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美國拜登政府對俄羅斯發起毀滅性制裁,俄羅斯只能被迫走向了中國。和中國的種種合作,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利益選擇。

紹伊古今後命運如何,現在不能簡單地以「明升暗降,日薄西山」形容,因為普京仍然將他留在政府核心。

俄羅斯與北約會否直接開戰?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和北約欲把烏戰拖下去,互相消耗,一來找出更佳辦法打敗俄羅斯,或讓歐盟與俄雙敗。

在美國新一輪援助通過,西方國家達成共識,決定不遺餘力支援烏克蘭的情況下,他們毋疑希望斬斷俄羅斯從中國獲取的物質支援,來盡早結束俄烏戰爭。

2024年4月8日,北京真熱鬧,美國耶倫老太太又來了,而拉夫羅夫來華是取平衡。老太太來得,俄也來得,順便支持南海、台灣局勢。

俄羅斯總統普京高票連任,成功後將面臨什麼內外挑戰?俄烏戰爭陷入泥淖,北約國家將會漁人得利? 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許楨的分析。

俄羅斯已經陷入了俄烏戰爭的泥潭,進退兩難。結束時間遙遙無期的這場戰爭,不停消耗着俄羅斯的國力,讓她在國際上四面楚歌。而從俄羅斯歷史來看,對外戰爭的失敗,每每導致國內會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要避免成為美西方最後的敵人,便要及早參戰,使美西方不能戰勝歐洲與中東之戰,使中國有俄伊等戰略夥伴。

俄羅斯莫斯科近郊音樂廳遭受恐襲,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認為,美國顯然事前知情但不報,意圖打擊俄羅斯士氣。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除美西方以外,其他國家都為以巴戰爭和俄烏戰爭勸和,反映國際趨向多元化,美國也逐漸退出烏克蘭戰場。

事實上,目前來看,經濟實力仍然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而這個世界上不懈努力,奮起直追的國家不在少數,我們還是要有緊迫感。

俄伊急速走近,引起美國高度關注。這是美國的中東戰略企圖把伊朗拖下水、讓伊朗也參與到中東戰爭來的根本考慮。筆者希望遠方的戰火不會燃燒到亞洲東部這邊來。

在工業化時代,能否擁有豐富的能源或者能否掌控能源是衡量大國的關鍵指標。現在,世界早已進入了資訊時代,資訊和數據成為經濟的核心,誰掌控了數據,誰就可以掌控了世界。

葉利欽雖然為了維護權力,炮打議會大樓,釀成流血事件,但對政敵個人,也只是驅趕和命令他辭職,沒有傷及人身。而普京上任24年以來,不斷有反對派人士蹊蹺地死去,俄羅斯整體的政治文化在不斷地倒退。

金磚十領導人第16次會晤特在俄羅斯喀山市舉行,到時大量合作出爐。國際支付中減少對美元依賴是大題目,免得日後又被西方制裁,構成諸多不便。

美國空襲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及其設施。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欲以中東大戰拖垮伊朗,而中、俄則有需要拉攏伊朗抗衡美國。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俄烏戰爭又於歐洲上演。儘管人們為和平奮鬥不已,但殘酷的現實是否證明康德的永久和平方案只不過是一個虛妄的夢幻?

然而,俄羅斯具有世界最廣袤的國土,為什麼一方面擴張領土,一方面又時時處於不安之中?難道今天俄羅斯軍隊的暴行也在歷史上有跡可尋嗎?歷史學家們追根溯源,提供了令人震驚的回答。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和其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素來以強制別國開放以掠奪資源。但隨着中俄等非西方國家崛起,這種做法無法持續下去。

正因大勢已去,烏克蘭軍方對俄羅斯的襲擊,包括深入俄境破壞中俄鐵路,都是最後的騷擾,起不了多少作用。

11月習拜會後美國執意與中國競爭的態度並未改變。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國打壓別國科技早有前科,可供中國參考。他又認為制裁中國只會造成反效果。

哈馬斯一打,以色列一採仇恨報復,美國的戰略便全盤皆落索。政治形勢轉惡也正禍延經濟,突出了美國的金融危機風險,亦成就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領導聲勢。

聯合國安理會紐約時間周三(25日)就以巴局勢舉行緊急會議,並就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提出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由於15個理事國對於案文的措詞分歧嚴重,兩份決議草案都未通過。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之後,將正式要求國會針對以色列、烏克蘭、台灣和美國南部邊境提供大約1000億美元的資金。

放眼當今世界,天下並不太平。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的危險,比任何時候更令人擔憂。「如果俄羅斯真的和北約打起來,究竟有多少北約國家會出兵或出力?」一個網友在自媒體平台上提問。這絕對不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

9月份,中美兩國高層頻繁會面,看似中美兩國有解凍跡象,但查看中方的外交部新聞稿,情況亦未樂觀。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認為,中美問題有一關鍵核心點,在中國外交部新聞稿便寫得很清楚,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承繼不少西歐列強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影響,要推翻美國霸權,必然會碰到西方整體的反對、反抗。

西方警惕俄羅斯,是因為彼得大帝形成的沙皇霸權,只懂得向外擴張,不懂得內部價值觀的提升。現在遠東多了另外一個現代版的康熙大帝,聯手向沒有路易十四的英美歐洲發動進攻。

譚新強指出,如BRICS最大心願是去美元化,挑戰美元霸權,那麼中國和印度既為最大成員國,就責無旁貸,必須逐步開放資本帳,提高有效實際的美元替代貨幣,才真正有機會挑戰美元霸權。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即使美國與北約全力攻擊、制裁,俄羅斯經濟還居全球第6,在歐洲居首位,今後仍有發展餘地。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