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自由與資訊公開有利於實現更為廣泛的發展目標,增強人們的權能,也有助於維護社會的透明度和互信。

今天的資料就是明天的歷史,掩沒或胡亂處理都會失真和失智,貽誤後代。

政府近年提出發展新區要「基建先行」,正是為了針對有關問題,但如果規劃不周,「基建先行」又可能會變成「工程主導」、「以路為本」,甚至會浪費資源,製造出更多「斷橋」。

即使食環署完全採納了申訴專員的建議,落實了租務改革,街市的營運情況是否就可以得到改善呢?

申訴專員公署的首項信念是「以公正客觀的態度進行調查」。報告中有關爆喉、滲漏和服務承諾的評語和建議到底是基於事情的單一角度,還是經過全方位評審而作出呢?有沒有先了解外國和香港情況不同呢?

對政治人物來說,隱瞞或試圖掩飾,涉及的就是官員的誠信問題,性質嚴重得多。可以說,僭建不是問題,誠信才是。

近年土地問題廣為社會大眾關注,批評地政總署的土地政策,總能吸引大眾目光,不過,土地管理涉及諸多問題,批評者應了解背後的種種原因和有關方面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