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ug 15 2025 02:25:1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承載幾代人情感記憶 作家梁觀誠解構九龍仔前世今生

梁觀誠先生新書《前世今生九龍仔》透過自述、口述訪問、館藏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舊照片等珍貴資料,為香港歷史,尤其是深水埗和九龍城區補回了地區史研究的空白,有珍貴的學術價值。
撰文:孔雀兒 攝影:馮瀚文

7月19日在第35屆香港書展,《前世今生九龍仔》作者梁觀誠出席了「前世與今生:我們的九龍仔」講座。除了介紹新書,他也與兩位嘉賓講者分享了對九龍仔的認識與回憶。兩位講者分別是香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以及灼見名家傳媒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

講座氣氛輕鬆,現場不時傳來觀眾笑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社長陳家揚作為主持人掌握節奏得宜。

講座嘉賓,左起:陳家揚、文灼非、梁觀誠、鄭泳舜
 

新書《前世今生九龍仔》

《前世今生九龍仔》涵蓋了梁觀誠的個人經歷與口述歷史,從不同角度記述九龍仔的歷史發展。陳家揚提到,他經常到九龍仔活動,例如在九龍仔公園踢球、在區內用餐等,但從小到大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地方叫「九龍仔」,直到參與這本書的製作後才真正了解:「原來九龍仔是這樣的。」

梁觀誠分享九龍仔的歷史。
 

九龍仔是什麼樣的?

梁觀誠在九龍仔長大,他提到他的助理對九龍仔的第一印象是「寧靜」。實際上九龍仔的經歷一點也不平靜。用梁觀誠的說法,那裏的發展與「水」和「火」有關。他回憶小時候,九龍仔一方面容易水浸,另一方面又面對缺水問題,因此當時的英國政府建立了多個配水設施。「火」則是指九龍仔曾發生過多次火災。

對於鄭泳舜來說,九龍仔是一個有人情味的社區,他小學畢業前在那裏長大。而文灼非在土瓜灣長大,童年時常往返九龍仔一帶,曾在大坑東幫父親打理牛肉舖、與家人在街坊茶居飲茶,留下許多生活足跡和情感印記。

講座結束後,還舉行了作者新書簽名會。排長龍拿到作者簽名的高先生,很興奮地告訴記者,聽這場講座大有收穫,原來九龍仔這麼多故事,真是人傑地靈的地方!從事歷史研究的李女士說,梁觀誠這本新書有特別的學術價值,透過自述、口述訪問、館藏檔案文獻、歷史地圖及舊照片等珍貴資料,為香港歷史,尤其是深水埗和九龍城區補回了地區史研究的空白。一位排隊索簽名的街坊藍女士大呼過癮,「聽講座,真開心,諗起了好多往事,多謝梁生為我哋寫了這麼好的一本書!」。

活動原本安排在另一個會議室舉行,但由於現場觀眾太多,臨時轉移到更大的場地。
 

原刊於《商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