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崛起得到關鍵性數量人民的支持。即使民主黨重新執政,他們也要照顧本土「美國優先」的情緒,不會重施極左政策。

美國始終是一個民主社會,如果大部分的選民看清楚長遠的得失利害後,放棄支持特朗普,那麼全球政治鐘擺仍然有機會回歸到比較正常的軌道。

特朗普就職首日簽署逾200多條行政命令,打破歷任美國總統紀錄。他宣稱美國將迎來黃金時代,但其行政主導作風已無可置疑。大規模特赦國會騷亂參與者等舉措,引發司法公正爭議,令人質疑其濫權。拜登特赦其子亦備受批評。美式三權分立的現狀,值得深思。

陳文鴻教授指出,特朗普當選後,先撇除近日中美在外交商討事項的態度轉為較友好,特朗普2.0跟拜登在位的美國對華政策相比,基本上無分別。而商人思維和背景的特朗普奉利益為先,行事更狠,針對企業加強圍堵中國的程度料更提升。

美國數據安全政策專家認為,以前美國擔心敏感數據被獲取和訪問,都集中在網絡攻擊問題上,但如今擔心美國一般的商業數據亦帶來國家安全風險,這些關於數據安全的關切存在已久。

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一口氣敲定了17項行政指令,其中包括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世衛組織(WHO)。白宮的 Twitter表示,美國政府將致函聯合國,30日後正式重返協定。

香港這個小小島嶼,何德何能,只是通過一條法例,就能對美國構成國家級的國安危機?究竟是美國抬舉了香港?抑或是美國正在香港暗中進行什麼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