護主權、領土完整和軍事原則的必然趨勢。

馬凱碩直言「非常擔心中印關係」,兩國人口並列世界前二,印度可能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超級大國嗎?中印邊境紛爭不斷,幾近決裂,未來有望和緩嗎?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訪華,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此舉是為了穩住中國,好讓她全力摧毀俄羅斯,一如1941年德國在打敗西歐後進攻蘇聯。

烏軍突襲庫爾斯克,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背後主使的是北約。美國正值大選,特朗普揚言要結束俄烏戰爭,因此北約此時發動攻擊,防範美國退出戰場。

在過去百多年,俄羅斯確是出現過為數不少的歷史上很優秀的小說家、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他/她們的反思和感受會否是可為中華文化怎樣面對和適應現代化帶來的衝擊,提供一定的啟示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