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暘

張海暘

土生土長香港人,曾任新聞工作者,後轉行當教師。十多年來在香港、韓國及越南各著名國際學校任教,熱愛語言教學,精通中、英雙語及文化,略懂韓語。先後畢業於不同專業,包括中、英文以及教育系,對商業管理、神學以及教育領導也有涉獵。曾為香港著名IB學府編教案教材,同時為註冊SAT監考員,在韓國工作三年期間 ,曾連續兩年籌辦全國性的中文老師研討會,與會者來自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和韓國,對不同體制具備多年經驗與心得。目前任職於越南胡志明市一所國際學校,雖然人在異鄉,仍時刻關注香港,個人定位是不藍也不黃,只追求好的和對的人與事。
國際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這種世局重新排位的時候,有時候往往會身不由己。(Shutterstock)

新冠後遺症──國際學校的起與落

來越南已四年,在這個經濟飛速增長的國度中,疫情過後的影響也在逐漸浮現:有些學校因為經營不善,資金周轉出現了嚴重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生。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單純的追求快樂,最終只會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庸才。(Shutterstock)

權利與責任的永恆角力

「快樂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但是我們絕不能讓孩子滿足於此,因為有時候個人的愉悅會跟責任相矛盾;兩者矛盾時,我們更需要讓孩子認識責任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如果孩子中學時期不在日後工作或生活的圈子裏成長,對前途會有一定的影響。(Shutterstock)

海外留學的不歸路

離鄉背井固然有無奈的一面,但也是亂世中的一條出路,關鍵在於一旦踏上此路,便不要隨便回頭;因為回頭的代價,往往比離開的一刻來得更大。

越南雖走社會主義路線,但是只要不踩底線,人民都有充足的資訊自由,亦讓當地人民能充分掌握各種疫苗的成效與特點。(Shutterstock)

再談越南抗疫

我們都有權可選擇支持或不支持某個人、某個政黨以至政府,但所傳遞的訊息不應該遠離事實和真相。遠離真相並指鹿爲馬,這其實跟助紂爲虐並沒兩樣。

你今天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這個社會裏的其他人就會代勞。(亞新社)

從孩子家教談到當前局勢

「奇葩」區議員李文浩,公然在自己的辦公室張貼「藍絲與狗不得內進」的標語,引起輿論嘩然。事實上,這種人要是沒有林鄭,根本毫無市場。

在越南,老師是一份備受尊重的行業,其程度不亞於醫生和律師。(Shutterstock)

漫談越南教育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過人之處:韓國的學生尊重師長,而且非常刻苦;香港坐擁世界一流的資源,學生隨手拈來都是寶藏。如果真的要比,越南無論在資源以及學術發展方面,都暫時無法跟以上兩地相提並論。

我希望能看到愈來愈多的香港學校,跳出「非粵即普」的狹窄思維,做出更多不一樣的嘗試!(灼見名家圖片)

再談本港粵普之爭

身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固然不能忽視普通話對聽說讀寫的正面影響,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理應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溝通技能。

《打死不離三父女》由印度名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網上圖片)

觀印度電影後感──「虎爸」版愛的教育

身處競爭激烈的香港,面對這種「虎爸」、「虎媽」的概念,益發有親切之感!在這種跡近「專制霸權」的背後,其實埋藏了家長擔心子女落後,甚至被淘汰的一種關愛,礙於表達不當,便造成了各種可大可小的家庭問題。

做教師工作的一般都缺乏時間陪伴子女,學校暑假就是親子假期。(Pixabay)

老師的假期

作為人父的老師帶女兒參加暑期班後,有感學生的心愈來愈脆弱,卻無法從老師身上得到足夠的補充養分。

衝破國際學校的迷思

衝破國際學校的迷思

多年來,國際學校備受本地中產階級、富商以及名人追捧,主因不外乎:它確實為一眾不滿本地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當然,其中也存在了一些人云亦云的因素。

香港語文教育的困境

香港語文教育的困境

從怪獸家長那裏開始,催生了許多逼學生「未學走先學跑」的畸形學店,不但違反了孩子發育、成長的常理,也直接扼殺了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創意和情商培養!培育靈魂的校園成為這些家長的犧牲品,莘莘學子,情何以堪?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