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y 19 2025 00:05:4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塞爾維亞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武契奇會重蹈阿薩德的覆轍?

貝爾格萊德抗議不斷,民眾不滿貪腐及武契奇政府。火車站坍塌事故引發眾怒,反對派借機施壓,但武契奇否認腐敗並指責外部勢力干預。塞國處境艱難,需平衡歐盟與俄羅斯關係,加入歐盟之路漫漫。

最近,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了一系列抗議示威活動,矛頭直指現任總統武契奇,人們高喊「逮捕總統」的口號,並把染紅的手掌印印在政府大樓的入口處,控訴政府高官的貪污腐敗行為。

火車站坍塌事故引爆民怨

事情的起因是當地時間11月1日,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的火車站屋頂的混凝土遮陽棚坍塌,導致15人遇難,另有兩人受重傷,這個火車站1964年建成,從2021年到2024年進行了一系列翻新和改造,有些工程今年7月才完工,未到半年就發生了事故。

輿論批評政府貪污,工程發包過程缺乏透明度,存在腐敗和裙帶關係,翻新工程施工馬虎,才導致了坍塌的發生,塞爾維亞官方的就辯解說,「發生坍塌事故的頂棚,並不在翻新工程的範圍之內」。

塞爾維亞的幾名反對派活動人士,開始將總統武契奇和阿薩德相提並論。(Wikimedia Commons)
 

事故發生之後,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各地大學的學生一直在抗議,要求公布與火車站改造有關的文件,並起訴那些對這場災難負有責任的人,隨着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突然垮台,塞爾維亞的幾名反對派活動人士,開始將總統武契奇和阿薩德相提並論,希望他也離開塞爾維亞。

12月9日,武契奇在社群媒體「電報」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稱抗議者是外部勢力的代理人由國外資助,是顛覆國家的混合戰術的一部分,他表示,「政府無意放棄,如果他們認為我是阿薩德,我會逃到某個地方,那我不會的」。

武契奇在這段影片中表示要曝光所有的細節,揭露外部勢力花了多少錢來阻止塞爾維亞獲得自由和獨立。

連續槍擊案揭塞爾維亞社會矛盾

近年來,塞爾維亞多次發生針對現政府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2023年5月3日,貝爾格萊德發生了一起校園槍擊案,一名13歲的男生拿了父親的槍,在他就讀的小學校園裏開槍,導致9死7傷。

時隔一天,在貝爾格萊德以南大概50公里的一個村莊,一名槍手駕駛機動車,沿途用自動武器肆意向路人開火,導致至少8人死亡,13人受傷。

對這些抗議活動,武契奇一概斥之為「有外國支持的革命者參與的反暴力集會」。(Shutterstock)
 

兩起槍擊案震動了塞爾維亞全國,反政府抗議活動連續4個周末在貝爾格萊德上演,人們手持鮮花,包圍了國營塞爾維亞國家電視台的大樓,要求行政高層和編輯部的主管下台,並表達了對執政黨的不滿,希望內政部長和安全機構負責人辭職。

2024年8月10日,塞爾維亞也爆發了抗議活動,數千人走上首都的街頭,要求停止力拓集團在塞爾維亞西部啟動的一項鋰礦開採計劃,因為擔心附近的地區土地和水遭到污染,人們喊着「停止挖礦」、「力拓滾出塞爾維亞」等口號,湧入貝爾格萊德中央火車站,採取靜坐的方式強制中斷鐵路軌道交通,而另一群示威者,則走上了一條穿越貝爾格萊德市的高速公路,導致高速公路癱瘓。

對這些抗議活動武契奇一概斥之為「有外國支持的革命者參與的反暴力集會」,將其明確定性為「顏色革命」。

武契奇所屬的政黨叫塞爾維亞前進黨,是一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主張與俄羅斯維持緊密的關係,堅持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Wikimedia Commons)
 

塞爾維亞前進黨主張與俄維持緊密關係

武契奇是塞爾維亞獨立以來的第五任總統,2017年5月上任,2022年取得連任,兩次的得票都接近60%,個人的地位還是比較穩的。

武契奇所屬的政黨叫塞爾維亞前進黨,是一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主張與俄羅斯維持緊密的關係,堅持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但也支持塞爾維亞加入歐盟。

自2012年以來,該黨就是塞爾維亞的執政黨,在2023年12月舉行的最近一次議會選舉中,以前進黨為核心的聯盟贏得了議會過半的議席,得以繼續執政。

在透過選舉無法撼動執政黨的情況下,反對派抓住政府的一些施政的過失,或者一些有爭議的重大經濟發展項目向其發難,也屬於一種政治鬥爭的策略,背後是否有外部勢力的介入,還真不好說.

歐盟對塞爾維亞的加入提出了兩個先決條件,一是製裁俄羅斯,另一個是承認科索沃獨立,這兩個條件,塞爾維亞目前都沒有辦法完全滿足。(Wikimedia Commons

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搖擺

不過,塞爾維亞目前的國際處境確實有些左右為難,從發展經濟的角度,它需要加入歐盟。

蘇聯解體之後,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一批中東歐國家進入經濟轉型期,從實際效果來看,加入歐盟的基本上都富裕起來了,在歐盟經濟輻射作用的帶動下,波羅的海三國、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捷克等國,都已經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波蘭和匈牙利也在2023年成為已開發國家。

塞爾維亞目前人均GDP不到1萬美元,早在2009年就遞交了加入歐盟的申請,但是到今天還沒有成功,是因為歐盟對塞爾維亞的加入提出了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制裁俄羅斯,另一個是承認科索沃獨立,這兩個條件,塞爾維亞目前都沒有辦法完全滿足。

俄烏戰爭以來,塞爾維亞也一直在兩面下注,一方面拒絕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允許俄羅斯航班繼續飛行,另一方面,塞爾維亞透過間接的方式,向烏克蘭出口彈藥,總值大概為8億歐元,這個金額被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之後,也得到了武契奇的確認。

塞爾維亞一直在兩面下注,拒絕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同時向歐盟的核心法國示好。(Wikimedia Commons)
 

塞爾維亞也向法國採購了12架陣風戰鬥機,以此向歐盟的核心法國示好,武契奇還缺席了在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峰會,並表示自開戰以來,就沒有同普京聯絡過,但是塞爾維亞也不想完全切斷和俄羅斯的傳統關係,所以不願意加入制裁的行列,歐盟對此並不滿意。

至於歐盟提出的另一個條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就更不可能,這麼做的話,武契奇也沒有辦法向國內交代。

武契奇是塞爾維亞的民選領導人,不存在重蹈阿薩德覆轍的問題,大不了辭職下台,而塞爾維亞的處境說明了,在一個高度分化對立的世界,左右逢源,試圖誰都不得罪,是一件愈來愈不容易做到的事。

原刊於「世界靈敏度」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趙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