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新聞自由監察施政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新聞自由與資訊公開有利於實現更為廣泛的發展目標,增強人們的權能,也有助於維護社會的透明度和互信。

媒體為民主政治中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以外的第四權。《基本法》第27條也列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在現代社會,媒體的新聞自由協助市民監督政府,防止政府濫權。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由治及興,特首李家超在掃除國安風險後,應要盡力捍衛一國兩制的核心價值,例如新聞自由,始能推動社會進步。

查閱申訴公署資料難

新聞自由與資訊公開有利於實現更為廣泛的發展目標,增強人們的權能,也有助於維護社會的透明度和互信。然而,政府個別部門及公營機構的行為,削弱了本港新聞自由,就如申訴專員公署在無預先通知下,將其網站刪去2023年4月前的報告及資料。在傳媒揭發及隨後社論和專欄等窮追猛打,公署其後回應稱,此做法是因政府部門已作改善而「不合時宜」,甚至「對公眾有所誤導」。

署方指市民可透過填寫網站上的查閱公署資料申請表格,或以電郵及書面方式提交申請,查閱公署網站以外可提供的資料。但對媒體及普通市民而言,這樣索取資料存在困難及帶來不便,仿似時光倒流20多年,亦間接削弱傳媒的監察力。傳媒揭發事件後,可對其他部門有所有警惕,不敢動輒將網站資料刪除,也正發揮傳媒的監察力量。

政府處理食水風波嘆慢板

另外,粉嶺皇后山食水出現黑點風波,政府化驗卻有點嘆慢板,遲遲未有公布結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日前見記者時指,政府化驗需時是基於「科學」。直至多家傳媒機構將有關食水自行化驗,數小時已有結果,證實黑點為瀝青,政府始在事發後差不多一星期才公布政府化驗結果,這次事件也引證新聞自由的重要。

推動新聞自由,也要民間團體的支持,就如筆者擔任召集人的107動力,已連續三年舉辦公共財政評論大奬、最佳善用公帑新聞報道大獎,以分別鼓勵關於公共財政相關的深度評論,及鼓勵媒體進行善用公帑的深度報道,引發社會大眾對公帑運用的關注。事實上,本港連續多年出現巨額財赤,媒體應更積極發揮第四權作用,避免政府再亂花公帑,進行一些大白象工程,以及沒有效益的盛事活動。故此,政府有必要提高透明度,新聞自由始得到維護。

何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