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3年《施政報告》特首李家超提出要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隨後加之國際局勢變化,推波助瀾下,香港高等院校在2025年國際各項高校評比中取得傲人成果,為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高等教育過去十年歷經風起雲湧,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已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灼見名家繼2014年舉辦創社十大校長論壇,2024年適逢成立十周年再度舉辦十大校長論壇,承蒙多位校長出席擔任分享嘉賓,十分感謝。灼見名家同時專訪13位香港高等院校現任及前任校長,今集結成《香港:走向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大學校長訪談錄》一書,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本社特摘錄大學校長專訪精華版文章於灼見名家網站、微信公眾號刊出以饗讀者,專訪影片亦將陸續於灼見名家YouTube頻道、嗶哩嗶哩、微信短視頻及小紅書頻道播出,敬希垂注。
擔任香港恒生大學校長超過十年的何順文教授,是本社舉辦十大校長論壇中唯一橫跨十年兩度出席參與的校長。從1980年恒生商學書院成立,到2010年改組為恒生管理學院,2018年再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回望過去何校長感受良多:「我一直認為香港應該要有自資且高水準的私立大學。」如同恒大的辦學理念,是一間「提供學費可負擔、高水平且有特色的私立院校,畢業生的水平和其他知名大學相近,有競爭力。」
成為具領導地位的私立博雅型大學
何校長說,「香港恒生大學有兩個特色,一是民辦、高水平,二是鼓勵增值。恒大的學生入學時未必是尖子,但我們的信念是增值。教育的成果不是根據學生入學成績或畢業生進入社會後得到什麼工作或薪酬多寡,而是在入讀和畢業之後增值了多少,這是不同的思考和出發點。」他認為學生入讀後不斷增值的成績和表現,成為一個具社會價值、追求自己志趣志業的人,便是恒大最大的成就。
恒大即使沒有工科、醫科、法律等科系,仍是香港素質最高、最具競爭力的本科教育院校之一。「在恒大入讀本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我們在許多方面都辦得有特色。譬如恒大注重小班本科教育、校園文化、師生關係、教學素質、博雅人文精神,以及與學科之間的融合,也是香港唯一自資院校設有住宿書院制度和培養公共領袖的榮譽學院。」
何校長指出,「到目前為止,香港比較少高等院校能擁有這種靈活性和自由度,持續推動自己的辦學理念。」

不積極參與大學排名
但在香港要獨資經營一所私立大學其實並不容易,「很多人誤會恒大有常規的經費資助,但其實完全沒有,全部營運支出都是依靠學費收入;而大多資本投資則有賴外界捐款,所以我們一定要得到大眾和學生的信任與認同。我們不積極參與大學整體排名,也不吹捧畢業生找到高薪厚職,我們希望給予學生的是良好、正確的價值觀,譬如擁有提升自己的機會和喜歡的工作,不需要和其他人做比較。」
他欣慰地表示,「很慶幸過去這10年恒大師生和我們的支持者,給予我們很多空間和自由做這些事,畢業生對母校評價亦極佳。」
後疫情時代經濟轉差,何校長不否認恒大在籌款方面的確較之前困難,「但困難不等於少了新契機,重點是怎麼説好自己的故事。我們樂於和不同持份者分享恒大與眾不同之處,我們不是與其他學校競爭,而是鼓勵支持不同院校各自的辦學理念。」
何校長強調,恒大沒有政府資助資本與營運支出,仍能自負盈虧營運至今日水平,是很多人在背後支持才可以辦到的:「由於香港沒有美式的捐款文化,加上恒大不是歷史悠久的頂尖知名院校,所以更需要保持一個謙卑的態度和更多誠意去打動捐助者。即使最後選擇不捐款給我們,只要他們能夠更關心、支持恒大,我們也很感激。」
他也感謝恒生銀行初期給恒大很多支持和捐助,「這個品牌確實對我們辦學有很大幫助。成為大學之後,我們更加小心,因為不能給大眾一個觀感,認為我們是屬於某間銀行或銀行會影響我們的辦學方針。在架構、財政和管治上,我們是一間獨立自主的學校。恒生銀行也明白一間獨立非牟利院校一定需要很多人捐助,因此亦支持我們嘗試不同方式尋找捐款人。我們很珍惜恒生的品牌和歷史緣由,愈來愈多人知道我們是財政和管治獨立自主的院校,並沒有任何固定或經常性的資助機構,因此很多人都樂意捐助我們發展。 」

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定位
香港目前已有三所自資大學,還有幾家學院亦爭取升格為大學,何校長認為,「即使香港多幾間私立大學,相信他們的學科配置和格局模式,也會和恒大不同。恒大與其他自資院校有不同特色,恒大偏向美式博雅教育,其他院校大多偏向職專應用路線。雖然我們很多主修課程都有專業應用元素,但我們不是訓練學生畢業後如何找到一份最貼近主修學科的工作,擁有可轉移核心能力、良好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才是重點,同學們將來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需要懂得思考、溝通、創新、關懷和社會責任。」
對於政府早前提出欲大力發展應用科學大學、重視職專教育,何校長表示,「恒大現階段不考慮申請成為應用科學大學,因為希望可以擁有更多靈活性、自主性,可以依照院校不同的分工和角色給師生更多模式選擇。目前我們很多本科主修課程已是專業性質,我們支持校內個別學科轉型成應用學科,但大學整體不會因為額外的資助而放棄現在的理念和模式。」
近年本地本科生入學人數因人口結構改變呈下降趨勢,何校長認為,「移民潮逐漸消化完畢,相信入學人數將會趨於穩定。近幾年因為中六學生數量下降,我們錄取了較多高年級學生,也給了更多機會給轉校生及外地生;內地生和東南亞學生的人數每年增加,也令校園更多元化。」
以往恒大並不積極開辦碩士課程,但近年開辦的授課式碩士課程,非本地生入讀人數大幅增長,何校長透露:「仍應付不了內地學生希望入讀的需求。因此,現在可能會加快這一部分的規劃,這類課程除可填補本地本科生下跌的情況,也會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書簡介:
書名:《香港:走向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大學校長訪談錄》
編著:灼見名家傳媒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購書連結:https://www.chunghwabookstore.com/products/1-9789888913763
新書發布會:
日期: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4時至4時45分
地點: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 S222-223(書展場內)
講者:
·文灼非先生(灼見名家傳媒社長)
·李子建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何順文教授(香港恒生大學校長)
歡迎公眾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