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兒童圖書的和平訊息一為什麼要為兒童寫作

1953年10月IBBY 在瑞士蘇黎世成立,宗旨是透過兒童圖書增進國際間的理解及維護世界和平。該會於1956年設立了被譽為小諾貝爾獎的安徒生獎,兩年一度,頒發給長期對兒童文學作出貢獻的當代作家。為兒童寫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作為兒童文學作者,最大的回報和快樂在於能夠在小孩子的心田撒播和平的種子。
圖片:作者提供

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是一個兒童文學的國際組織,發起人Jella Lepman(1891-1970)是一位德國作家,她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深知和平的可貴,於是萌生透過兒童圖書促進國際和平, 她的信念是兒童是世界的希望,國與國之間的了解只有從兒童著手,而兒童圖書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媒介。

1952年她在德國慕尼黑創辦了International Youth Library (國際靑少年圖書館)。1953年10月IBBY 在瑞士蘇黎世成立,宗旨是透過兒童圖書增進國際間的理解及維護世界和平。該會於1956年設立了被譽為小諾貝爾獎的安徒生獎,兩年一度,頒發給長期對兒童文學作出貢獻的當代作家。從1966年起,除頒發優秀作家獎外,還增設插畫家獎。

IBBY 每兩年召開一次世界大會,每一屆討論一個特定的兒童文學專題,並且在會上頒發安徒生獎。1986年IBBY第二十屆大會在日本東京舉行,為期5天,從8月18日至22日。

大會主席JBBY(IBBY日本分會)會長永井道雄在歡迎詞裏説:「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我們選擇在東京召開第20屆IBBY世界大會,並非純屬巧合,而是我們衷心希望透過兒童圖書,達至國際了解這個IBBY宗旨來奠下世界和平的基石,為我們的孩子開拓光明的未來。」

1986年東京IBBY世界大會照片,中國作家嚴文井先生(右二),JBBY會長永井道雄先生(左二)。(作者提供)
1986年東京IBBY世界大會照片,中國作家嚴文井先生(右二),JBBY會長永井道雄先生(左二)。(作者提供)
 

由此看來,IBBY世界大會可謂兒童文學界的一個世界和平大會,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都是一位和平使者。 第二十屆大會的出席者有來自世界50多個國家的800多位代表,登錄在大會的參加者名冊中,中國大陸代表有6位,台灣9位,香港5位。 筆者當時為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代表協會出席大會。

會議的第二天早上,日本享有盛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松谷美代子(1926-2015年)發表講話。她除了根據自身經驗細說她為孩子寫作的緣由和動機外,還特別提到兒童文學中的戰爭題材。她認為孩子對戰爭是感到莫大的興趣和關注的,只要打開電視機,遠方的戰爭便在他們的眼前出現。作家如何使孩子認識戰爭,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要使孩子認識和平的可貴,就得先讓他們了解戰爭的史實和真相。

松谷美代子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感受到戰爭的可怕和殘酷。因此她後來從事寫作, 便寫過渴望和平的反戰故事。 作為日本人,松谷美代子率先在她的演講中提出正視戰爭這個兒童文學題材,便顯出她的勇氣和國際胸懷。她甚至坦誠地說:「我曾走遍中國,親眼看到日本軍隊不人道的暴行所遺留下來的惡果。」

最後,松谷美代子更呼籲作家們為了保護我們孩子的生命,必須堅守崗位,非但不要迴避戰爭,而且應該用各種文學形式去描繪戰爭,可以是幻想式的童話,寫實式的小說,或是圖文並茂的圖畫書。

松谷美代子的講話勾起我創作的一篇童話《奇異的種子》,正正是我要把隱藏在心中渴求和平的願望傾吐出來。這和平是個人內心的和平,家人和友儕間的和平,國與國的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奇異的種子》在香港和國內獲得很熱烈的迴響,收穫了《香港八十年代最佳兒童故事獎》、《第十三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第六屆上海好童書獎》。

《奇異的種子》始創於1984年,刊登在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出版的《給小朋友的禮物》。四十多年來,一直深受小讀者喜愛。1991年由阿濃編劇,以歌舞劇形式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香港多間小學也曾改編成話劇演出,包括油麻地天主教小學、保良局雨川小學等,並且邀請我出席觀賞。已故好友日本兒童文學家及中日友好促進者,中由美子曾翻譯成日文。

五天會議中,最震撼我的一幕是中國著名作家嚴文井先生(1915年—2005年)的演講。嚴先生是大會主講嘉賓之一,在他出場之前,大會預先宣布了中國剛剛正式加入了IBBY成為會員國CBBY。嚴先生從容地從幕後走到台前,全場即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很久很久才停下來, 場面使人感動。嚴先生以沉緩的語調娓娓道出他與兒童文學的一段姻緣,從100年前的中國兒童讀物說到目前中國兒童文學的狀況。末了,嚴先生說:「感謝孩子們,因為有他們,才懂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話至今仍縈迴腦際。

另一位中國出席代表是陳伯吹先生(1906年-1997年)。陳伯吹是兒童文學園地裏的一位絕好園丁,他本著「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人類的未來,世界的希望」的崇高理想,以「親子之愛」的感情,用大半個世紀的時間,窮畢生之力,辛勤不懈地灌溉和守護著中國兒童文學的園地。 陳伯老於1981年捐出自已所有的稿費,創設了「兒童文學園丁獎」,2009年更名為「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奬」,旨在鼓勵創作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我的一篇《姓鄧的樹》於1987年獲得優異作品獎,給予我極大的鼓勵。

《姓鄧的樹》

1986年的東京IBBY大會使我深刻感受到從事兒童文學工作者,都是世界和平使者。會場的氣氛是那麼的友愛和平, 歡愉融洽,彷彿是一場大家庭的聚會。 當時年輕的我,置身於世界兒童文學名家之中,有如海綿吸水般觀摩和學習,使我日後在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方面有所領悟和提升。

大會給我的一個意外收穫是我和插畫家辜昭平先生合作的圖畫書《大雨嘩啦啦》及時在會議期間出版了。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瀨尾英明先生特別為此訪問我,並請我給日本小朋友講幾句說話。我說:「這次是我頭一次來到日本,我沒有帶手信來,這本書正好是我送給日本小朋友的禮物,希望你們會喜歡這個由我兒子構思的童話。我深切希望這本書是一道友誼的橋樑,溝通中日兩國小朋友的認識和友好。」

日文版《大雨嘩啦啦》

為兒童寫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作為兒童文學作者,最大的回報和快樂在於能夠在小孩子的心田撒播和平的種子。當我們對人類互相殘殺的世界失望時,孩子就是我們的希望了。

嚴吳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