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連串跟教育相關的風波之後,筆者便一直為自己的學生、孩子擔憂不已:在全球教育排行榜上,一向位列前五名的香港,近年出現一系列讓人爭議的事件,對香港的國際形象,以及新生代的競爭力,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激進本身並不是一件完全負面的事情。激進源自激情,而激情往往是一個社會,以至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哀莫大於心死,一個社會裏的年輕人欠缺激情,何其悲哀?
要有怎樣的激情?
關鍵在於,是什麼理念來支撐這樣的激情?而執行這些理念的人,表現出來的,又是什麼樣的格局?像歷史中的五四運動,崇高的理念、卓越的品格引發激動心弦、波瀾壯闊的歷史運動,成就了一幕又一幕的人性經典。缺欠視野和基本規範的理念,只能引發聲聲嘆息,既損人,也不利己,更傷累了一整個地區,甚或國家的元氣。
香港資訊發達,網絡暢通無阻;有時夜闌人靜,獨自觀看不同視頻,從星斗市民的街頭罵戰,到大學民主牆上出現的字眼,以至於高等學府裏的圍堵事件,均不禁搖頭嘆息:本來算是一塊寶地的香港,什麼時候演變至如斯田地?
走到街上,有時往往只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便招致連珠爆發式的粗口問候;祖宗十八代被罵了還不止,有時更尊卑不分,老人跟年輕人動手扭打起來。旁觀的「花生友」只顧着拍攝、旁述,伸出援手制止者幾乎沒有……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身為教育工作者,也同時是一位父親。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現象,擔心的是:長此下去,香港畢業生會給外界一個怎樣的印象和觀感?我們父母輩努力經營留下來的國際形象,能經得起幾次這樣的煎熬折騰?如有機會,我強烈建議各學校組織海外研討團,帶着師生走出課室,看看其他先進地區的教育和民生;也可以和一些已有成就的前輩聊聊,想一想:香港是經歷過怎樣的淬煉,才變成今天的東方明珠?我們要做什麼,才能讓這顆耀目的明珠繼續璀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