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於4月29至30日舉行中華武術與文化研討會,促進學術研究和武術文化互動,並為武術從業者、教育工作者及愛好者提供跨文化交流平台 。
活動得到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支持,派出四位國家武術代表隊年輕隊員,聯同前香港武術隊代表兼世界武術錦標賽冠軍陳穗津和劉徐徐,為活動作開幕表演。翌日的典禮上,研討會義務顧問劉覺真師傅率領多位詠春師傅即場表演「小念頭」、「尋橋」、「標指」、「黐手」等多套招式,獲得全場掌聲。

李子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致歡迎辭時指,教大致力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培養他們的道德與人文素養,促進全人教育的發展理念,同時鼓勵學生在未來的教學與專業實踐中,傳承和弘揚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他希望透過主辦研討會,匯聚體育及文化界代表、教育工作者,探討武術如何連結教育、文化、科技和電影,藉以提高本地學生和教師對中華武術的認識和興趣,發揮多方面潛能。

中國香港武術聯會會長霍震寰表示,教大作為本港教育重鎮,積極為香港武術發展提供學術支持與實踐平台。他特別讚揚教大在推動中小學傳統文化傳承方面的舉措,包括去年以「也文也武」為題,在本港十所中小學舉行的一系列書法和武術教育項目,目前亦正籌備推出「武術進校園」計劃,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文化素養。

武術專家學者分享
研討會邀請了多位來自國內外的武術專家、學者擔任主題演講和座談嘉賓。首先是由陳穗津主持的座談,原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主任兼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門惠豐教授(線上參與),與霍震寰、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兼國家體育榮譽獎章得主李巧玲教授。
接着發表主題演講的包括《陸地武術人生:從詠春、截拳道到八段錦》作者陸地博士、波德科羅拉多大學文理學院院長Daryl Joji Maeda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焦丹教授,以及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洪強教授等,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對中華武術與教育的見解和想法。

《九龍城寨之圍城》主創團隊分享
此外,教大亦成功邀請到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主創團隊登場,觀眾反應熱烈。該電影在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囊括了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九個獎項。導演鄭保瑞、監製莊澄,以及兩位武打演員伍允龍和張文傑如約而至,分享了對中華傳統武術融入電影製作的經驗和洞見,以及拍攝武打電影的辛酸和樂趣。鄭保瑞導演高度讚賞教大主辦中華武術文化研討會,並認為活動對推廣中華武術文化走向大眾富有意義,尤其是研討會將中華武術叠加現代科技的做法尤為新穎。

詠春六大派對話
在「詠春血脈與技藝傳承」的座談環節,詠春專家陸地博士與六大詠春派系代表深入對話。代表包括香港詠春體育會李煜昌主席(葉正系)、梁錦棠師傅(梁相系)、林炳鴻師傅(徐尚田系)、盧德安師傅(葉準系)、招家泉師傅(何聯系)和歐陽劍文師傅(黃淳樑系),探討了如何在新時代中傳承中華傳統武術。為了支持「武術進校園」活動,身兼詠春體育會前主席的陸地博士將與教大合作,於2025/26學年起,將詠春等武術教育的內容融合到教大的「新六藝課程」中,幫助準教師獲得更全面的才藝技能,從而更好地培育具備中華傳統美德和文化涵養的下一代。


AR學太極
研討會亦有多場平行會議,包括多個論文發表演講與工作坊,增強觀眾的系統學習和互動體驗,例如由世界冠軍兼教大「新六藝」課程導師陳穗津和劉徐徐教授基本太極招式和八段錦,亦有資深八段錦教練劉覺真師傅教授詠春體驗班。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兼《太極的創新學習系列研究精華》作者洪強教授,更運用他本人和研究團隊所設計的擴增實境裝置,為參加者帶來全新的AR太極學習體驗,氣氛活躍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