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商業 馬國環保科技業吸引全球注視

馬國環保科技業吸引全球注視

不論是馬來西亞還是亞太區其他市場,環保業勢將大幅增長。至少在馬來西亞,環保業獲政府大力支持,前景確實值得憧憬。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作者: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2019-05-28
經貿研究

撰文:Geoff de Freitas(特約記者)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標籤: 再生能源太陽能氣候變化環保科技業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計劃於未來八年推行嚴格措施,減少製造業相關污染。(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計劃於未來八年推行嚴格措施,減少製造業相關污染。(Shutterstock)
0
SHARES
69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馬來西亞政府對環保產業提供大量支持,並承諾會陸續推出更多支援措施。在吉隆坡舉行的馬來西亞國際綠色科技及環保產品展覽會暨論壇(International Greentech & Eco Products Exhibition & Conference Malaysia,簡稱IGEM),吸引大批本土及國際環保企業參與其中。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警告,全球僅剩餘12年時間阻止氣候災難發生。在最近一屆IGEM,參展商及參觀人士對業界前景都感到鼓舞,總體意見認為,不論是馬來西亞還是亞太區其他市場,環保業勢將大幅增長。

至少在馬來西亞,環保業獲政府大力支持,前景確實值得憧憬。當局訂立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在八年之內,使用再生能源的百分比由目前的2%提升至20%。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氣候變化及能源專員網絡(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Attaché Network)的東南亞主管Camilla Fenning評論達致上述目標的重要性:「到2030年,東南亞的能源需求料將增加80%。若東南亞要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便不能依賴煤炭發電以應付需求增長。」

推動東南亞的再生能源發展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員網絡在全球各地有60名外交官,主要派駐在高碳消耗國家。Fenning認為該網絡可以大力推動東南亞的再生能源發展。她詳述這方面的情況:「首先,我們在推動再生能源方面有很多成功經驗。雖然英國一直是主要的碳消耗國,但在2025年前將逐步關閉所有燃煤發電站。目前,全國40%能源是來自非煤碳來源。

「此外,英國的銀行及保險公司正逐漸減少投資煤碳業務,除因環保外,也是由於煤碳發電成本不再低於再生能源,長遠而言並不划算。英國現佔全球離岸風電產能40%,而倫敦也一直被視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Fenning也負責管理英國政府設立的東南亞跨政府繁榮基金(Cross-Government Prosperity Fund)。基金總額達12億英鎊,旨在促進再生能源發展,藉此減少貧窮及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

Ditrolic Solar以馬來西亞的新山為總部,聲稱是馬國最大的太陽能工程、採購及建設企業之一。業務發展經理Tong Yan Lam介紹該公司的業務:「雖然我們於2009年開業,但到2012年才開始快速增長。當時政府推出一個以家居太陽能發電為目標的補貼計劃,同時推行上網電價計劃。

「2016年,馬國政府改變政策重點,開始支援大型太陽能企業。當時,我們已經發展成熟,並在孟加拉興設一座太陽能發電廠,產能達50兆瓦,成為馬來西亞首家在海外興建太陽能設施的企業。因此,我們認為本土及國際市場商機處處,感到十分樂觀。」

現時,許多能源公司都爭相興建太陽能發電廠,因此Tong認為,Ditrolic可以推出一些能夠有效管理多座太陽能發電廠的系統。Tong解釋這個策略如何配合整個行業的大趨勢:「政府承諾支持太陽能業,市場一片樂觀,對業界確實有所幫助。多年來,一些根深柢固的問題妨礙行業發展,但情況正在改變。企業現時相信能以優質產品取勝,毋須倚靠人脈關係,這種發展確實能夠促進業界發展。」

Ditrolic Solar的太陽能發電設施。

重要的是,馬國的環保科技產業發展迅速,不僅本土企業希望把握政府的優惠措施,多家到場參展的海外企業也想分一杯羹。福建的清源科技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主要的太陽能企業之一。

清源科技市場營銷經理Kelly Guo談到馬來西亞的商機:「我們認為,馬來西亞的太陽能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太陽能光伏支架技術供應商,也是這個展覽的常客。

「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最新一輪措施,令我們更有決心在這裏發展。我們雖然還未在這裏設立本地團隊,不過在新加坡、日本、泰國及菲律賓的業務都很具規模。」

致力改善能源效益

整體而言,在馬來西亞政府的能源計劃中,其中一個要點是要繼續致力改善能源效益,這一點對該國以至東南亞的發展前景極為重要。國際能源署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轄下的跨政府機構,總部位於巴黎。根據該署估算,若東南亞各國全面引進一切現有節能技術及做法,區內總能源消耗量最多可減少達35%。

馬來西亞能源委員會能源需求管理主任Mohamed Faiz bin Mohd Yusoff分享政府的看法:「能源委員會是馬來西亞政府成立的電力監管機構,同時也負責國內能源事務。其中,我們設有可持續能源發展部,而現時的重點工作正是宣揚能源效益及節約能源。目前,我們正努力制訂一套全面規則及指引,以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提升效益。相關草擬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之後會展開兩至三年的公眾諮詢期,然後便會成為法例。

「另外,自2016年開始,我們提供多種服務,協助國內機構改善能源效益。例如,我們會為企業進行能源審核,並提供改善建議,協助他們更有效使用能源。有關企業若願意落實至少一部分建議,便不用為上述服務支付費用。另外,我們也為小型企業提供協助,讓他們可獲取銀行融資,落實各項改善工作。這個計劃暫定推行至今年年底,不過應會延長。」

內地太陽能光伏企業清源科技銳意拓展國際市場。

馬來西亞政府也設立多個商業園,協助新晉綠色能源企業招攬投資,其中以馬來西亞科技園(Technology Park Malaysia)的發展較為突出。該科技園總經理Azra I bin Shu’ ib說:「我們為初創企業提供覆蓋全面的創業培育計劃,同時也積極與國際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目前,我們已簽署了20多份諒解備忘錄,合作夥伴除了外國公司外,也包括國外的類似園區,例如印尼的萬隆科技園(Bandung Techno Park)以及香港科學園等。」

Amantronic是一家運輸工程業公司,總部位於雪蘭莪。業務管理人Fatin Amani Ahmad Sabri表示,上述創業培育計劃為他們帶來莫大裨益:「我們生產一款供鐵路機車車輛使用的革命性系統,可讓軌道保持潤滑,從而提升能源效益,減少耗損及噪音污染。

「我們的業務至今發展理想,已經安裝了四台設備,且已為未來三年取得11份鐵路項目合約。我們很有興趣拓展海外市場,最有可能會以越南和印尼為目標。其實,要是沒有政府的創業培育計劃,我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隨着綠色科技的需求大幅上升,馬來西亞市場必須大舉吸納投資,才可滿足需要。很多業者相信,該國最終會吸引大批海外商家前來發展。Fenning談到業界的整體樂觀情緒及前景展望:「流入東南亞的投資估計將源源不絕,原因很簡單,就是低碳發電可算是史上最穩賺不賠的投資機遇。」

馬來西亞科技園推行創業培育計劃,協助該國新一代綠色企業茁壯成長。

馬來西亞國際綠色科技及環保產品展覽會暨論壇2018於去年10月17至20日在吉隆坡會議中心舉行。

欲知更多詳情, 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文章。

更多精采文章

  • 地球50年後會怎樣?地球50年後會怎樣?
  • 馬來西亞消費市場:吉隆坡消費者行為馬來西亞消費市場:吉隆坡消費者行為
  • 零碳經濟:氫氣燃料時代來臨 香港必須奮力追上零碳經濟:氫氣燃料時代來臨 香港必須奮力追上
  • 疫後新時代:開拓東盟市場疫後新時代:開拓東盟市場
  • 綠色建築的發展與機遇:馬來西亞綠色建築的發展與機遇:馬來西亞

0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

香港貿發局全力為中小企發掘潛力優厚的新市場、捕捉各行各業的新商機。研究部除每季公布香港出口指數外,亦出版一系列市場研究報告及營商指南,涵蓋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協助港商了解各地經貿政策和機遇,以作出明智商業決策。本局亦深入探討多個熱門經貿議題,包括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合作協議(RCEP)、智慧醫療、疫後商機、初創趨勢及如何把握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潛力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再生能源太陽能氣候變化環保科技業馬來西亞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李家超表示,發展是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的金鑰匙。(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 迎難而上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習近平強調,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現場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30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陳向寧副總經理(右三)、樊傳庚博士(右二)、參展畫家王秋童(左二)、趙志軍(左三)、林天行(左四)和何百里(右四)。
灼見文化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強調,愛國愛港是每一個特區從政者必須堅守的政治倫理。圖為今年5月3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香港候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 )。 (亞新社)
灼見報道

官媒:《香港國安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屏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 李偉民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本社編輯部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本社編輯部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本社編輯部
  • 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 黃錦輝
  • 忙中閒與閒中忙忙中閒與閒中忙 譚寶碩
  •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盧兆興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民主與民權民主與民權 馮應標

推薦作家

  • 施永青
  • 廖書蘭
  • 鄭明仁
  • 管仲連
  • 何漢權
  • 陳鳳翔
  • 馬國川
  • 陳弘毅
  • 張建雄
  • 葉德平
  • 張灼祥
  • 湯文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